糌粑(རྩམ་པ)
青藏高原气候条件优越、土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水资源分布独特,阳关充足,使用农药化肥率低,也就是纯天然概率高,昼夜温差大(白天高温强日照有利于光合作用,制造更多营养物质;夜晚低温则削弱了呼吸作用,减少了能量消耗。)这些都是粮食生产的优势。
青稞之父ཉི་མ་བཀྲ་ཤིས(尼玛扎西),被人们亲切称为“青稞王子”。为西藏自治区粮食总产量突破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0年9月5日,尼玛扎西在出差途中发生车祸,经抢救无效逝世,终年55岁。
2021年2月25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追授尼玛扎西“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青稞有4500—3500年的种植历史。糌粑是青稞(ནས)读“泥”磨成粉的结果,青稞是一年生长植物,也是酒的原料。世界麦粒作物当中西藏的青稞是β-葡聚糖和γ-氨基丁酸含量最高的,具有降血糖和抗氧化(血管)的功效。
青稞作为原材料中国烘焙代表队于2023年获得了IBA世界面包竞标赛总冠军,并获得两个单项的第一名,刷新历史并成功卫冕。
在我的老家种植青稞的土地要挖动三次才能种上一次青稞。每年的藏历五月份(夏天)翻动一次地,到藏历八月份(秋)再翻动一次地,到次年的藏历三月份(春)播撒种子,翻动土地前十来天撒肥(牛,羊,马粪),三月份撒种,耕地。到藏历六月分(夏)开始收青稞,切断不是连根拔。收好的青稞开始晒干后敲打使头部腰部分离。分离好的青稞再晒一遍,使水分彻底流失。再用高温的专用锅炒熟(单炒),炒熟的青稞再用石磨磨成粉就是糌粑了。炒熟的青稞叫ཡོས(语)
关于青稞和糌粑的吃法有很多,最多的一种就是跟酥油茶搅拌一起捏成团状配着牛奶,酸奶吃,或者跟酸奶搅拌一起配着酥油茶吃。本人在天津条件有限突发奇想跟海河牛奶,还有牛奶类冰淇淋换成液体再跟糌粑搅拌一起捏成团装吃,口感也很不错。
不管是糌粑还是其他的大家了解藏区的人文风情的时候还是要思维开阔一点,因为藏区是辽阔的,是分散的,是多彩的。不是像现代化城市一样挨着的,也不是叠着的。这只是我的家乡的种植青稞的过程,不能代表整个藏区都是这样的。比如我的家乡光照种植青稞南面和北面就相差10来天。
我不是专业做这些事情的,只是自己在天津工作。在天津交了很多朋友,发现很多朋友对西藏充满好奇,但是了解几乎为零,甚至有被无良营销号认识带偏的,国家一直在倡导名族团结,名族三交。我认为有了解才能形成良好的交。能讲一点是一点吧。自己也在学习提升中,有错误地方欢迎大家评论指正。
对了秋天漫步在金色的青稞田里是件浪漫和放松不错的选择,空气也好。欢迎大家到我家乡旅游观光。有喜欢品尝食用糌粑的老师可以联系《五子天地》公众号编辑部。
阿旺克珠
2024.09.05
供稿:阿旺克珠
责编:王广杰
微刊制作:五子天地文艺创作社王广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