徐日辉
第二类故事是伏羲画八卦引领人们走向文明。如:“伏羲演八卦”、“八卦测吉凶”、“河图洛书造天师”、“为什么看风水”等。八卦是伏羲最重要的发明创造,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飞跃,八卦哲学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至今影响着世界。
第三类故事是不怕困难创造美好生活。如:“女娲补天”、“谁助大禹治洪水”、“鱼为什么没有脚”、“神鳌献足”等。“女娲补天”与大禹治水都是中华民族永远抹不去的记忆。“女娲补天”是中国上古先民们与大自然搏斗的记录。大禹治水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大事情,四千年来广为流传。《孟子》、《史记·夏本纪》记载了大禹治水艰苦卓绝的过程,没有涉及伏羲女娲,而“谁助大禹治洪水”,则为我们打开一个新的思路,堪称脑洞大开。“大禹治水取得成功,与伏羲女娲的鼎力相助是分不开的。”团结就是力量,同心协力才能无往而不胜。“历史上以三代为榜样,源于大禹,起自夏朝。” 从“女娲补天”到大禹治水,不失为历史继承的奇妙佐证,也呈现给世人唯有奋斗、创造才能进步发展的标准答案。
第四类故事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传说。如:“半碗小米饷唐军”、“羲皇井里拔杉条”、“凤凰台传说”、“人祖庇护朱元璋”、“万年古柏怪事多”等。这类传说与地方史相关甚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至今依然在乡野流传。“五发炮弹全哑了”不是传说,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的真实事件。虽然有些传奇,却在情理之中。伏羲殿是神奇的,我在考察时还听到,在几十年前有人在强行砍伐伏羲陵上的两棵四人合报的大柏树时,在砍伐时从树中流出红色液体,老人们说这是血水。后来柏树被锯开造了大木船。船下水后,白天无风起浪,夜晚听到有人哭。没过几天,湖上刮来一阵怪风,将船掀翻,驾船人葬身湖底,伐树人皆暴病死亡。
微山县伏羲殿背依龙凤二山,面朝微山湖,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庙宇建筑之一。《魏书·地形志》载:“高平,二汉属山阳,有济水、千秋城、湖陵城、齐城、高平山、承雀山、伏羲庙。”根据记载,魏时的伏羲庙包括伏羲殿在内是一组气势恢宏规模壮观的建筑群,成为当地重要的祭祀场所和游客观光的胜地。
伏羲归葬地究竟在何处?历史记载有两处最为著名,一在淮阳,一在微山。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冢在山阳高平之西也。”高平在历史上有多处地方,其中三国时以高平侯国改置,治地在今天的微山县西北。
微山县两城镇伏羲殿高筑在伏羲陵的台基之上,陵上建享殿。在现存大殿4根石柱上发现有纪年刻字:时大宋熙宁七年(1074年)甲寅岁次乙卯三月戊戌三月二十三日等。就目前我国境内现存的有关伏羲殿、陵、庙等地表建筑当中,有明确纪年的、两城镇伏羲殿是最早的、唯一的。
需要说明的是,两城镇伏羲庙的建制应该是祭祀伏羲的享殿,正确的称谓是“伏羲殿”。正是因为其历史悠久,产生大量与此相关的民间神话传说,这也是自然之事。
微山县两城镇伏羲殿是我心仪已久的敬仰高地,曾经先后三次前往实地考察。在三次考察过程中,受到两城镇党委政府的热情接待和鼎力支持,并由两城镇人大主席黄艳生专门负责全天陪同,在此表示感谢。
对于两城镇伏羲殿的环境以及千余年来当地人对内对外宣传的伏羲殿是背依凤凰山、面朝微山湖的说法,我颇有感悟。
伫立在伏羲殿后高台之上,极目远望,山势豁然开朗,呈现左龙右凤祥景,大有龙跃凤鸣之势。左巨龙,奔腾云雾纵横波涛;右金凤,展翅欲飞播福人间,真是龙凤呈祥、气象万千。于是,在今年三月三的祭祀大典上,我正式宣布两城伏羲殿的环境为:“左龙右凤,怀抱日月;陵寢居中,万世尊飨。”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作为对伏羲归葬地的正本清源,亦是对微山两城镇的小小贡献。
四、创新是社会进步之本
为什么同一个伏羲女娲的故事,却呈现出不同的版本,其中不乏创新。“《红楼梦》开篇为何用‘女娲补天’的神话承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解读。微山湖一带有庭院中栽种石榴树的习俗,其由也非偶然。因为石榴本身寓意是多籽多福,每个家庭都希望子孙人烟旺盛。当地还有个习俗,凡有女娲庙的地方,新婚女子都到女娲庙求子。于是,对‘女娲补天’神话的含义又有一种新的解释,所谓女娲‘炼石补天’并非真的用石头,事实上用石头也无法补天,补天的另一层含义其实是多生育人,一个民族能够世世代代繁衍下去,生育能力至为关键。只有大量繁殖人口,人丁旺盛,才能使民族发展强盛,避免‘天塌地陷’、种族灭绝的悲惨命运。”“《红楼梦》灵通宝玉是补天石,《西游记》孙悟空也是补天石,两篇文学巨著都与伏羲女娲有不解之缘,这绝非偶然。”将“女娲补天”与《红楼梦》联系起来,包括《西游记》在内进行新的解读,作者当有自己的用意,不失为创新发展,当然,还要看读者的理解与认同。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独立起源又从未中断的文明古国,对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历史也是故事,传说当有其源,但在传说的过程难免有文学加工的成份,不可能像数据推算一样无缝对接,在民间长期流传的语境下,存在差别是在所难免。
历史展示给我们不仅仅是认识过去,更是鉴古助今,开创未来。恒海和玉红是地道的山东人,深爱生养他们的齐鲁大地,满怀激情去创作这部通俗读物,将为后人存留一份远去的记忆,很值得阅读。聊此数语,当为书序。(完)
(载《伏羲女娲的传说》山东人民出版社2021年)
2021年5月1日于浙江工商大学
作者简介:
徐日辉,男,汉族,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原中国旅游文献研究所所长,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
主要从事:旅游文化、伏羲文化、炎黄文化、大禹文化、史前文明、《史记》、秦早期历史文化、三国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等领域的研究。
主讲课程:旅游文化、中国旅游文化、中国旅游文化史、中国古代史、中国史前文明、伏羲文化、考古学概论、考古与文物鉴赏、《史记》研究、中国文化史、中国史专题研究、城市发展与规划史、城市建设史、都市文化概论、姓氏文化等。
学术成果:
1、现已出版《中国旅游文化》、《中国旅游文化史》、《史记八书与中国文化研究》、《史记札记》、《秦早期发展史》、《张良萧何韩信评传》、《伏羲文化研究》、《街亭丛考》、《中国饮食文化史-西北地区卷》、《秦朝至六朝时期的西湖》、《会说话的青铜器》等学术专著19部;
2、发表学术论文280余篇。
学术活动:自1998年以来先后做客于:中央电视台CCTV-4“华夏文明”、CCTV-10“家园”、“百家讲坛”等,2019-2020连续两年为陕西卫视一套直播“智山之巅 论道鬼谷”,以及多家省、市级电视台直播。并且在:国防科技大学、浙江人文大讲堂、海南国际旅游岛讲坛、名家论坛、天一讲堂、天中讲坛、陇右讲堂、文澜讲坛等作以下内容的演讲:
《丝绸之路—中华民族对外开放的大手笔》、《丝绸之路的回声-从长安到罗马》、《丝绸之路的创新—从洛阳到罗马》、《一带一路倡议—从洛阳到马德里》,《仰望文明—丝绸之路与帝国的崛起》、《丝绸之路的传承创新与“一带一路”倡议》,《感恩—迎接明天的“一带一路”》、《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浙东唐诗之路的战略意义》、《漫谈丝绸之路上的美食》、《丝绸之路与中国饮食文化》;
《以数智赋能为抓手以地方文化为核心创新全域旅游优质发展》、《大数据视野下的传统文化与县域全域旅游发展》、《全域旅游提质与县域文旅产业发展》、《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以县域旅游规划为例》、《文旅融合—旅游业深度改革的再度创新》、《文化振兴与全域旅游》、《文化—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影响》、《文旅融合的新路径—以琼浙两地县域旅游发展为例》、《高位统筹,一把手工程,加速文旅融合与县域A级旅游景区打造的新路径》、《伏羲女娲文化的文旅开发》;
《乐山悦水—传统文化与旅游》、《传统文化与旅游开发》、《乐山悦水—旅游者的最高境界》、《面向未来的中国旅游文化》、《对话历史—文物考古与旅游》、《凝固的音乐-建筑文化与旅游》、《慎终追远—史前文明与旅游》;
《铁马金戈-青铜器与中国古代战争》、《中原地区的古代战役》、《礼乐兴邦—中华文明的核心》、《中国传统文化面面观:以阴阳、儒、墨、法、名、道六家为例》、《说三道四—数与中国传统文化》、《司马迁与<史记>》、《中国饮食文化史》;
《诸葛亮治国谋略的启示-以用人识人为例》、《五丈原—诸葛亮精神的开始》、《家风与国风》;
《伏羲女娲的历史考察—从神话故事到智能化时的文明启迪》,《伏羲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甘肃天水麦积山伏羲女娲交尾图的新认识》、《伏羲文化—中华文化之源》;
《大禹与越文化—中华文明的曙光》、《大禹治水与中国历史进程的转折》、《伯益与赢徐文化》;
《会说话的青铜器》、《会说话的陶器》、《会说话的石器》、《会说话的建筑》、《会说话的衣、食、住、行》等传统文化内容的演讲。
社会职务: 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原副会长;中国《史记》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先秦史学会嬴徐文化研究分会会长;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理事;四川省大禹研究会特别顾问;江苏省项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河洛文化研究会理事等社会职务。
社会公益:① 常态化免费为社区、民间书院、医院等开设文化与学术讲座;② 常态化免费为西北、西南经济振兴地区做文旅融合指导;③ 自费为甘肃乡村振兴规划《莲花伏羲始祖文化园》,开发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创新经济收益模式服务,已初见成效。
社会兼职:现任省内外地方政府及所属机构等多部门的智库专家,以及北京天一博观、中国美院、浙商大等国内旅游规划、城市规划等设计院、乡村文旅发展研究院等多家实体单位的学术指导和首席专家顾问。
注: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