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崮山位于济南市长清区东南13公里, 玉皇山西南。津浦铁路经此并设崮山车站。104国道公路由村西通过。 唐代建村, 名白马店、又名白皮关。宋代时村名称崮山,因在崮山(又名玉皇山)下得名。崮山所在的位置是济南到泰安南北山谷的北半部,这条道路古有“齐川通鲁”之称,明清以来更是成为北京通往南京的必经之地,民间有“皇道”、“九省御道”、“迎官大道”之说。
清代建有崮山行宫。后为区别村西小崮山而命名大崮山。村沿山麓而建, 街道弯曲,向东南火车站方向延伸,长约1.5公里。崮山抗日战争时期是敌人控制的敌占区。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此处就秘密建立党的组织,崮山有一门三烈士,都是抗战时期的革命先烈。崮山西侧的大彦村曾遭日军大屠杀,发生过“大彦惨案”。也许受“大彦之名的恩泽”,大彦村代代出德才之人。其中,以“武氏三杰”最为有名。“武氏三杰”是指出生于后大彦村的武迹沧、武中奇、武思平三兄弟。兄弟三人都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参加革命,都是山东抗日武装部队的发起人、徂来山起义的组织者。老大武迹沧,曾任八路军胶东五支队政治特派员,1939年牺牲于掖县。老二武中奇历任历城县第一任抗日民主县长,支队司令等职,南京市文管会主任,后成为著名书法家,开创了雄浑威武的“武体”。
老三武思平曾任军法处长,省民政厅副厅长。崮山抗日战争时期为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三区区公所驻地。1944年冬季至1945年1月,我军攻克了津浦线上的崮上据点,俘敌60余人。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军队又占领了津浦铁路沿线,妄图控制铁路交通线,对我各根据地进行分割封锁,割断各根据地之间的联系。
1946年6月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围歼泰安城敌人,冀鲁豫军区一军区一团奉命打崮山据点,阻击济南敌人增援泰安。崮山驻有国民党保六旅一个营,约计二百人。一个连驻火车站,营部带两个连驻崮山村东头据点。据点修的非常坚固,围墙外挖有防护沟,筑有水泥字母暗堡等防御工事。根据崮山据点的敌情和地形,团领导命令三营担任主攻,因为三营是新峰山大队改编的,人地两熟,而且具有打据点的战斗经验。三营接受主攻崮山据点的战斗任务后,立即有营长郭哲生带队进行侦察。
有一天下午,部队住进皇姑井、钟庄,从抗日时期这两个村庄就是根据地,群众基础比较好。村里群众团体组织男女老幼踊跃参加对敌斗争,实行村自卫战,反击地主还乡团的“扫荡”、骚扰活动,打击汉奸、特务,保卫家乡。民兵站岗、放哨、查日货、送情报。根据地村口、重要路口都设有岗哨,行人凭路条通过,以防汉奸、特务破坏。我军部队驻在该村后,该村的群众团体就会主动封锁消息,严防可疑人出入村庄。设立瞭望哨,发现敌情,迅速报告,并组织群众疏散隐蔽。他们还主动配合部队作战,积极救护伤员。部队经过充分准备,当晚九点就出发了,部队向崮山据点敌人发起进攻。
根据敌人据点地形环境的特点,以及我军装备的客观条件,一营的具体部署是:挑选20名动作麻利的战士组成攻击突击队,以一个连为突击连,负责攻击据点;二、三连负责集中火力压制敌人。连长担任突击队长,并且准备了云梯,绳子等,做好了战斗准备。利用夜幕掩护,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到了崮山据点东侧预定的攻击地点。夜,黑的像锅底一样,伸手不见五指,老百姓早已进入梦乡。
静悄悄的夜晚,据点炮楼上游动的哨兵发现了我军,偷袭不成,只有强攻;郭哲生一声令下“打”,机枪、步枪、手榴弹一起开火;“上”,突击连长一声令下,突击队迅速把云梯靠向围墙,一盘盘绳子从墙上甩下来后,突击队员争先登墙。突击队员一个个健步如飞地摸到敌人炮楼前跟前,炸药包在敌人跑楼下爆破;将敌人的据点攻克一个,歼敌一部分。天亮后,敌十二军百二师从济南白马山出动,在铁路装甲车掩护下增援崮山,我军撤守土山,未被歼灭的崮山据点的敌人趁机逃回济南。至此,我军控制了崮山战略要地。拿下崮山战略要地就掐断了津浦铁路交通线。战斗后的第四天,敌人百二师从白马山出动,进攻范庄东西两山我军防守高地,我军凭借占有的制高点,狠狠地打击敌人。敌人妄图将津浦铁路两侧占有制高点的我军消灭,夺回崮山据点,尔后再南下增援泰安。敌人疯狂进攻,我军就英勇顽强的还击。激烈的战斗在饿狼山打了一天。多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战斗中敌人死伤几十人,敌人无法突破我军阵地。黄昏,敌人退回白马山。我们的部队牢牢地控制着此处的战略要地。
范庄是整个津浦铁路的最高点,南来北往的火车经过范庄时都需要爬高坡,货物列车都是双机牵引,行车爬坡速度很慢,机车锅炉要烧到最旺,耗煤耗水会达到极致。因为这一段火车是处于谷底,两侧高山,两山夹峙,陡壁险绝。其北口——收于开山,为第一险关;再收于范庄,为第二险关,范庄为关口最窄处。是控制津浦铁路要害处,也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占领了它两边高山,就可以居高临下,控制崮山到范庄路段,在打崮山、守崮山的两次战斗中,我一团三营也付出了较大的代价:七连长于世忠、排长李洪恩等七位同志英勇牺牲。三营长郭哲生、九连连长牛顺山、八连副连长曾照堂等十几位同志负伤。
战斗结束不久,一团奉调鲁西北,郭哲生带领部队参加了新的战斗。如今,崮山已改为崮云湖街道办事处,正建设第三安置区,崮山已和大学城融为一体,现在很多村落已经消失。漫步在大学城的街头,感受到了青春的涌动和文化的气息。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梦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勾勒出最美的时光。长清大学城,一座梦想与现实交织的城市。这里既有追求知识的渴望,也有成长的汗水与泪水。走在繁华的街道上,仿佛置身于未来的世界。在长清大学城,每一座建筑都诉说着学术的庄严,每一条道路都铺满了青春的足迹。希望青年学子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是每个青少年应当承担的责任。通过学习、参与活动、制作手抄报、社会实践和传承历史记忆等方式,青少年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历史,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走进长清大学城,仿佛开启了一场文化之旅。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知识的气息,让人陶醉。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梦想已不再遥远。让我们沐浴在知识的海洋,尽情地逛荡。长清大学城,不仅是知识的海洋,更是梦想起航的港湾,多少学子在这里扬帆远航,驶向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