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又何妨,有德自流馨
一一《陋室锡》赏析
作者/王成贵
陋室铭
一一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又何妨,有德自流馨
一一《陋室锡》赏析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在诗歌、散文上成就很高,有“诗豪”之称。自“永贞革新”失败后,长期被贬谪,长庆四年(824)至宝历二年(826)曾在和州(今安徽和县)任刺史。他于此时建陋室,并撰文《陋室铭》刻于壁间。“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如同“记”、“说”〞序”等一样)古人喜欢将文刻铭于石碑或器皿上,用以歌功颂德,或表示鉴戒。《论语》云:“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西汉《韩诗外传》云:“彼大儒者,虽隐居穷巷陋室,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争名矣。”晋代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也有“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的话。作者在和州时,处境艰难,政治前途一片灰暗,身居陋室,心中不无感慨:决不同流合污,自甘堕落,而要学陶处士退而归隐,独善其身,这大约就是刘禹锡写作此文的个中缘由。
《陋室铭》是一篇托物言志的铭文,虽不足百字,然寸字寸金。其表现出的洁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不与世俗同流的独立人格,千古难出其右。本文主旨是:“在德之馨,不在室之陋也。惟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之中,触目皆成佳趣。”(《古文观止》评语)文中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美,表现了作者高尚雅洁的志趣,以及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的感情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全文分三个层次描述陋室。首先,第一个层次,开篇几句从<<世语新说.排调》“山不高则不灵,渊不深则不清”翻出新意,运用写诗的比兴手法引出陋室。“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比兴陋室,“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比兴人德。作者自远而近,次第写来,以并列句式造成顺流直下的气势,托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妙语连珠,胜意迭出。极其自然地突出“德”字,确立了文之主旨。这里写陋室之陋是为了衬托室中主人之贤,从而说明了陋室不陋。其次,第二个层次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表面写“陋〞字,而实写“德”字。“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陋室之
景。妙在极其精准地写出陋室的佳处,以诗的语言表现出诗的意境:苔藓爬上台阶,使得台阶一片葱绿,草色映入窗帘,使得室内充满青色,这绿意青色,不仅点缀风景,同时既使人心旷神怡,又凭添了许多雅趣。“上”和“入”用拟人的手法,仿佛“苔痕”和“草色”都有感情,为迎合主人的闲适心情,主动爬上台阶,映入室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室中之人。侧重写与朋友的交往,借以显示作者的高贵与高雅。“鸿儒”,是指学识渊博的人。“白丁”是指无官职的平民。唐朝服色,以黄赤为最高贵,红紫为上等,蓝绿次之,黑褐最低,白色无地位。这两句中,前句是实写,主人与之谈笑的都是有学问的人,衬托其高雅身份。后句是虚写,用作前句的陪衬。难免流露了主人和平民百姓之间的距离,这也是当时社会森严等级制度的必然反映。实际上刘禹锡在和州时,还是比较接近民众的。据《历阳典录》记载,他曾诚邀田父野老至厅堂议事。“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室中之事。“素琴”指朴素无华的琴,“金经”指用金泥书写的佛经。“丝竹”是指弦乐哭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案牍”指案上的书牍,这里泛指公文。主人在陋室中,经常弹奏素雅的古琴,诵读悠远的佛经,没有吵闹的音乐“乱耳”,也没有繁杂的公文“劳形”,这是何等的悠闲快乐!以上写室之幽景,以衬托人之静雅,写室之贤人,以衬托人之儒雅,写室之趣事,以衬托人之高雅。正因为静雅儒雅高雅之人“悟吾德馨”,所以“陋室”不陋。再次,第三层引证名人、古迹、圣言作结,把陋室比作诸葛孔明的南阳草庐,杨雄的成都宅第,意在自慰自勉,援言孔子“何陋之有”,则说明自身之志与圣人之道相符合。这里省略了“君子居之”只引下句,既呼应上文“惟吾德馨”,又隐含君子居住其内之意,妙不可言:既机趣横生,又不露自炫痕迹。上下古今,浑然一体,包含着无限的情致和深长的韵味。
《古文观止》评《陋室铭》云:“末以何陋结之,饶有逸韵”,使人不容置疑地信服“惟吾德馨”的道理:不管所居之室多么简陋,只要所居之人品德高尚,也会感到它是静幽闲适,从而安贫乐道,活出精彩的人生来。
《陋室铭》全文虽只有八十一字,然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全篇以“德”字立骨,然后层层展开描写,正如清人李扶九编篡的《古文笔法百篇》所言:“起以山水喻引,则来不突;末引古结,则去不尽。中间室中景、室中人、室中事,布置层次。末引‘何陋’之言,隐藏‘君子居之’四字在内,若全引便著迹,尤见其巧处”。这篇文章简炼而精粹,丰厚而隽永,。比兴手法的运用,含蓄地表达了主题;用对偶的修辞,创造了优美的意境;用生动的形象,揭示了深邃的思想,用精确的典故,创造了高远的境界。融叙事写景议论抒情于一炉,使之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可谓“珠圆玉润”,堪称千古美文之典范!

主播简介:玉华,河北怀来人,现已退休。爱孩子、喜诵读、好旅游。用声音传递真善美。担任多家平台主播。播讲长篇小说《南阳月季》《北京的雪》《大同的风》《信与爱》《赫哲密码》等作品入驻喜马拉雅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