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涛滚滚三秋水,
只是残将碎。
雾迷如梦幻思中,
相伴东风且去看桃红。
随笔
陪睡才可以得到孩子的救命钱
文/于公谨
翻看手机的时候,无意中看到这样的一句话,当时就感觉到有些过了,也是觉得,应该富豪,不应该以救治孩子的生命为要挟。好奇之心,看了一下,就看到的是,河南儿慈会的负责人雷克,做出陪睡才可以得到孩子的救命钱。原来不是富豪?让我弄不懂的是,为什么雷克会有这样大的权利?他是怎么做到的?而且,他的钱,是哪来的?慈善?和红十字会有什么联系?怎么就没有看到红十字会的谴责?
这让我感觉到不可思议,也是感觉到有些别扭。可能是很多人都不痛快,也是没有想到,慈善的某些人,总是不择手段地伸手,然后开始满足自己的私欲。很多人做慈善,不是为了满足雷克这样的人,而是想要治病救人。结果是,雷克就很不客气地开始想要把所有的钱,占为己有,然后就开始挥霍。当然,用慈善的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做着某些事情。这才是让人感觉到不舒服的地方。
看过一个新闻,里面记录的是,一个学校的学生得病,校长就号召国家捐款,然后,很多人都开始捐款。结果是慈善部门的人来了,就开始挑毛病,就想要让这些钱经过他们的手。校长是很有智慧的人,就让学生领回捐款,然后,老师带领学生,去医院病房,把钱交给那个生病的孩子。当时看了,就感觉到慈善手伸得太长了,而且,也是明白带着目的性。想要从捐款里面,收取好处,发展是不可能会这样做。
可能是住着的关系,接触过做慈善的人,他们都是自私自利,可以说,都是想要把天下的钱,占为己有。对他们当然就没有什么好印象。不过,有时候,也似乎觉得,有些钱应该捐献的,比如说,某一个地方受灾了,就应该伸出着援助之手。认识一个在慈善部门工作的人,曾经无意中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给你多少钱,应该受到多少援助,不是你说了算,不是受灾人说了算,而是我们说了算。
从那以后,我就没有信任过做慈善的人。毕竟是他们什么事情都会去做,就是不做人事。而且,也没有人会去管。就像是某一个人曾经说过,想做慈善,就直接给那些受捐助的人,否则都不如扔水里,扔水里,可以听个响声,经过了某些人的手里,他们会无声无息地收割韭菜,而且是理由充分。有人曾经说过,这是救命钱,他们不可能会是这样狼心狗肺吧?有人就不客气地说,第一次不可能会做什么,第二次也不可能会做什么,第三次,第四次呢?想过没有,那些需要救命钱的人,死不死,和那些做慈善的人,有关系吗?还有,你知道为什么他们的账户不透明?这是最基本的道理。弄不懂吗?
这才是说到了实质上。很多时候,我们是善良,不等于是其他人会善良,我们是想要救人,不等于是其他人会救人。就像是雷克,凭什么可以让人陪睡才可以得到孩子的救命钱?而且,是不知悔改,称孩子母亲愿意的。这就是慈善的结果。
七言诗 旧月
文/于公谨
山亭欲挂碧云天,几许微风动北川。
雾漫西山留旧月,长河水去万重烟。
随笔
满清的标杆,袁崇焕为什么被杀
文/于公谨
看过很多人写文字,都是对袁崇焕的赞美。这让我感觉到不可思议。总是觉得,袁崇焕是明朝的最后一道屏障,然后杀了他,就让明朝灭亡。实际上,这是满清为了宣传,才会是这样说,才会提袁崇焕。也就是说,满清得了天下,是应该得天下,是顺应民意。这就相当于是过去的美国人,总是反对伟人。然后,我们就有些人开始反对伟人。现在感觉到不对劲儿,开始歌颂伟人。这个道理是一样的。
美国没有目的,会反对伟人?可能吗?满清没有目的,会提倡袁崇焕?可能吗?明朝杀袁崇焕,袁崇焕尸骨无存。可以说,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并没有什么错误。那个时候,毛文龙是在皮岛,手下是精兵悍将。耿精忠、尚可喜都是毛文龙手下。为了防止毛文龙,满清的兵力不敢轻易全力南下。那个时候,是皇太极做满清的皇帝。即使是全力时期的满清,就是入关前的满清,也是只有两万人。
皇太极在位的时候,可能没有两万人。这就是当时情况。没有两万人的满清,想要提防着毛文龙。毕竟毛文龙可能随时会进攻他们。结果是,袁崇焕矫旨杀了毛文龙。知道不知道,什么是矫旨?就是以皇帝的名义,杀了毛文龙。就凭这一点,袁崇焕就可以说,是死有余辜。当然,他杀了毛文龙,所导致的后果是,皇太极高兴的几天睡不着觉。他怎么都没有可能会想到,被袁崇焕暗中相助。
这个时候,说袁崇焕没有通敌卖国?谁信?可能是很多人都不相信。这相当于是让满清可以全力入主中原。满清怎么可能会不高兴?怎么可能会需要显得不高兴?他们会很高兴,也是会很理智地对待这件事情。当然,袁崇焕这样做,所导致的后果是,毛文龙手下的精兵悍将,直接投降了满清。这就是让耿精忠、尚可喜等封为王的后果。想一下,毛文龙的手下,怎么可能会满意明朝?怎么可能会不反对明朝?
袁崇焕相当于是资敌,而且是很多看到了满族人没有人,就给他们很多的帮手。耿精忠、尚可喜他们,就会带着手下,直接攻击明朝。这个时候,袁崇焕没有罪过?还是有罪过?他是直接导致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当然,满族人是没有遗忘,就会提倡他,对他很好。这就是为什么满族人会提袁崇焕的原因。可以说,袁崇焕的死亡,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是崇祯的聪明之处。不过,用了袁崇焕,却是直接导致明朝灭亡。
很多人可能都是没有想过,袁崇焕做了什么事情。当然,他们是人云亦云。就没有想过,袁崇焕为什么会被满清所满意,为什么会被满清所提起。这就像是很多日本狗会提起胡适,毕竟胡适是很具有代表性的原因。想一下,汪精卫对他满意,冈村宁次对他满意。当然,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对他就会感觉到不满意。当日本人对自己的狗表示满意的时候,我们会怎么做?这就是现实。满清对袁崇焕满意,当然会提倡袁崇焕。
七言诗 秋
文/于公谨
斜阳零落在东墙,淡淡微风露带霜。
几许残云孤雁处,悠然万种桂花香。
清平乐 柔情
文/于公谨
斜阳几许,
绕转情千缕。
点数寒鸦何处去,
莫道黄花解语。
鸿雁掠过危楼,
声声乱叫离愁。
感慨金风眷念,
回肠尽在寒秋。
随笔
再一次争论朝鲜的发展
文/于公谨
再一次争论了朝鲜的发展。可能是很多人都认为,如果我们没有改革开放,就会和朝鲜一样,这话让我感觉到有些人是认知有问题。以前曾经说过这个问题,现在,也是想要再说一遍,即使是我们没有改革开放,也没有可能会和朝鲜一样。这是最基本的问题。很多人是不服气,实际上,如果是想通了,道理是很简单直接,我们不可能会和朝鲜一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定论?因为我们国家,是一步步走过来,是经历了艰苦奋斗,经历了自力更生,而朝鲜就没有这个经历,这就是明显的差距。很多人说成就,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成就。有的是国家资产流失。结果就变成了现在这样。当然,那个时候,很多让国家资产流失的人,成为了当权者,是没有可能会改变什么。他们依旧会想方设法地进行着贪污,不可能会考虑其它的。这就是最基本的做法。如果是萧规曹随,谁敢这样做?可以说,朝鲜是不知道所以然,才会是这样。我们则是知道过程,就没有可能会重蹈覆辙。
于公谨。辽宁省瓦迈店市人,喜欢写作,爱好书法,散文,小说,诗词,剧本,皆有作品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