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去年苏联人今又来
这一年开春注定是个大干快上的日子,吴队长把三十多家渔民的一百多个棒劳力分成两组,一组由冯国庆带领,修鱼塘;一组由他带领,建木屋,人的积极性就是这么调动起来的,只要跟他们的利益有关并且立刻能见到好处,过去红军、八路军、解放军发动对国民党的战争是这样,农民分到了土地需要参军保卫,就会拚命;现在的两大工程也是这样,他们从此有了小金库和木别墅,就出现了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不给工资还自带干粮,不用插红旗敲锣打鼓,不用贴标语喊口号,不用戴红花发奖状,甚至劳动的歌声都不要,这得悄悄的,建成了也就没事儿了,被上面发现叫停损失可就大了。
“国庆,兵团来人了。”有一天吴队长慌慌张张地跑到修鱼塘的工地说。
冯国庆隔好远就看见他家门前停了好几辆小客车,像是旅行团,不像是来查他们的,说:“可能是来吃鱼的吧?乌红做的德莫利炖鱼出了名。”
他们俩在湖水里洗干净手脚和脸去见客人,原来是六师的付政委、高参谋长和佳木斯外事办的郑主任,他们已经在别墅平台上喝茶;有翻译和郑连长、李指导员带人参观他家的木屋,指指点点好像是连里干出的成绩;进进出出有好几个苏联人——原来是去年和中方会过晤的喝得烈、蛋和喝吧不客气,还有一位苏联军官有点面熟,那人指了指自己的手腕,意思是“手表”——是冯国庆和乌红两个月前救过的苏联大兵雅各,换上了带军衔的军服好像级别还不低。付政委见到冯国庆说:“小冯,你提前进入共产主义啦?”
冯国庆说:“不过是农村房。”
付政委指着里外忙着的乌红说:“变样了?不是在日本吗?”
高参谋长说:“这个是乌红,那个是扈喜,换人啦。”
付政委伸出大拇指:“这个好,这个 劳动人民本色。”
大家陆续坐下,付政委说:“咱们这边都上苏联画报了,风景真好了,你们又大兴土木干啥?”
吴队长说:“以前的窝棚太分散了,不节地也不好管理,现在趁休渔把它们集中重建。”
付政委赞同道:“嗯,建好了不比代青山那边差。”招呼翻译请苏联人过来坐,说:“各位,我以前读过一本小说叫《永别了,武器》,是美国作家海明威写的,海明威是个冒险家,喜欢狩猎、捕鱼,参加过一战、西班牙内战和二战太平洋战争。据说还被你们苏联招募当过克格勃间谍,代号:阿尔戈。他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家中少有的硬汉,62岁因不能忍受病痛开猎枪自杀,死得惊天动地。”
在座的苏联人说:“哦,海明威我们喜欢,他因为亲苏遭到过美国中情局的迫害,他是克格勃只是个传说。”
付政委说:“我喜欢苏联文学和欧美文学,我年轻时爱看战争小说,我发现同样是战争小说苏联人在宣扬战争,欧美人却在宣传和平,这就是《永别了,武器》的主题。”
苏联人都笑了,说:“中国的战争小说和苏联的战争小说还不是一样?要不就把敌人消灭,要不就把自己打光,和平得对方投降,两国的意识形态完全一致。”
乌红一个人在厨房忙,她要做十多个人的菜,冯国庆就过去帮她,只见苏联军官雅各跟了过来,说:“朋友,我和我的战友真不知道该如何感谢您。”
冯国庆看看四下无人,说:“千万别提这件事,就当它没发生,您的另一位战友我们已经把他安葬。”
雅各说:“我能每月给您一笔钱吗?两千块人民币,以你父亲的名义从香港寄给您。”
两千块人民币?以目前的物价十块钱就能养活一口人!冯国庆的眼前立刻飘起了钞票的雪花,说:“这么多?为什么?”
雅各指着风景做掩护,说:“您的情况我们做过了解,您父亲原来是我们共产国际的人,慈父清理‘托派’他才掉了队。我想请您为我们工作,每月提供有关农垦的情况就行了,不用是军事的,会有人联系您。”
原来这是要害他,冯国庆说:“坚决不行,我家已经深受其害,那块表和步话机我现在就给您。”
雅各拍拍手,大声说:“噢,您夫人的鱼做得真香。”就回到了木平台喝茶。
冯国庆在厨房忙活后回到了人群当中,只听付政委说:“我们接受贵方的建议,不管两国两军之间怎么样,我们农垦和你们那边的行政单位要做到不摩擦,不冲突,我会把贵方的意思传达给我们军方。”
冯国庆魂不守舍地想:“原来我父亲是被苏联控制的共产国际的人,共产国际内部不断肃反,被关被杀的人比被敌人清理的都多。中国处处学苏联,中国的肃反比苏联还残酷,杀的大多是自己人。啥时候中国人能学会‘有限斗争’,而不是‘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走一个’就好了。”
代连长来了,苏联人下一站要到他那边去,这时菜已经上齐,大家互相敬中国白酒,付政委说:“这次两国两地的会晤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来,让我们举杯庆贺。青山,你来晚了不知道,我说给你听,三项成果:一、双方共建赫哲——那乃民族文化村,一边一个,要定期互访,我们这边的就建在渔业队;二、双方共建俄罗斯风情街,我们这边有现成的,就在你那儿,只是文化内涵不足,还缺苏联的商品,他们会用他们的商品换咱们的商品,就是你代理的日本电器。”
代连长摸着快谢顶的脑袋说:“想不到我这二道贩子能把生意做到国外。”
外事办郑主任说:“他们不方便直接从日本进。”
“这第三,上次说的‘世界赫哲——那乃民族大会因为两边的摩擦中断,现在决定恢复,缺谁也不能缺中国,咱们会派出代表参加,小冯你编撰过《赫哲词典》,咱们派出的人有你。”
苏联的赫哲人喝吧不客气——那位中年女士对冯国庆热情道:“苏联人民欢迎你。”
大家鼓掌。
苏联人一喝酒就得唱得跳,闹到后半夜才走,乌红累了,自己不收拾也不让冯国庆收拾桌子,说:“刚才那个苏联女人到厨房跟我说,找到爷的儿子了,可能会偷偷过来,因为两国还不能探亲,他的身份咱们国家也不会确认。”
乌长胜已经喝多了,说:“我,我让他给你们俩一人一块金表。”
乌红把爷爷扶进屋,和冯国庆来到他们的卧室说:“雅各原来是苏军少校,这次来是要和咱们边防军谈两边的岗哨设置。我看他们都是苏联的外交官和情报人员,酒喝得再好都不会忘了向咱们这边渗透。”
冯国庆就说了付政委决定把渔业队建成赫哲村。
乌红说:“要搞咱们自己搞,不用苏联人参与,我怕将来来了运动说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