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状元的殿试考题和答卷(3) 时间:唐代垂拱元年(685年)
出题及主考:武则天
状元:吴师道
试题:策问(共五道题)
第三道:【原题】
“朕闻明王阐化,化感人灵之心。圣后宣风,风移动植之性。遂使翔龙荐检,鸣凤司农,兽解触邪,草能指佞。仰惟前烈,何德而臻此乎?朕逖听遂初,载钦神化,每欲反斯茕薄,景彼上皇。欲使瑞萐(shà)司庖,仙蓂(míng)候月,游四灵于翠苑,集五老于荣河。致此休征,良由政感。伫闻启沃,以副虚襟。”
【翻译】
我听说圣明的君王推行教化,教化能感动人心。圣明的皇后宣扬风尚,风尚能改变动植物的性情。于是使得翔龙进献符瑞,鸣凤掌管农业,兽能识别奸邪,草能指出佞人。敬仰思慕前代的英烈,他们是凭借什么德行达到这样的境界呢?我远听往昔,敬慕那神妙的变化,常常想要改变这种孤独薄弱的状况,仰慕那上古的帝王。想要使瑞草主庖厨,仙草待明月,在翠苑中交往四灵,在荣河边聚集五老。获得这样美好的征兆,确实需要政治的感召。期待听到启发和辅佐,以符合我虚心求教的心意。
吴师道答卷
原文:
臣闻化洽乾枢,景纬呈其灵贶(kuàng 赐、赠);泽周坤络,卉木效其祯祥。是以若雾非烟,必应文明之后;九茎三秀,允符光宅之君。陛下应期纳箓,抚运登皇,孝道格于玄穹,仁心光于紫极。自临万域,辑御群方,灵瑞屡臻,休征荐至。五蹄仁兽,乐君囿而来游;六象威禽,拂帝梧而萃止。岂直银黄玉紫,雉白马丹,翻鄗(hào 古县名)上之二稃(fū 花壳),拔江间之三脊。固亦巡河受检,拜洛披图,降五老于星躔(chán 星体运行),归四神于云路。盛矣美矣!巍乎焕乎!躏三五以腾徽,吞八九而高视。尚且崇谦让之道,守冲㧑(huī 谦逊)之德,抑斯天瑞,访此人谋。陛下虽不宰其成功,微臣亦不知其所谓。谨对。
【翻译】
臣听说教化合于天意,星象就会呈现出它的灵验;恩泽遍布大地,花草树木就会显示出它的祥瑞之兆。因此,那似雾非烟的景象,必定应验在英明国君之后;九茎灵芝、三叶仙草,确实符合光耀天下的君主。陛下顺应时运接受天命,登上皇位治理国家,孝道通于苍天,仁心闪耀如星斗。自从统治天下,治理各方,灵异的祥瑞屡次降临,美好的征兆不断出现。五蹄的仁兽,为陛下的园林带来欢乐;六种猛禽,轻拂着帝王的梧桐树而聚集栖息。哪里只是黄银紫玉、白雉红马,鄗地长出二穗的谷子,江间种出三秆的庄稼。巡视黄河接受瑞符,拜谒洛水披阅河图,使五星运行于正轨,让四神回归于云路。多么盛大美好啊!多么巍峨辉煌啊!超越三皇五帝而显扬美名,囊括八方九州而瞩目高远。崇尚谦让之道,坚守谦逊之德,有这么多的天赐祥瑞,尚且访求众人谋略。陛下虽然不居功自傲认为这些成功是自己的功劳,微臣也不明白这其中的深意。谨作此答。
2024.8.30于望云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