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区80多号人的2000多斤口粮,要么用工区单轨车,打着防护,一帮人跟着,带上购粮本、打酒割肉的号票,到远离工区30多里,户口指定的东溪场购买。或提前向工调申请轨道车,叫赶水返回綦江的轨道车,在东溪隧道口刹一足,人们把购回的口粮、号票供应的每人半斤猪肉、菜油等食品,搬上轨道车,连人带物运回工区。






不久前,乘坐大侄驾驶的越野商务车,沿着川黔公路,跨越两河口綦河大桥,沿着川黔铁路深谷崖头上那条儿时上学,打猪割草,劈柴,拾蘑菇,走熟的青石板大路,看惯了列车穿越深谷“只闻汽笛喔喔声,不见铁龙身影,只见对岸山崖上石油钻井平台时而燃烧的喷火”的峡谷风光,而今变成了两河口→扶欢的二级公路,两河口经松山→文峰→大安→东溪镇的乡村公路,重回儿时的家,看到了生我养我,家乡的一草一木,圆了阔别半个多世纪的梦。

虽然原有的20多间篱笆墙青瓦房,已经在上世纪80年代初拆除,留下村民买下的3间青砖拱房,依旧矗立在铁路边。
原有的蓝球场,蓝球场端头的养猪场,公共厨房,那片拆除了的生产生活房屋基,长满一大片三四人高的灌木,两三人高的芭茅草。家乡的一草一木,深深印入儿时的梦幻里。
当年的伍都坝养路工区,已经被两河口养路工区替代。自从2018年有了渝黔快铁后,这条老川黔铁路变成了而今的货物列车专用通道,每天仍有一对重庆西开往遵义的5629次、遵义返回重庆西的5630次绿皮慢火车,成为老川黔铁路唯有开行的一对旅客慢车,其余旅客动车,全都改走了渝黔快铁通道,不远的将来,还将被即将在建的渝贵高铁替代。儿时看到的铁路沿线那些村庄,当年的茅草房,早已变成了小洋房,家家户户入小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