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情长
文/赵春丽
我不是特别喜欢吃粽子,可是今年愈发喜欢上了包粽子。一连几周的时间,我陆陆续续包了100多个,家里的冰箱随处可见大大小小、各种模样的粽子。
这是我离开家23年以来第一次尝试包粽子。
还记得儿时,家里搬到城里的第一个端午节,也是妈妈第一次给我和哥哥姐姐包粽子。妈妈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别说是包粽子就连粽子长啥样儿她都没见过。楼下的阿姨是位南方人,包粽子非常精致,妈妈就主动找她请教,为的就是怕别人吃的时候我们眼馋。
记得楼下阿姨先将泡软的粽叶卷成一个漏斗状,接着把炒好的肉丝和糯米放进去,接着把粽叶裹成三角形,最后将穿好芦苇绳的竹签子绕着成形的粽子缠绕几下固紧粽叶,一个精致的粽子就包好了。
但是,妈妈在家试了很多次,每次都因最后一步没缠好导致前功尽弃。但这难不倒一向好强的妈妈,后来她想出一个办法,把芦苇绳换成棉线,丢掉竹签,直接用手拿着棉绳缠绕。经过小小的改进,妈妈的手突然变灵活了,粽子在她手里也变的乖巧起来,稳稳的一个接一个的完成,居然比阿姨包的还快。在妈妈的不懈努力下,当天晚上我们全家人也尝到了难得的美味。
妈妈包的粽子大多以大枣、花生为主的甜粽,这符合北方人的口味。后来自己长大了,渐渐离开了家,每年端午节都因路途太远、工作太忙、假期太短而不能回家,因此再也没能亲眼见过妈妈包粽子时的模样。
记得刚参加工作的第一个端午节,因为要加班单位不放假,我往家里打电话问妈妈有没有包粽子,其实我就是顺口一问。但妈妈却说:“都包好给你留冰箱了。”我嘿嘿敷衍着回答:“行”。心想离春节还早呢,也没太当真。可是当我春节回到家,第一顿饭妈妈就笑嘻嘻的端出一篦子粽子,开心地说:“吃吧,给你在冰箱冻着呢”。看着眼前各种摸样的粽子,它们还和小时候一样,但如今妈妈已经满头白发。
再后来,每年春节我都会吃到妈妈专门给我留的粽子。如今,我也为人母,我开始学着记忆中妈妈的样子,从笨拙到娴熟,也是用棉线缠绕粽子。女儿说:“妈妈,我们又吃不多,你包这么多干嘛?”我笑笑回答:“吃不了放冰箱里,春节慢慢吃”。
作者简介:
赵春丽,一位在文字海洋里不断耕耘的创作者。喜欢用文字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通过文字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故事。曾获得《全国新闻作品二等奖》。在创作中,我不断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希望通过我的文字打动更多人的心灵。
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我们尊重您的每一次来稿,承诺每稿必复。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大赛为期一年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
入选作品会择优按顺序在大赛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大赛作品集。
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2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微小说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参赛限投一次作品,请您挑选您的最满意作品参赛。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入围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依等次颁发相应获奖证书,镌刻名字的奖杯和奖牌,获得者将获得高档英德红茶套装。
赞助商:
英红九号!中国三大红茶之一,温性红茶,浓郁芳香的甘蔗甜醇香,口感浓爽甘醇,满口甘蔗甜醇香持久不散,茶客最爱!欢迎广大朋友联系咨询:吴生18819085090(微信同号)诚邀更多赞助单位赞助本大赛,有意者可以邮箱联系。
自费出版事宜:
如有书籍出版意愿(诗歌集,散文集,小说集等作品集)
出版方式为国内书号,国际书号,内部出版,任选其一。
请将您的书稿及联系方式投稿至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