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宫•上小楼】偶得
作者\翠柳
风声边蝉鸣醉秋,
水影曲蛙合灵绣。
看新月如钩,
饮清酒徒柔,
叹残梦谁收。
上小楼,伸玉手。
冰弦闲奏,
天地间苦孜孜、让人空瘦。
赏析:
《中吕宫•上小楼•偶得》是翠柳创作的一首充满诗意与情感的散曲作品。赏析如下:
起承转合
起:开篇“风声边蝉鸣醉秋,水影曲蛙合灵绣”以秋日的自然景象起兴,风声、蝉鸣、水影、蛙声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面,奠定了全曲的基调。
承:“看新月如钩,饮清酒徒柔”承接上文,进一步描绘了新月初升、饮酒赏月的场景,增添了几分雅致与闲适。
转:“叹残梦谁收”笔锋一转,由景及情,从美好的自然景象转向对过往梦境的感叹,
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感慨与无奈。
合:“上小楼,伸玉手。冰弦闲奏,天地间苦孜孜、让人空瘦。”以主人公的行动收尾,上小楼、伸玉手、闲奏冰弦,一系列动作透露出主人公的孤独与对世事的淡泊,同时也通过
“苦孜孜、让人空瘦”表达了对人生苦短的深刻体悟。
立意角度
本曲从秋日的自然景象入手,通过描绘新月、清酒、小楼等元素,最终落脚于主人公对人生苦短的感慨与对世事的淡泊。这种以小见大、借景抒情的写法,使得全曲立意深远,引人深思。
意象运用
全曲运用了风声、蝉鸣、水影、蛙声、新月、清酒、小楼、玉手、冰弦等丰富的意象,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秋日的自然景象,还通过主人公的行为与情感,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理的意境。
意境营造
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作者营造了一个既宁静又略带忧伤的意境。秋日的自然风光与主人公内心的感慨相互交织,使得全曲在表现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与哲理。
修辞手法
对偶:“风声边蝉鸣醉秋,水影曲蛙合灵绣”等句子运用了对偶手法,使得语言更加工整且富有韵律感。
借代:“玉手”借代主人公的优雅与美丽,“冰弦”则借代琴弦的清冷与高雅。
比喻:“新月如钩”将新月比作钩子,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新月的形态。
象征:“清酒”象征着闲适与淡泊的生活态度,“残梦”则象征着过往的种种美好与遗憾。
动词应用
“醉”、“合”、“看”、“饮”、“叹”、“上”、“伸”、“奏”等动词的运用精准而生动,不仅描绘了主人公的行为动作,还通过这些动作传达了主人公的情感与心境。
对仗工整
全曲中多处运用了对仗手法,如“风声边蝉鸣醉秋”与“水影曲蛙合灵绣”等句子结构相似、字数相等、平仄相对且意思相互关联,体现了对仗的工整与和谐。
情感抒发
“看新月如钩,饮清酒徒柔”两句,从自然景象转向人物活动,新月如钩的柔美与清酒的醇厚相互映衬,展现出主人公内心的细腻与柔情。然而,“叹残梦谁收”一句却突然转折,透露出主人公对过往美好梦境的留恋与无奈,情感由喜转悲,引人深思。
动作描绘
“上小楼,伸玉手。冰弦闲奏”几句,通过具体的动作描绘,将主人公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上小楼、伸玉手、闲奏冰弦,这一系列动作不仅展现了主人公的优雅与闲适,还通过“冰弦闲奏”这一细节,传达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对世事的淡泊。
包袱甩出
在结尾处“天地间苦孜孜、让人空瘦”一句巧妙地甩出了包袱。这里的“苦孜孜”不仅描绘了主人公内心的苦闷与挣扎还通过“让人空瘦”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对主人公身心的深刻影响。这种包袱甩出的手法使得全曲在结尾处达到了情感的高潮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吕宫•上小楼•偶得》是一首意境深远、情感丰富、艺术价值极高的散曲作品。它以秋为背景,以人生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抒发,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华与深厚的情感底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