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绿洲魂》/沙枣树
陪着您颤颤巍巍走在您此生的末路,
您的佝偻腰背,
我痛惜的湿雾一次次浸湿了心坎:
我如父般慈爱的长辈一老军垦人。
这里蓝天雪山呵!
唯一见证了您的英姿,
展翅翱翔天际的猎鹰,
哈萨克族人心里的战神,
只能盘旋在雪山之巅,
虽然它与您一样有雄心斗志
而您来自南泥湾,
那是怎样的山高水远!
猎鹰在空中收集着狂风暴雪,
你一一
在沙漠收采着远离故乡亲人的寂寞,
用您最炫亮的军装绿染遍大漠里的夺目的光彩。
您铸剑为犁的翻耕荒野
解救了沙漠腹肌下被盐碱锁困僵滞的根劲与种子萌发的表情与方向。
您及您十二万战友的胸间流动对疆域的沉爱,
您驾驭的雪亮犁铲与沙土的贴入,
蹦发出生命绿的漫展,
覆灭了昔日的苍凉。
牧人的到来
为这里的草场燃起了人间气息。
您拣来不朽的树杆撑起地窝子的屋脊
那烟囱里袅娜向晚霞的烟火
向沙漠喧告世界没死还有生机。
您一犁一沟一方又一顷,
漫延的麦田甜菜地及向远处……。
当我穿着与您一样的军服,
沿着您的路径来到您身边,
越过第一个“七一”过后火焰在我的前路布下闪闪摇摇的火网,
我由衷的用敬佩目光看向您,
感谢您用年华与爱的誓言在我的沙漠里留下一段又一段的林带赐我满怀清爽消除曙热里的灼热烦燥。
我从始至终的偏爱上了这里一树一草纯色的路与径。
当我淌过“八一”里的沙漠
隐忍下沙子滚烫灼痛千层底上足肌,
我看见了单位门口那一千米的钻天杨,
和这里所有的绿色一样流泻着暴雪沙尘洗劫后的重生闪耀。
它枝枝向上凝聚着神情,兵列两对的夹道迎接,
您说,它是您与战友亲手所栽亲力所培育成林,
是您这一代人青春的化身,
如你们一样忠于这片疆土的卫士时,
我决定了心里的选择,
与您为伍。
对您的敬爱,
转换成在你病床前的倾心聆听
与您切切交谈,
递水递药一勺一勺的喂烫……。
这情感的互换让我如此的心甘情愿啊!
您远去的身影却将您的一言一笑刻在我的记忆里长存,
在这特殊的七一,八一,
我在沙土锁您容颜的胡杨林边,
轻声呼唤起了您一
我如父般慈爱的老军垦人。
胡扬树哗哗的回声
可是您魂归此处的应答。
(二)
您一一,
久久的,久久的伫立在石河子的游憩广场,
那白鸽子起落放飞和平哨音的地方,
军垦人心所向往的地方,
这里的人们踏着麦西来甫动人心弦的舞点,
扬起笑脸,舞翩鲜裙摆,
向您展现着歌起舞旋的幸福模样,
时光如水流逝,
流走的只是日出日落的叠影,
冲不淡的依然是您策马而来
审视的炯炯眼神,
拇指所向前景如画的宏图萌新。
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以您为荣,
有谁会真正忘记您与陶歭岳,张瀚仲二位将军在南山雪流飞溅前,
用各自的智慧与天赋举起高过誓言的“水谢楼台”的沙盘模型,
每一位战士涌动的激情,
他们沿着您给的梦的阶梯攀援而上:
一月半年一载两载,
大漠里矗立起一座最新的城,
一种以上海河北江苏的文化为主体
以河南安微山东四川甘肃的方言揉合相融同进步谋发展的戈壁绿洲一一石河子。
这掘起的兵团文化兵团城,
它以不可企及的足够让世界震撼的传奇色彩,
树在准格尔黄沙之上。
今天,
在这不平凡的“八一”里,
我戴着遮阳帽,
身着长裙再一次来到您的脚下,
思句落笔,
为您写下最深情的长念,
王震,
我的将军。
(三)
年复一年的春夏秋季里,
望着将军渠里的雪浪激流缓缓涌向桃园棉田,
看桃花满园万亩醉了人心,
醉红了绿野雪山,
谁信这里的晚春不留人?
我曾在一枝沙枣花的春色里
拥有着一人一书茗中塑闲适的美好分秒,
也曾在午夜的杯中饮咽中忘了生离死别的痛,
而讲述人生的自在洒脱。
言露于面的幸福与喜悦,
我曾在将军渠的波浪中倾听过沉甸于水底您当年双手引水进渠的惊喜欢呼,
我曾在军垦第一连的旧坦克的外表里感知着您烈火纷飞的战争岁月,
我在红旗与红星相应红的地窝子的芦苇铺上,
触摸着您对这片疆域的热爱,
初秋风的轻语向两岸的人们,
向后来的人们,
传诵着您的艰苦卓绝的一生。.
我在浅秋荷塘,
采撷一枝碧叶隔尘污而撑起的那朵莲,
逆流向上,
放养在将军渠的起点,
清莲频频致谢
您感觉到了吗,
我最崇敬的张瀚仲将军,
(三)
蓝天,还是七十多年前的蓝天,
雪山还是七十多年前的雪山,
军垦三代青年才俊驾着神鹰与猎鹰一并在时空科技领域求索着奥妙的云径。
土坯房间降生的老军垦的子女们,
他们在这片沙土地上,
荜路蓝缕,
从手工体力的繁重中解脱
从“雪莲”烟圈的困顿中放飞才智,
他们驾驭着迪尔7760自走式打包收采为一体的采棉机在棉里云花间神速收采着硕果与喜悦,
我在锦衣美食的时光里,
在老军垦人与胡扬树并驱不灭的林荫里,
求索着自己的书径,诗行。
8月30日

作者 沙枣树:原名:路玉贞,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郑川人
农民的女儿,现是新疆农八师一屯垦人。
现为《中国翰院作家协会》文学院士并兼高级文学理事一职
中国翰院巜中国名人名家挡案》及百度金笔驻站诗人。
百度国粹艺术诗画家,
中国诗歌网“蓝v”诗人。
一生与葫芦河结缘,与诗画为伴
畅行大好河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