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2024年9月9日,是毛泽东逝世48周年的纪念日。岁月流转,但人们对他的怀念与尊敬未有丝毫减退。毛泽东的丰功伟绩和卓越贡献,如同一座巍峨的丰碑,屹立于民族的记忆之中,激励着后来者不断前行。毛泽东的思想,永远是中国人民的指路明灯。这里辑录了诗人陈昌华近年来创作的五首缅怀毛泽东主席及其家人的诗歌。
延安的窑洞
作者:陈昌华 诵读:谢东升
音乐设计 杨建松 制作 铁马豪歌

延安的窑洞最难忘,主人来自韶山冲。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秋收起义点火种。星火燎原井冈山,力挽狂澜遵义城。
延安的窑洞很普通,土墙土炕土板凳。莫要小看窑洞土,曾为革命立大功。万丈高楼平地起,蟠龙卧虎高山顶。
延安的窑洞大磁场,吸引了多少双眼睛。五湖四海恋延河,千军万马光明行。青春归宿何处去?国人皆指陕甘宁。
延安的窑洞大熔炉,多少好钢这儿炼成。铁锤砸碎旧世界,镰刀收获好光景。南征北战靠武将,精兵简政有文臣。
延安的窑洞大舞台,演奏着时代最强音。指挥了“黄河大合唱”,吹来了“二月好春风”,“白毛女”放歌“南泥湾”,信天游唱出“翻身道情”。

延安的窑洞试金石,马列主义诵真经。“土包子”打翻“洋墨水”,实践把教条来战胜。“青出于蓝胜于蓝”,传承自有后来人。
延安的窑洞大学校,教出了多少好学生。毛主席亲自来讲课,强将手下无弱兵。“抗大系”战胜“黄埔系”,土八路打败了正规军。
延安的窑洞大本营,指挥了全国大反攻。三大战役总策划,百万雄师大点兵。电报化作捷报飞,油灯点亮东方红。
延安的窑洞大产房,孕育了共和国新生。红旗插上总统府,蒋家王朝大厦倾。“天翻地覆慨而慷”,日月交替换乾坤。
延安的窑洞不普通,中国建筑一永恒。黄土地铺就建国路,土窑洞换来紫禁城。延安的窑洞纪念碑,永远矗立咱心中。
2016年1月3日

我失骄杨蝶恋花/杨开慧
作者:陈昌华 诵读:彩衣
音频合成:彩衣
念念不忘的,是
蝶恋花里的“我失骄杨”
顶天立地的,是
半边天中的那棵栋梁
志同道合的,是
开国领袖的革命伴侣
忠贞不渝的,是
不忘初心的人生信仰
身为妻子,她给了丈夫
无怨无悔的支持
作为女儿,她给了母亲
无边无际的悲伤
身为母亲,她给了孩儿
无穷无尽的坚强

她那副柔弱的肩膀
是怎样扛起了
独自承担的重任
她那颗慈母的胸怀
是怎样割舍了
⻣肉的儿女情长
血雨腥风的白色恐怖
不曾使她有丝毫退却
失去爱人和组织的联系
不曾使她有半点徬徨
板仓三年的地下斗争
她行走在剑影刀光
1930年10月她落入敌手
只身面对凶恶的豺狼
敌人威逼利诱严刑拷打
逼问她说出毛泽东的去向
只要她同意脱离夫妻关系
就可以与家人团聚走出牢房

她的回答斩钉截铁
“脱离关系是你们的痴心妄想”
1930年11月14日,她倒在了
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的刑场
年仅29岁,永别了丈夫和孩子
留下了爱人“我失骄杨”的绝唱
仿彿命运的奇特安排
她藏在墙缝的家书重见日光
52年漫长的岁月
阻不断她对亲人倾述的衷肠
她可怜自己的母亲和孩孑
她思念心爱的丈夫在何方

一封终未发出的“两地书”
一份穿越时空的念与想
一段情真意切的红色浪漫
一曲催人泪下的爱情交响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叹深情大义地久天长
2021年1月19日

毛 泽 民
——发展苏区经济事业的卓越领导人
作者:陈昌华 朗诵:谭 可
知道他是毛泽东的胞弟
知道他从韶山走向远方
知道他是毛家牺牲的六烈士之一
知道他被杀害在遙远的新疆
但却很少人知道
他是红色政权极为难得的财经人才
他是经济战线为数不多的一员大将
在安源,他下矿井
、进工棚、登讲台
播下的火种越烧越旺
他当过工人消费合作社总经理
为工人兄弟服务算帐

在上海武汉天津多地奔波
为党干过许多行当
从印刷发行到报纸书店
从酒栈老板到出版商
他乔装变化着各种身份
在白色恐怖下日夜奔忙
在苏区,他当过中华苏维埃
国家银行的首任行长
保障供给,发展苏区经济
白手起家,办起了造币厂
好一个苏区财务大总管
搭起了苏区和白区的贸易桥梁

长征时,哥在前领军打仗
他在后筹款筹衣筹粮
铁流两万五千里
多亏了他这个总供给部长
到陕北,在边区政府
他仍独挡一面干着老本行
去苏联,他原本要去治病
却因边境鼠疫滞留新疆
盛世才打出“亲苏拥共”旗号
邀请延安派财经干部帮忙
于是他化名周彬
先后当了财政、民政两个厅厅长

他大力整顿新疆的财经工作
他赢得了各族群众一致赞扬
盛世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挥屠刀向南京邀功请赏
他和陈潭秋一同被捕
受尽百般折磨遍体鳞伤
1943年9月27日
他们倒在了敌人的秘密刑场
青山处处埋忠骨
尽管在那遙远的地方
但他的精神像雪莲花
一样永远盛开
但他的英名永远镌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
2020年4月9日

毛 泽 覃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杰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八
作者:陈昌华 朗诵:彩衣
比大哥小了整整一轮
却在1923年就光荣入党
领导过水口山矿区罢工
参加过八一起义激战南昌
最可贵的是井冈山会师
他和何长工一起联络来往
黄埔军校政治部有他的身影
广东省农民协会有他的演讲
省港大罢工有他领呼的口号
井冈山的红旗有他的荣光
上阵打仗要靠亲兄弟
毛泽东毛泽民是他的兄长

山上的鸟儿声声悲鸣
长征的军号已经吹响
二哥毛泽民和二嫂钱希钓来到贺子珍娘家
商议毛毛谁来撫养
大哥和弟弟都不在
最后一面也沒见上
两岁的毛毛怎么安置
当妈的贺子珍眼泪汪汪
他的妻子贺怡哭着安慰
毛毛就留在我们身旁
他们被留在苏区打游击
他们就当毛毛的爹娘
钱希钧留下一包糖
哄得毛毛破涕为笑
钱希钓留下一件夹衣
为毛毛今后遮寒挡凉
他们谁也沒有想到
这一别从此生死两茫茫
妻子贺怡怀孕在身
他被任命为红军独立师师长
四处转战怎能带着孩子
毛毛被送给当地的老乡
他把妻子和她父母送到码头
夫妻永诀热泪流淌

白匪军层层包围斩草除根
独立师付出了重大伤亡
在瑞金红林大山深处
又被白匪包围在黄田坑的村庄
他命令战友撤往后山
只身掩护突围匹马单枪
第一发子弹先射中他的右腿
他奋勇还击不顾鲜血流淌
第二颗子弹又射中他的左腿
他跪在地上继续抵抗
第三颗子弹又飞了过来
穿透了他年仅30岁的胸膛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第七天
二哥从缴获的电台听到噩耗
他匆匆赶去向大哥报信
毛泽东沉默着向故乡遙望
他是牵挂着弟媳还是毛毛
此刻他的心中倒海翻江

建国后毛泽东跟秘书说过
我的弟弟都是共产主义战士
多年后邓xiaoping参观韶山
称他是我军早期的一员猛将
为有牺牲多壮志
一家三兄弟都是中华好儿郎
2020年4月10日

三个28岁的军人
——献给抗美援朝为国捐躯的
杨根思 曹玉海 毛岸英
作者:陈昌华 朗诵:谢东升
配乐合成:李晓武
一个江苏一个山东一个湖南
相距甚远却又很近
一个连长一个营长一个翻译
没在一个部队当兵
却因命运的偶然和必然
结下了血浓于水的缘分
三个血气方刚的男子
三个同仇敌忔的军人
三根家中的顶梁柱
三枝血染的金达莱
三只折翼的和平鸽
三棵民族的万年青
他们没在同一年出生
却在1950和1951年先后牺牲
都是28岁的年龄
都在28岁时献身
一起跨过了鸭绿江
一起成为最可爱的人

杨根思从没谈过恋爱
只有战火熏染的青春
曹玉海已和未婚妻订婚
却毅然告别了心上人
只有毛岸英刚刚成家
却暪着妻子报名参军
无论是杨连长的三连
还是曹营长的一营
不管是开国领袖的长子
还是普通百姓的后生
为了祖国他们舍弃了一切
为了和平他们向死而生

来了,他们与阵地共存亡
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走了,他们和战友同生死
把自己最后一滴鲜血流尽
三个男子汉就这样前赴后继
三个大丈夫就这样
青史留名
曹玉海留下最后的嘱托
请未婚妻寻找新的幸福
杨根思抱着炸药包
和敌人一起同归于尽
毛岸英没留下一句话
就永远离开了最心爱的人
三个28岁的军人
倒在了保家卫国的
同一条战壕
三个爱过和没爱过的男人
留下了朝思暮盼的
无数双眼睛

28岁,并不是生命的永别
28岁,更不是青春的凋零
在抗美援朝70年后的今天
我们听到了听到了
风儿还在把他们的名字传送
2020年10月21日

作者:陈昌华,安徽人。曾任洛阳市文联副主席,深圳市企业报刊协会会长。现任深诗会名誉主任,湾区诗歌社长。出版《印象与烙印》《深圳编年诗》等诗文集四部。主编《诗路花语/洛阳70年诗歌选》《绽放的簕杜鹃/深圳新诗选》等著作五部。创作的大量叙事抒情为一体的朗诵诗,深受国内朗诵界的喜爱欢迎并广为流传。打进好莱坞的第一部中国电影《砚床》制片主任。创办《人间诗舍》《九州风雅颂》等公众号。

作者:谢东升,播音指导。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朗诵播音专家团成员,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执委,中国诗歌学会朗诵演唱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长,武汉市全民阅读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电视主持人三十年年度风云人物奖、金话筒百优奖得主。
朗诵:谭可,河南人民广播电台主任播音员,双语节目主持人。全国金话筒百优节目主持人,曾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中国广播奖一等奖、上海国际广播音乐节大奖。全国多所大学播音主持客座教授,九州风雅颂朗诵艺术团副团长。

彩衣:江苏省朗诵协会会员,南京市朗诵协会会员,南京秦淮朗诵艺术协会副主席,南京承颂朗诵团副团长,国家级认证朗诵专业教师。荣获首届全国中小学生课文朗诵大赛二等奖、第五届夏赛优秀奖。
编辑:杨建松,网名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省朗协融媒体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湖北省朗协语言艺术研究与实践基地副主任。《都市头条》铁马豪歌平台创始人,三年阅读一亿六千多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