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晓晖 朗诵:樊昕
音乐设计:凯文 编辑:杨建松

几岁的时候
父亲的父亲独木撑天
把槽坊开得红火
十里八乡远播声名
父亲发蒙念书
过着赤脚踩踏寒雪的日子
那时他还不懂人间的疾苦是辣还是辛

十几岁时
父亲背着油布包裹的行李第一次出远门
瓢泼大雨为他送行
满身的骄傲为他挡雨
省城长沙为他亮起人生第一道彩虹
那时他并不知道风雨的滋味是寒还是冷

二十几岁时
应父母之命迎娶指腹为婚的新娘
从此人生的磨难缠定了这对苦命的鸳鸯
战天斗地父亲在桃源修水库
饥肠辘辘一身浮肿九死一生
热火朝天的日子
父亲走在阳光大道上

三十几岁时
父亲遭到了血统的重击
坏出身别无选择
入另册归类为牛鬼蛇神
修青山做苦力说要改造灵魂
斗私批修父亲没少站在台上当“典型”

四十几岁时
父亲在佘市跑乡邮
每天60华里风雨无阻
除了投递报刊信件还一路为乡亲献爱心
重获做人的尊严
他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邮政系统他一次次戴红花做先进
怎奈儿女相继成年
父亲不得不收藏起自己的骄傲
交出自己的饭碗送儿女一段前程

五十几岁时
父亲做起了商人
借小小的报亭养家糊口
哪顾得寒风刺骨
哪顾得酷暑如蒸
父亲到底是书生
虽在意赚钱多少
他更在意不昧良心

六十几岁时
父亲改行做了饲养员
每天的功课就是在自家猪场里喂猪或清扫猪粪
看他轻轻一跃翻过猪栏的样子
那时候他真的很年轻

七十几岁时
母亲抛下父亲去了天堂
父亲成了失伴的孤雁
每每朝朝忍受着孤独的啃啮
他心坎里留下多少孤独的牙印
的确没有谁能说得清

八十几岁时
父亲做了农夫
有地种地没地就开荒
把一人多高的荒草放火烧了
把锄头磨得锋快
一锄一锄挖开老土
浇上一把两把汗水
黄豆芝麻长势喜人
每年把收获的黄豆做成腊豆腐或者腐乳
那是他送给儿女的年礼

八十九岁,到了九十岁前夜
父亲的样子确实有些变化
他写诗更勤了几乎每天都写
写自己的日常写儿女的孝顺
性格中的钢火慢慢消褪
回归父爱本来的温和与平顺
世上有一千个父亲就有一千种脾性
哪怕性格再火爆的父亲
也会藏有属于父亲的温情
可惜父亲终于病倒了
一周两次透析父亲无比煎熬
更煎熬的是他觉得自己成了废人
他说给儿女添了负担罪过不轻
8月28日午时一刻
父亲终于放弃了与命运的抗争
他彻底解脱了
父亲说他没有遗憾一生圆满

一百岁一千岁时
父亲在天国与星辰作伴
发出星星一样的光亮
其实那是他睁开眼睛
一直在追寻着自己的子子孙孙
他竭力洒下一点两点福雨
赐予红尘中的我们无限的润泽

作者:高晓晖,湖南临澧人,曾任湖北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一级巡视员。著有长篇人物评传《呼唤》(作家出版社)及文学理论批评论文百余篇。完成“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文学组”国家级课题、中国作协2004年重点扶持项目《新世纪中国文学现状调查报告》之子课题:《中国网络文学现状》和《中国文学期刊困境及解困思路》。有散文、诗歌、纪实文学、电视专题片脚本等作品。主编文学丛书、作品集多种。
朗诵:樊昕,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诗歌学会朗诵演唱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考级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湖北省礼仪学会理事、主持人礼仪专委会主任,湖北省演讲协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第七届最美文艺志愿者,湖北省第十一次文代会代表,湖北省新文艺群体带头人,国家一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中国朗诵艺术史话》湖北篇联合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现代礼仪&文体礼仪副主编。
编辑:杨建松,网名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省朗协融媒体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和语言艺术研究与实践基地副主任。铁马豪歌平台创始人,三年阅读已近一亿六千多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