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岩波,原名李重远。中国中生代实力派作家。历任部队战士、机关处长、实体公司经理、国家级大报特约记者、行业杂志副主编、职业作家等职。南开大学哲学系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加拿大中国笔会会员,加拿大中文作家协会理事。曾出版长篇纪实文学《风雨毛乌素》、中短篇小说集《翡翠扳指》《多伦多华人》,散文随笔集《爱在哪里》,长篇小说《理想国》《红星谱》《1943,黄金大争战》《地下交通站》《今夜辰星璀璨》《我把青春献给你》《开锁》《古玩圈》《孔雀图》《狼山》《鸽王》《成色》《饮食男女》《职场眩爱》《离婚男人》《那年那些兵》《暗战》等20余部,逾600万字;歌词《延安情》《握住母亲的手》获全国大赛银奖,《天津民谣》获全国大赛金奖。长篇纪实文学《风雨毛乌素》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2中国农家书屋重点推荐书目》,入选中宣部、农业农村部《2022中国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入选教育部《2023全国中小学图书馆重点推荐书目》。长篇小说《男上司与女上司》获2011“长江杯”现实文学类季军奖。长篇小说《女市委书记的男秘书》于2011-2014连续四年获得《新浪中国·好书榜》前5名。短篇小说《父与子》获贵州文学“2015年作家100强”。小小说《健忘症》入选2011“中国首届闪小说大赛优秀作品集”,入选“当代世界华文闪小说精品文库”。散文《阿岗昆和毛乌素的两个中秋》获2021加拿大加中文化交流协会“特别荣誉奖”。长篇小说《成色》《地下交通站》《离婚男人》《今夜辰星璀璨》《古玩圈》为天津人民广播电台保留节目。有关论文获21世纪中国改革发展论坛优秀奖;入选“新华文献”丛书《让历史告诉未来》。《多伦多华人》获中国侨联(台湾)2021年“著述佳作奖”,被米国国会图书馆、加国多伦多大学图书馆、米国杨百翰大学图书馆、米国俄亥俄州大学图书馆收藏。多部作品行销海内外。
“华山论剑”与“虎头山”的内涵力量
作者 岩波
2007年,远在山西供职的某部队战友邀请我赴山西采风,顺路走陕西、河南与河北。一路军车开道,风驰电掣。战友知道我一直在写作,并看过我早期的所有作品。因此,邀请我时,语气笃定,不容置疑。战友对文化有些研究,给我讲了一路:中华五千年文化看山(西)陕(西),也就是说,华夏文化的起源在山陕。
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中国著名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东临潼关、西至华县、南连秦岭主脉、北临渭河平原,总面积近150平方公里,有着“奇险天下第一山”的美誉。华山地处秦、晋、豫黄河三角洲交汇处,扼守着西北出入中原的门户,是一座断层山,属于秦岭造山带,由一整块花岗岩石构成,为断壁悬崖花岗岩地貌景观,形成年代可追溯至太古代(约27亿年前),包括东、西、南、北、中五峰以及七十多座峰岭和三条峡谷,可分为华麓、华山峪、华山主峰、黄甫峪、瓮峪和仙峪六个景区。
华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华夏”中的“华”字就源于华山,因此此地有着“华夏之根”之称;而在原始社会,华山还是祭祀神山,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等帝王在此曾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另外,华山是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之一,华山的西玄洞为“第四洞天”,全山共拥有72个半悬空洞、20余座道观,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道教高人,流传着“劈山救母”“吹萧引凤”等道教神话传说,留下了大量的诗歌、碑记、摩岩石刻等。1982年,华山成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4年,成为“中华十大名山”。
战友说,最值得攀上山去一观且留影的,是“华山论剑”之处。其实,这是个人为的景点,是后来修造。源自香港文化名人金庸的武侠小说作品《射雕英雄传》及《神雕侠侣》里的“桥段”,在小说中,是武林最顶尖的高手之间在华山上比试武功。“华山论剑”一词后来广泛流传于华文社会,不论文斗武斗,均被借喻为顶尖高手过招的重要场合。“华山论剑”偶而还被用来比喻巨头级的高峰会谈。其特点:一,比试各方都是高手;二,公正较量,不耍阴谋。
看完“华山论剑”,战友带我去山西参观了大寨,爬了“虎头山”。他说,大寨这个典型不能不看,其内涵够我们永远消受。一切源于奋斗,是吧!山上有大文豪郭沫若的墓碑,坐落在大寨村虎头山西坡南侧,一处清洁明净的园林式建筑,一株参天古柏和一通汉白玉诗碑,与古朴典雅的琉璃瓦墙壁及拱门浑然一体,后背山坡上是郁郁葱葱的油松林,面对清澈的水库、雄伟的渡槽和曾经名闻遐迩的“狼窝掌”,“郭沫若同志永垂不朽”几个大字,将一代诗魂和大寨紧紧地连为了一体。郭沫若的骨灰就撒在这里,纪念碑是大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为他树立的。他为什么要把墓碑修在这里?令人深思吧?你是文人,从中悟出什么了?
战友的军衔是大校,正师级。他原本一位武人,但对华夏文化能够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可见学习的功力和效果。多年后,回味当年的情景,我突然感悟到:其实战友在与我“论剑”,因此邀我上华山,再上虎头山。也就是说,他在“职场”已经基本“功成名就”,下一步要看我了。“论剑”是激将法,爬虎头山是“方法论”。有方向,有方法,剩下的不就是“干”了吗?你一个作家,总该不断拿出佳作来吧!做为战友,我诚恳接招,接下来卯足劲写出一系列长篇小说的初稿,并陆续找到出版社出版:
《眼力》(2008年出版,天津人民出版社)
《职场眩爱》(2010年出版,中国华侨出版社)
《暗战》(2010年出版,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古玩圈》(2010年出版,重庆出版社)
《开锁》(2010年出版,重庆出版社)
《搏击激流(女市委书记的男秘书)》(2010年出版,云南人民出版社)
《高架桥(副省长女秘书)》(2010年出版,珠海出版社)
2012年,津门著名前辈作家滑富强读了《开锁》以后,在《天津日报》发表评论称:“岩波是从部队、机关、企业中磨练出来的有着丰富生活积淀的作家。他在不长的时间内,就创作出版了6部长篇小说,其生活积累之雄厚,其才情之优秀令人叹服。……”前辈的夸奖是对后人的支持。前面的《眼力》是我与津门知名收藏家张金明合作,后六部作品,全是“华山论剑”以后的“独创”产物。作家的“剑”无疑就是作品。作家以作品立身,以作品说话。战友闻知后十分感慨,于2014年他将要退休时,再次邀我前往,把我安置在招待所,给予特殊的无微不至的嘉宾待遇,知我腰不好,特别预备了电热毯。让我激动。此时,我刚刚在毛乌素沙区体验生活两个月结束,住在战友的招待所,借用他的笔记本电脑,写出一万余字的报告文学《走进毛乌素》,后来在天津的《今晚报》予以连载。是转年出版的《风雨毛乌素》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