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代青山签了个大单
付政委和那几个苏联人走后冯国庆问吴天明:“三叔,您感觉咱们跟苏联人合作怎么样?”
吴天明说:“他们对你挺好,如果咱们做成正宗的赫哲村还真离不开他们,因为国内赫哲人的遗迹基本没了,懂赫哲文化的也就你爷那水平。也是赫哲族文化简陋,文化馆都没人看,咱们弄也一样。”
冯国庆说:“赫哲村要搞,但必须有自己的东西;不能和苏联人合作,包括日本人,别再弄个里通外国。”
吴天明本来就胆小,一听赞同道:“对对,那就按原计划,咱们只小打小闹。”
代青山可不这么想,他相信日本人的预言,中国早晚会结束文革,结束和美苏日台的对抗而搞经济建设,他得抢占先机,要不就晚了。就对那几个来访的苏联人格外招待,大摆筵席和他们喝了三天三夜,直喝得对方说:“代先生,你们太能喝了,我们实在挺不住了,再喝就留在你们这儿了。”代连长在心里说:“我们能不能喝吗?在全兵团挑的选手。”
第四天双方进行正式谈判,中方有水利连连长代青山、日本渔业专家小林光二、师部参谋长高小虎——这得主动欢迎监督,渔业队副队长冯国庆;苏方有“安得烈”,为了好记他们叫他“喝得烈”;有“但”,可以想象他是枚鸡蛋;有位女士叫“赫锡赫哩”,方便起见就叫她“喝吧不客气”;还有一位高大英俊军人是少校雅各。经过三天的喝酒摸底,代青山发现他们分别来自苏联的两大情报系统,克格勃——国家安全委员会,格鲁乌——军事情报总局,包括了国安、军事、科技和经济四大专业,他们有权以获取情报为由与中方展开任何经济合作——这就是代青山和他们谈判的目的,为了赚钱他不怕冒险。
“各位朋友,你们感觉我这儿怎么样?”严肃的谈话往往由轻松的玩笑开始,代青山问。
对方当中少校雅各的中国话最好,说:“酒好、肉好、菜好、水果好、日本的电器好;房子有点小、女人好,不让碰。”
为了不让客人出洋相,代青山撤走了所有女服务员,说:“下次,下次你们来,我们这儿会大变样。”
“女人让碰啦?”
“噢,也许,但得是你们苏联女人。如果是苏联男人,得入赘中国当三年出苦力的女婿,这期间不让碰。”
苏联女人很得意,男人们笑道:“那还是算了吧。”
言归正传,代青山问:“假如贵我两边搞经济合作,各位看都需要对方什么?”
苏联人对这方面早有研究,说:“首先得开放边境口岸,目前中苏远东地区的边境口岸只有黑河,是关闭状态。至于需求,首先是物资,苏联地域广阔,资源极其丰富,各加盟国和华约国家都服从苏联的统一计划,我们的石油、矿产、木材、水产品、农产品和工业、军工产品都比中国强,中国需要我们任何东西,我们不需要中国任何东西。”
喝得烈补充道:“要说缺,我们缺中国产的酒和烟,再就是人——我们需要大量劳动力。”
蛋说:“我们需要日本的机械、汽车和电器等各种轻重工业产品,少量可以在中国进,大量会直接和日本谈,苏日关系虽然不好也比苏中关系好。”
代青山瞅瞅高小虎,还真是这么回事,这合作怎么谈?
冯国庆这时候说了话:“各位朋友,中国也是个地域广阔,资源丰富的大国,中国工业有欧美和日本的底子再加上你们对我们曾经的援助,你们有的我们都有,你们没有的我们也有。”他把话收住,让四个苏联人很惊讶。
代青山回过神来,说:“是啊,你们有的我们都有,你们没有的我们也有。至于咱们有什么他们缺什么,国庆你说。”
冯国庆问:“校办工业你们有吗?中国有上万家大中小学的校办工厂,主要生产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日用品,以打破学习你们造成的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的局面,我们生产的纽扣成本是你们的三十分之一,而你们虽然能生产最先进的战机 火柴却紧缺,我们可以满足你们。”
这是一个孩子在说话,四个苏联人都笑了,问:“我们一台图—160轰炸机能换你们多少火柴?”
苏联的图—160轰炸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超音速远程大型轰炸机,每台售价17亿人民币还不卖给中国,而当年中国的GDP只有600亿,其轻工业的占比不到五分之一,冯国庆说:“各位可能还不知道,中国还有大量‘外贸订单企业’,欧美日韩等国家的好多轻工业产品都出自中国。”
四个中国通居然都没听懂,问:“什么是‘外贸订单企业’?”
冯国庆说:“你们搞得是‘大计划经济’,比如有的国家只能放牧、有的国家只能产粮、有的国家只能造船,有的国家只能种玫瑰花,看似发挥了各国的优势,形成了只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交易的大循环,实际上让每个国家的经济都单一而不完善,一但某个国家独立,整个经济体就会受到破坏。”
四个苏联人感觉对方的表述不确切可观点是对的,列宁和斯大林用暴力手段管理经济,在战争时期效果明显,因为可以除了面包全部生产武器;在建国初期也行,因为通过剥夺国内外资本和盘剥加盟国家,苏联家庭早就有了电话、汽车和别墅,并且免费医疗、教育、养老,让西方人羡慕;可在建国五十年后苏联的弊端百出,公有制严重破坏了企业和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权利高度集中造成了错误决策,特权阶层成了新的剥削阶级,这种情况难道中国没有?它可是苏联最好的学生。雅各说:“冯先生并不了解苏联的情况,我们在科技、军事和经济上仍然是世界第二强国。说点具体的合作项目好吗?我们想进口一批中国的日用品,详见清单,包括一部分日本电器,用我们的大型工程机械换,通过两国的友好机构,算专事专办。”
辩论没分高下可这三天的酒没白喝,代青山高兴道:“是企业之间交易?太好了,我的所有日货都是这么来的。”
四个苏联人嘀咕了一下,说:“走你们二连浩特口岸,我们这边的手续没问题。”
高小虎也挺兴奋,说:“我们这边也没问题。”
小林光二说:“我们日本的货物也没问题。”
双方当下签订了一千万人民币交易额的框架协议,只等走程序和补充细节,代青山一算,仅这一单就能赚30%,三百万,搞那个水利工程就够了。
送走苏联客人代青山请他的谈判团队喝酒,说:“国庆真行,半懂不懂就敢说。”
高小虎说:“青山,你可给咱们兵团立了大功,咱们正缺国外的大型农业设备没钱买。”
冯国庆说:“全要水工机械,原来想搞的发电站和灌渠您就别搞了,和我们共建鱼塘,用小林先生的技术。”
代青山想想,搞鱼塘比搞水利稳妥,用多卖的鱼来抵工程款,却为难道:“咱们拿啥进苏联要的货呀?至少得七百万,咱们师有钱吗?”
高小虎说:“我在国家‘经委’有朋友,咱们国家跟苏联一样,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经委下个计划,各个国营企业就生产了,咱们拿粮食和木材换,也对经委。”
代青山说:“粮食和木材不也是钱吗?师部能同意?”
高小虎说:“我在国家‘计委’也有朋友,向他们打个报告少交点粮食用于设备更新就有了。”
代青山感慨道:“看来计划经济不是没有好处,能凭空生钱。”
小林说:“这在我们日本决不可以,国家的权力很小,不能在税以外对地方和企业有任何摊派,也不会以任何理由牺牲多家企业让一家企业挣钱。”
代青山说:“所以你们做不成大事。”转念说:“噢,你们尽做大事了,几乎垄断了国际汽车和电器行业,这挺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