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辞陈
1955年8月,我出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北山镇北山街。非常感谢我的母亲,因为我八岁那年,是在母亲的威逼之下很不情愿地上了小学。1971年,我在北山小学糊里糊涂地初中毕业了,自然是因为学习成绩太差,没能升高中继续学习。之前我属于城镇居民,非农业户口,后来随母下放到北山五队务农,那年我16岁,也是糊里糊涂地就成了未成年的半文盲劳动力,靠挣每个工日分值8分钱的工分糊口。不用说,北山街就是我的第一故乡,我在那里生活的时间,累计起来仅有18年。
在生产队劳动了一年,也就是1972年,我又莫名其妙地参加历届初中生统考升高中的考试,也不知考了多少分,就被石别中学高中部录取了,分在高七班就读。
老实说,两年的高中学习生活非常艰苦。1974年7月高中毕业,没能上大学,也只能再次回到生产队当农民。1977年2月,保送到河池地区宜山师范学习两年,那可是全大队当年唯一的一个上中专学习深造的名额。1979年元月毕业,当年8月被北山小学聘为代课教师,10月参加转正统考,全县40人参加考试,转正指标仅有16个,我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转为公办教师。也许是因为考试成绩优秀的缘故吧,1980年2月,我被升调到石别小学任教(当时北山没有设乡,属于石别公社辖区,石别小学是中心小学,也就是说我在北山小学只待了一个学期),人们常说“用则是钢,不用则是铁”,我暗暗在想,我应该庆幸,我这块废铁终于像金子一样开始发出一点光亮了。不是吗?我原是一个半文盲的初中生,如今是党和人民把我培育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能不感到欣慰吗?同年8月,我又被调到石别联中,跟两位教师共3人,借用一个生产队的仓库,组建开设一个初中班任教,仅开办了一年,也就是1981年8月,因石别联中不具备基础的教学设施(如教室等,财政没有下拨建校经费),撤并到石别中学任教,直至2015年8月,年满60周岁光荣退休。以此看来,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我就转换了四所学校,别人却风趣地对我说,这真是“青云直上、步步高升”啊。以上这些有关参加考试、学习、工作情况的细节,在之前的作品里已有详细的描述,此文恕不赘述。
这样看来,加上读高中两年,我在石别小学、联中、中学学习、工作、生活一共就有整整38年之久,是在第一故乡北山生活时间的两倍多。可以自豪地说,我是所有在石别中学任教的教师中,校龄最长的员工。之所以,石别,尤其是石别中学堪称我的第二故乡。退休后到宜州区城内置地建房定居,就算是我的第三故乡吧。
(长帽山雄姿)
我的第二故乡——石别中学,它坐落在宜州区石别镇朝阳村旁的宜州区第一高峰、巍峨雄伟的长帽山脚下。当初通往学校的马路是从邮电所门前向粮所方向走去,大约走过五六百米,来到一个岔路口,往左通过粮所大门前,一直通往福龙、忻城方向,往右来到粮所大门左侧的土坡下,再往右顺坡而下,一条小河自北向南潺潺流过,小河上有一座古老的石砌拱桥,后来为了方便车辆通行,就在石拱桥的右侧修建了一座平桥,丰水期河水常常漫过桥面,致使人们交通十分不便。在石拱桥上朝小山村方向走大约七八百米处,再往右走两百米左右,靠左走上一个陡坡,就到了面向石别街的学校大门。在我退休前夕,朝阳村民集资从村头新修了一条直达石别小学的水泥路,在中段跨河处也修了一座平桥,大棒村民也集资把老路铺上了水泥路面,至此,给学生上学、老师们上街买菜都带来了便利。
石别中学是由第一任校长容让校长于1958年领衔白手起家创办的。1950年,容校长在宜山县军分区(属部队编制,营级干部)工作,他对教育事业情有独钟,1953年,他主动到宜山县教育科找到老朋友朱袭卿科长(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局长),果断地向他表明自己想当老师的意愿,朱袭卿科长却用疑惑的眼光看着他说:“你原来在部队可是当官的,怎么如今想到要来当老师?”他平淡地对朱袭卿科长说:“过去的事不提了,现在我就想到附近的农村学校当老师,你看看能不能给安排一下?”
朱袭卿科长迟疑片刻,就用试探的口吻说:“你到石别小学当校长如何?不过我得先给你交个底,石别小学的条件是很困难的,你可要考虑清楚哦。”“没问题,我愿意去石别小学。”他果断地下了决心。“既然如此,就请你出任石别小学校长吧。”就这样,他从宜山军分区转业到石别小学工作,从此他辞去优越的工作单位,终于以石别小学校长的身份,如愿地涉入艰难困苦的教育初期创业生涯,当时石别小学校址在现在的镇政府位置。
1958年初,县里调整他的工作,给他分配新的任务,让他牵头筹办石别中学。当时除了一块荒草空地,可谓一无所有。建校舍的材料由他自己想办法解决,公社只负责给他抽调劳动力,那些劳动力主要是附近村上的普通社员,没有工钱,所需粮食由他们所在的生产队供给,但当时生产队穷得要命,哪有粮食给他们?抽调来的一百多号人,基本没有饭吃,只好靠米糠和野菜充饥,实在是太可怜了!
有一天容校长下工地,一位木工有气无力地对他说:“校长啊,我们没有饭吃,拉锯都拉不动了,怎么办呀?”看着他那面黄肌瘦的样子,容校长无言以对,心里难受极了……渐渐地,泥墙是舂起来了,可是缺乏盖房子和做课桌椅的木料,怎么办?在他无计可施的时候,只好打电话请示苏副县长,苏副县长回复说:“你们到北山林场去砍吧。”于是,他亲自带队,到17公里开外的北山林场,什么手续也没办,稀里哗啦一口气砍下了一千多棵杉木,可是遭到林场的人反对,不让拿走。容校长着急了,果断地对林场的人说:“不砍也砍了,木已成舟,不给用也要用!我们砍这些木材是公家建学校用的,又不是我个人拿来建私房,而且这是苏副县长让我们来砍的,耽误了学校建设,你们谁能负这个责任?”听容校长这么一说,林场的人就不敢再阻拦了,眼睁睁地看着容校长他们把木头扛走。他们就是一根一根地把木头从北山扛回来的。
辛辛苦苦折腾了半年多,校舍终于建起来了,容校长立刻组织招生,当年就开办了四个初中班。石别中学就是这样诞生了。石别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段历史,永远不会忘记容校长艰难建校的不朽功勋。
第二年(1959年),石别中学并入了县一中,让小学从镇政府那里搬来这里继续办学,容校长复职任石别小学校长。几年后又恢复开设初中,为了方便小学生就近上学,小学搬至石别街边另建,就是现在的石别小学,至今石别中学曾经两次加设高中部。现在已撤销高中部,只保留初中部。
1972年,我来这里读高中的时候,已经是建校14年之后了,直至1981年,我到这里任教,大部分校舍还是当年的校舍,学校的旧貌至今还是历历在目。那两年我在操场上拍的照片(如下),背景的房子就是我留下来的旧校舍唯一的资料了,就让我用这张照片来简单描述一下当年的校舍概况吧。
(我的旧照)
我站的地方至今仍然是操场,我的右侧是大门,左侧中间是面朝大门的三间泥瓦房,右边两间室内连通,是教师办公室,左边一间是财务室;办公室前面是舞台,后面是几个乒乓球场,再过去就是二十多亩的学农基地,种过玉米、红薯、甘蔗等农作物。基地的南面是泥瓦结构的学生宿舍,床架是用弯曲不一的木头架设而成,一排设三四个床位,很不牢固,时常有一整排床铺坍塌事故发生。现在的学生公寓楼、学生食堂就建在这里。
我站的地方背后是一排青砖瓦房,一共是13间,两头每头都是6间,每3间室内连通做教室,一共是4间教室,中间1间为教师宿舍,门前砌有矮墙,当作简陋的厨房兼洗澡房。我在这间宿舍住过大约一两年。现在的教学楼就建在这排教室的位置,舞台也重建在这排教学楼的中部(如下图)。这排教室的后面,原是一片大约三四亩绿荫的柚子林,后毁林做菜地,分给老师种菜,石别糖厂建厂后,还收归学校种过几年甘蔗创收。菜地边是一排十几间较窄而低矮的泥瓦房,就是教师宿舍,后在宿舍前加砖砌小厨房。我成家后,学校分我中段两间,我家就从前面教室那里搬来这里居住,一住就是十二三个年头。有一年还自己动手将一间厨房改做猪舍,养过一头猪,过年杀猪还请了部分老师一起分享胜利果实。
(现在的教学楼、舞台、操场、羽毛球和篮球场)
我站的地方的前方,有一排与后面这排相对称的青砖瓦房教室,中间那间也是教师宿舍,后面也有菜地,也种过甘蔗。1972年我读高中时就在这排教室里学习。当时最困难的是生活用水,用的是朝阳村边的塄水,枯水的冬季,我们就得到离学校一里多远的大棒塄去挑水。后来朝阳村的村民各家都打了水井,我们也时常就近到一些村民家里挑水,跟村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以致红白喜事我们都有互相往来。过后学校在校内也打了水井,再后来我们接用石别街的自来水,至此,用水问题就得到了彻底解决。当年烧饭都是烧柴,每周末我们都要到附近山上或林场去打柴。好在老师们都分到了相应的菜地种菜,蔬菜可以自给自足,一来学校离石别街有1公里远,减少了上街买菜的许多麻烦。二来还节约了不少生活费,自己种的菜,吃起来还特别香甜。
我在石别中学任教的三十四个年头里,流水式地到校就职的校长就有9人。阮红雷校长在任的年代,创下了宜山县乡镇中学教育教学质量五连冠的佳绩,迎来了河池地区教育教学经验交流现场会在这里隆重召开。学校面貌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推倒了旧的校舍,建起了教学楼、学生公寓楼、学生食堂,教师宿舍楼。后来的几位校长又先后增建了教师宿舍楼、学生食堂、环形塑胶跑道,安装孔子石像,重建新潮的学校大门等等,教学设施得到了完善,也多次被评为宜州市优秀学校。
(后为孔子石像)
我的工作是上两个初中班的语文课,兼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认真踏实,业绩也得到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几位班主任老师都乐意跟我合作教学。多次被评为县、乡级优秀教师。有几年教育局执行以评优挂钩奖金的制度,规定一等奖每月4元。我校的名额是十几个,二等奖每月3元,名额30多个,三等奖每月2元,名额2个,可我居然评上一等奖。再就是有几年给获得县级以上优秀教师荣誉称号的教师晋升一级工资,每月是30多元,名额是每年一个,全校逐年累计共有10个左右,很庆幸我也是其中一员。这些待遇金额虽然不多,可它却代表了学校领导和同事们对我工作业绩的充分肯定,我也常常以此为荣。
俱往矣,如今退休已近十年,每每回忆起这些往事来,我都感到万分荣幸和自豪。我时常发自内心深处深深地感叹,我应该感恩我这一生能遇到这么优秀的学校,感恩各位通情达理、办事公正的好校长,感恩所有知冷知热、给予我工作和生活上的关爱和帮助的同事们。
值此我们的学校建校66周年之际,祝愿我们的学校六六大顺,越办越好,走向辉煌。
(新潮的学校大门)
【作者简介】蓝建新,笔名:辞陈、赤诚,男,1955年8月6日生,瑶族,祖籍广西都安县,河池市宜州区北山镇北山街人,广西民族学院函大中文系毕业,宜州区石别中学退休教师,爱好文学,喜欢唱歌。偶有拙品发表于《河池文艺圈》《北山顶脚》《老鸟传媒》《都安文旅》《宜州纵览》《今日宜州》《新疆文学》《家乡》《首都文学》《红水河文艺在线》《青年文学家》《中国经典文学》等。现为《青年文学家》杂志社威海分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