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启蒙老师高志强
文/高春海
一、树人之脊
懵懂离娘怀,愚顽踩泥团。一朝入庠序,见梨能分享。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节。教诲复谆谆,默默又无闻。小树矫枉直,材料经规矩。明月清幽辨,北斗定南北。庭堂子孙过,方知育化难。师道传古今,行走感恩德。方今之时,虽已过知天命之年,每有感怀,尤对幼年从学之事记忆为深,历历在目使人心暖。
我们家地处陕西省扶风县天度镇齐横村横龙组,居于关中平原,东邻乾县,北接永寿,南续武功,西连岐山为四通之地。在我们村口有座古庙,不知其名,亦不详其建造之时,只访求年长之辈得知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左右始改建为小学。为天度镇和南阳镇区域内子弟承启蒙之学。
时本村高彦升老先生执教于扶风高小,毅然决然地回村自任校长兼教师,并为此校赋名为:树人之脊。1953年土改完成后由当地政府更名为:"横龙小学"。
1973年正月十六,我穿着新衣,戴上新帽,背上自制的新书包。新书包里还有我婆(祖母)煮的两个熟鸡蛋和一节葱白(寓意学习考试得100分),带着全家人的新希望和新寄托走进这所本村的老学校。
学校就在我们村口西南处,校门朝北,门楼上的门墙里镶嵌着"横龙小学"四个字。院子里有两间教室,院子五六亩见方,中心有棵合抱粗的大柏树挺拔苍翠。我们的老师有两个,年长的三十岁左右是我的一个远房堂叔父高新科,年轻的二十四五岁,是我家墙南邻居按辈份叫爷的高志强。
每天早上他们则领着我们围着大柏树跑步做早操,我们所有的活动空间也就在柏树周围。我们的教室里没有课桌,只有长一米宽三十公分由两个高五十公分的泥墩架起的木板以代课桌。另一间教室里有课桌和板凳,可那只能等我们努力学习升到三、四年级时才能享用,眼下我们还得自带小板登。
我们学的第一课是"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我们唱的歌有《歌唱祖国》,《我爱北京天安门》,《学习雷锋好榜样》,《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等。在老师们的辛勤教导下,我们终于迎来暑假。我由于考了两个一百分,不但得到我三叔父高甲科三个水果糖的奖励,而且又一次享受了我婆煮的熟鸡蛋。这下子我就象天上的风筝轻飘飘的了。
1973年的冬天来得早也着实冷,零下十几度。我们的小手、小脚、小耳朵竟有些招架不住了,早上疼晚上痒,再不保护就干裂。于是我们的老师就用他们每月三元的生活补助费部分买了冻疮膏和棒棒油,早晚为我们涂抹,这才使我们这些初学过冬者免遭冻裂之苦。
冬里夜长昼短,每人自备一盏煤油灯早读晚习用,时常断油。开始教室有个别黑暗处老师拿自己的灯补亮,慢慢的一盏老师的灯照不亮教室里大片的黑暗,老师又买来煤油为缺油的同学添油。
早晨五、六点多就得起床。放学回家时远处的同学还得老师来护送。南路的横龙生产队南洼由高新科老师护送,北路的马家沟生产队则由高志强老师护送,两处距学校都有一公里多。冬季每天早晚拿着手电筒在寒风中行走一个多小时接送学生。一天两天能忍受,三年五载能坚持,长期护送小学生实为难得。
那个时期物资匮乏,纸张紧缺,老师尽最大可能把他们教学和办公用纸节省下来,到期末考试时把白天和黑夜的空闲时间利用起来,为我们抄写试卷。那时一个小学校是没有印刷能力和经济条件的。
二、无私奉献
老师高志强的正职是我们天度公社齐横大队的民办教师,每天十分工,每月三元生活补助。工分按本队决算走,我们横龙队是本大队决算最高的,十分工能合四角多钱,其他队只合一角多。
我们齐横大队有三千多人,分东西两片,我们东片有横龙队,东窑队,马家沟队,云家岭队,高马队距离大队医疗站有一公里半,群众看病打针很不方便,于是就设了个义务打针员。由于老师高志强有知识有文化,年富力强,就义无反顾地,无偿自愿并自带生活费去扶风县天度公社卫生院参加了培训学习,义务为东片一千多社员群众打针服务。
我们上学的第一个春季,流行性传染病就迅速漫延起来。有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流感,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清明过后,天气变暖,陆续就有几个同学患上腮腺炎,下巴脖子肿得很大,为了不影响学习,就在教室后边设立隔离区以防传染。同时高志强老师还把在天度卫生院培训学习时,学到的单方验方学以致用,用鸡蛋青和冰片搅匀给患病的同学涂抹,很快这些同学的脖子就消肿好转了。
他在放学以后,还带领我们找寻釆挖能防治流行病的中草药。其中有清热解毒的蒲公英、板蓝根、地丁草、防风、柴胡、茵陈、荠菜、马齿苋、地骨皮等,清热凉血的大蓟、小蓟、白茅根、野生地等。又从生产队豆腐房要来能清热泻火的生石膏,在校院里就支起了防治锅。我们每天早上六点到校时,他把早四点就开始熬制好的药剂装瓶分发给我们,并吩咐我们每4小时喝一次,就是装药的瓶子也是他托关系从齐横大队医疗站,满满拉回一架子车,有八十多个空盐水瓶。
那时医疗条件也不是很好,面对流行病只能全民动员,早防早治。每周三下午是流行病防治学习日,高志强老师主讲,高新科老师主持。
高志强老师首先就给我们讲解了麻疹:一至五岁多发,有三齐,四透,五退,七净的发病规律。也就是三天疹出齐,四天邪气透尽,五天始退,七天退净。还给我们编了个症状顺口溜:精神倦怠食欲差,发热咳嗽打喷嚏,眼泪汪汪畏光明,咽红白斑舌苔黄。
讲到乙脑时高志强老师则强调这个病叫大脑炎,后遗症很严重,记忆力减退,智障等。当讲到流脑时他风趣地说:现时不是批林批孔吗,咱们就先说说林彪的娇气病吧。1937年9月12日,林彪奉命率领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山西北部平型关消灭日本鬼子一千多人,骄傲自满,穿上缴获的日军大衣被国民党士兵误伤击穿腰椎,损伤了脊神经,留下了怕风怕水怕光怕声怕热怕冷的六怕症。其实现时这个流脑防冶不及时也会留下这些后遗症,而且还有尿潴留和尿失禁的可能。因为在脊髓的末尾有一群马尾神经,主管人体的泌尿系统。
最后我再给同学们布置一道课外实践作业,认真仔细观察你周围三岁以下小娃食指指纹的红紫长短并及时向我报告,这是这些流行传染病在婴幼儿身上的重要体征。
那天下午放学后,我就拉着两岁多的弟弟高忠海的手看来看去,我婆还弄不明白我要干什么?然后我又按老师说的把不到一岁的两个小堂弟高晓杰和高门达给折滕得哭了起来。
1973年夏,麦子刚收割完,扶风县天度镇横龙小学旁边住的村民高根宝,高举宝,高全宝为他们过逝的母亲做三周年纪念日,特意请来皮影戏班子。天度镇齐横大队马家沟生产队的马三常是戏班里挑线的主角。我三叔父高甲科亦爱好此剧种,两个人关系很好,马三常多次来我们家认识我。那天晚上演戏中途休息时,主家给戏班每人一份礼品,马三常就拉往我说:"春海,你快去横龙学校看看高志强老师在不在"。我跑去一看老师房间亮着灯就回告:"老师肯定在!"马三常即把那份礼品给我并叮嘱:"把这个给你志强老师送去,我拿去他肯定不会收"。说完塞给我两个水果糖,于是我提着那包装有一盒宝成牌香烟,一包茶叶,一小袋红糖,一包点心的礼品又来到学校。
当我推开房门时,高志强老师正在灯下备课写教案呢,见我进来就问:"春海,这么晚了你有啥事?"我回答说:"马家沟队的马三常让我给您带包东西"。"你把东西原封不动给他送回去!"我很为难地说:"我已经答应他一定亲自送给您!"说完就拉紧房门跑出校院。外面锣鼓喧天戏声不断热闹异常,看戏的人群黑压压一大片,而学校里孤灯只影,老师则为我们明天的课程编排备教,一字一句反复推敲。
夜里十二点左右当戏唱完时,高志强老师提着那包礼品找到马三常硬是还给他。马三常拉住他的手说:"兄弟呀!要不是你我还有啥心思唱戏呢!娃不知病成啥样子了?你要不收这些东西我就不放手!"夜已深明天要上课,无奈之下他只好取出那盒宝成烟说:"你们白天黑夜的忙也不容易,这包烟我收下,其它你就带回家吧!"说完就挣脱马三常的手回校了。
原来一月前星期一的下午,上课铃响后老师高志强已登上讲台,而我身后的马秋云同学还在呼呼大睡,旁边的同学立即推醒她。只见她面色潮红呼吸急促,反应迟钝,老师见状没说什么就走到她面前,用手一试她的额头竟然烫手,就从上衣口袋取出体温计一测竟高达三十九度二。询问她之后才知她星期天有些感冒发热,在大队医疗站开了些药吃后有些好转,今天感觉加重了就想睡觉,高志强老师一听不对劲,就让我们自习,他则用自行车把马秋云送回马家沟队亲自交到她父亲马三常手里。他再三叮嘱马三常,马秋云的病很严重,不像是流感,应到公社或县医院详细诊治。
听了老师的话后,马三常立即用架子车把马秋云拉去天度卫生院。经过详细检查确诊为乙脑。现时正是初发期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一但进入重症期和极重期,即使免强治愈也会留下智障的终生残疾。更何况那时乙脑的死亡率高达百分之四十左右。因为发现的早,治疗及时,一周后马秋云就健康出院,又重新回校上学了。
1973年"六一″过后,麦子由绿泛黄,麦地里的小动物就开始转场了,有野兔、野鸡、老鼠,还有蛇等。于是,校园里就发现有蛇在出没。
星期二下午自由活动期间,女生在跳绳,男生滚铁环。突然听到女同学尖叫:"这里有蛇!"男同学都围了上去,只见一条八十公分长短,大拇指粗的灰蛇,在校院中间爬行。
二年级马家沟队的白金录胆子较大,用铁环钩压住蛇头,顺手抓住蛇的七寸脖子就提了起来。由于手小给蛇头留的活动空间太大,蛇在挣扎中就在白金录的手背上咬了一口,他的手背立即冒出了血,他的英雄气概也荡然无存了,痛哭不止。
听到哭喊声,老师高志强急忙跑了过来,一看立即用毛巾勒住白金录的手腕,用棉球擦拭了伤口,把白金录抱上自行车后座一路急奔,来到天度卫生院,放好自行车,抱着白金录就冲进了急诊室。值班大夫给白金录注射了蛇毒抗体蛋白和解毒药品,并给挂上了吊瓶,三管齐下。值得庆幸的是那条蛇是无毒的,晚上十点,经过观察治疗没有不良反应就出院了。高志强老师回到家已是晚上十一点了。
在天度卫生院给白金录输液观察时,高志强老师就向医院的相关大夫咨询了,毒蛇蚊虫叮咬的防治和解毒方法。第二天下午恰逢是流行病防治学习日,他就现学现讲结合实例,改为毒蛇蚊虫的防治专题。
他讲道:蛇分有毒和无毒,南方蛇多有毒,北方蛇常无毒。蛇视力极差,靠声波和振动波定位物体,另外蛇信子具有磁场感应和热敏定位,多藏匿于阴凉之处,打草惊蛇也是此意。另外蛇对雄黄过敏,故雄黄有驱蛇之力。他还给我们讲了《白蛇传》,当讲到端阳节,法海诱骗许仙用雄黄酒使白蛇精显了原形,水桶粗的大蛇在房间里盘绕时,我们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会后全校师生立即进行了驱蛇防蛇的活动,高志强老师把昨天下午从医院自购的雄黄拿出部分,化在几大桶水里,沿校内墙根角洒了一遍,又在教室前后空闲处点燃起两堆柴草火,把花椒,艾叶,雄黄粉撒上去,教室立即黄烟弥漫,雄黄,花椒和艾叶的混合烟味扑鼻而来。这样的活动一连坚持了三个下午,自此以后我们的校园里就再没有发现过蛇虫的踪迹。同学们私下议论说:"高志强老师比法海还厉害,成了驱蛇专家了"。
1973年冬里一个寒风刺骨的晚上,吃过晚饭后,高志强老师一连跑了四家打的都是青霉素,还得留观二十分钟左右,以防继发过敏和皮试隐性过敏。这样来去两个多小时,已是晚上十点多了,消毒好的针管和针头也用完了。谁料想刚点上一支自卷的烟后就听到有人叫喊敲门,他开门一看是东窑队的高建平、高海平兄弟俩,说他母亲感冒了,早上在医疗站打过针去他舅家有事才回家,晚上的针还没打。高志强老师立即点燃了煤油炉开始消毒针头和针管。一小时后就和高建平,高海平去了东窑队他们家。
他从急救箱里取出针管和针头,并打开高建平他母亲的药盒取出药瓶一看全是医用汽水。忙问高建平,他母亲则说:"早上开的是庆大霉素,打了一支还有四支,白西队的白文军开的药,打的针,不是王村的王治海。高志强老师一听药装混了,就对他们说:"你们等着我去换药"。
他快步回家,冒着刺骨的寒风骑自行车到白西队叫醒白文军,说明来意。又与白文军一同赶到王村队大队医疗站,换好要用的药。白文军肯定他早上看清楚打的是庆大霉素。原来卫生员为方便群众拿药,特意好心准备了些空药盒,可能误发了。说明原由后白文军激动地拉着高志强老师的手说:"兄弟!还是你做事认真细心负责任,不但纠正了我们的一次失误,也给群众减轻了痛苦,更是避免了一场小的医疗事故,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经验和教训"。高志强老师则谦虚地说:"这也是你们善意的失误,时刻为群众着想呀!"那天晚上他换回药打完针都快凌晨一点了。
高建平母亲的病两天后就减轻好转了。事后在扶风县天度公社,农机站工作的高建平父亲高新录得知老师高志强自费用煤油炉消毒针头等医疗器械,给天度公社齐横大队东片几个生产队一千多群众义务打针时,非常感动,就设法托关系购得五斤重的一壶煤油,亲自送到高自强老师家里,深表感谢!以备消毒针头时急用,在此要说明的是:那时候的煤油可是紧缺物资呀!
1974年暑假,生产队刚碾完麦子,碾麦子用的自制电碌碡闲置在麦场边。我们大小十几个小伙伴就把那电碌碡推着满场里跑,碰到下坡路能滑行时,那些十岁左右大点的就顺势坐上去,我们几个小一点的只能在一旁看。
电碌碡是通电用电机齿轮传动的,因为是队上自己加工的,齿轮外露,没有加防护罩。十岁多的高军平一屁股坐上去,腿正好放在齿轮上,小腿肚了被夹得血肉模糊,惨叫不断!我们这一群小娃吓得也六神无主,慌乱起来。此时,老师高志强正巧给齐横东窑队社员打完针路过,听到喊叫声就跑了过来,看到高军平的伤势很严重,立即就近跑去队上饲养室把给牲口拉草料的架子车赶快拉过来。并在麦场里抱来一大捆麦草铺在车厢里,为了防止感染,急中生智,他竟把自己的白衬衫脱下来,铺在麦草上,把高军平抱上架子车。考虑到伤势严重!他拉着架子车,急跑三公里,赶到天度卫生院。
夏季下午四点,太阳很烈也很毒,这一路拉着架子车不仅是满头大汗,浑身湿透,而且只穿着背心的老师高志强胳膊和肩膀被晒得通红,火辣辣的疼。他顾不上这些,背着高军平就跑进天度卫生院急诊室,由于他把高军平的伤口保护得好,跑的快,及时得到治疗,一月之后高军平的腿伤基本恢复,也能按时上学了。事后高军平的父母多次到学校酬谢,都被高志强老师推辞拒绝了。
三、师恩难忘
1977年秋,我十一岁上小学五年级。我的左腿不明原因痛彻心肺,难以忍受,夜不能寐,昼不能卧,县医院无法确诊。父母决定去西安给我治疗,但钱已花光,万般无奈,我的父亲只好硬着头皮来到墙南邻居高志强老师家里。
听了我父亲的来意后,正在吃早饭的他沉思片刻说:"春海有病我做为老师心里也很着急!我尽力给你凑,你晚上来"。父亲跑了一天仍没能借到钱,我婆做好的晚饭全家人没一个有心思吃。
正在父母一筹莫展时,老师高志强推门进来了,对我父母说:"原想给你凑个整数,没能办到,只有七十五元,顺便看看春海的病情,看病要紧!救命要紧!"说完递给我父亲七十五元钱,安慰几句后就去学校晚上执勤护校了。
我父亲手里拿着钱望着高志强老师出去的背影竟呆呆站在那里。我母亲忙推了我父亲一下,他这才醒过神来,紧跑几步把老师送了出去。这时只听我婆嘴里不停念叨着:"贵人进门!烟消云散!免灾免难!我孙娃有救了!我孙娃有救了!"事后我们才得知老师高志强为筹借这七十五元钱东奔西跑,走亲串友,那天的午饭和晚饭都没按时吃。
第二天,我父亲高双科和我五叔父高录科背着我来到西安。西安陆军医院也无法诊治,于是他们就商定直接送我去北京空军总医院。因我伯父高文科是北京空军总医院军医,当时已是中国民航总局卫生处主任兼体检大队大队长。
我晚上九点住进空军总医院,经诊断是急性骨髓炎,体温高达四十二度,必须立即手术。当晚十一点就做了手术。
第二天经全面检查后,我还并发败血症,病情又加重了几分,我的左腿骨髓大面积感染发炎,并且在骨髓腔内出现了脓液,病情进一步恶化。当时摆在我伯父和主治医生王伯伯面前的是保命还是保腿?我伯父最后坚定地说:"命和腿都要保!我负责,你放心大胆地治,尽我们的最大努力"。
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危险期已过,骨髓炎有漫长的恢复期,此后一年多,我住在北京伯父家里治疗恢复我伯母则在家里亲自照料我的衣食起居。从那时起我伯父伯母就已经把我当儿子对待了。经过伯父伯母的精心治疗和耐心细致的照管,我的腿竟奇迹般地恢复得与常人差不多。这种奇迹饱含多少人的心血和汗水,到现在我也说不请!
2024年春节,忙外之人回归故里,聚于村社,笑于族群。无意间我又来到能使我们开化的横龙小学,围墙倒塌,校舍破败,杂草丛生,但校院中心那棵大柏树依然青翠,照样挺拔。五十年弹指一挥间,我眼前又闪现出冰雪之地,当我们幼小的身躯摔倒时老师伸出有力的大手拉我们一把。当我们心有旁骛,神魂出窍时,是老师的教鞭和戒尺使我们元神回位,归于静心。当我们写错或写别一个字时,老师弯腰俯身纠错指正,固直耐心不肯放过,使我们打下坚实的基础。当我们为一道难题苦思冥想,百试不解时,老师则旁敲侧击,循徐善诱耐心引导,使我们能够举一反三,一通百通,打开心田,掌握方法,熟知规律。
古语有云:赠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此为师之精要!只可惜我叔父高新科老师已故去多年,老师高志强也七十有六了,但精神矍铄。退休之后,老师高志强更是活跃于乡里族群,每遇红白喜事他必当执笔洒墨,画礼成章,有求必应,奉献知织和技能,把一片赤子的爱心尽力释怀。
墙南邻居的太婆(高自强老师母亲)2023年刚去逝,享年九旬余二,颐养天年,寿终正寝,仙于极乐。老师高志强为长子,其孝养之心不唯不切,衣食住行不唯不近,寒暖温凉不唯不亲,言语问询不唯不和。其心,其行,其情,其言又堪为吾辈之师表!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此师祖师圣孔子的最高境界和理想,老师高志强竟能得到影射和应验,心行归一,形神合同,贤达望齐。
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师高志强胸怀坦荡,谦谦君子,我命途之贵人,启蒙之师尊。古语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圣贤曰:"天地君亲师,人之五敬也!"古人再云:"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贤贵,命遇险途,贵者相扶,邻人相助"。
西席桃李满桑梓,绛帐珠玉尽楷模。盛世纪元新篇章,最忆启蒙话师道。2024年夏,回老家陕西扶风县天度镇齐横村横龙组收割完麦子,我和儿子高纪航去了趟天度镇。在超市里我特意挑了个上品西瓜,纪航不解地问:"家里还有西瓜你还买?""有大用处!"我很简单的回答,纪航还是照办了。
回到村北口时我叮嘱纪航把车直接开到老师高志强的门前,纪航又是不解欲言又止。当我和纪航走进老师的院中时,老师高志强正坐在屋檐下戴着老花镜看书呢。见是我们就问道:"这么忙的天,领着娃乱跑啥呢?把麦子收完了没有?""收完了,天太热买了个西瓜给您送来解解渴!""解渴能行,我得给你钱!"老师固直地说。我便笑着对他说:"老师您一点都没有变!还是那么认真!"说完就想脱身出门,老师一把拉住我执意要取钱。我顺势看了纪航一眼,纪航心领神会急忙拿出手机说:"爸!我妈叫咱回去收晾晒的麦子呢!"我急忙对老师说:"好我的老师爷呢(按村里辈份该叫爷)!这帐咱们以后再算,我得赶快收麦子去"。说完就挣脱了老师的手与纪航快步出了老师的院门。
回到家,纪航就把他心中的疑团和许多不解向我妈一一倾诉了。母亲心情沉重地对孙子纪航说:"娃呀!当年要不是你志强太爷东奔西跑,在紧要关头给咱们家筹借来那七十五元钱,你爸早就没命了!不用说一个大西瓜,就是拉上一大车西瓜也还不了你志强太爷的情。那时的七十五元钱比现在的一万元还值钱!那可是救命的钱呀!那年秋天你爷和你五爷把你爸送到北京你大爷那里去治病,直到二十多天后你爸在北京空军总医院脱离了危险才回来,全家人才放下了心。秋收以后,咱们家把所有的玉米和一半的麦子卖掉,我又到乾县临平你舅爷家里借了些,你爷也向亲朋好友借了些,这才凑齐七十五元钱急忙还给你志强太爷向亲友筹借的那些钱。你爷从北京回家时特意买了几盒"大前门”烟送过去,你志强太爷坚决回绝了,竟然还说:"春海正在北京治疗中,咱们大家都应当节省些!"那时咱们家你爸兄弟姊妹四个,你太婆,我和你爷七口人,只有你爷和我挣工分养家糊口。家口重,拖累大,辛苦干一年到年底决分还是欠款户,你爸这一病确实是雪上加霜,家境和生活更加艰难了。2015年秋,你爷病重,你爸回家探望照管,你爷拉着你爸手说:春海!忘记谁都行就是不能忘记你老师高志强!我和你妈,你伯父高文科和你伯母,你五叔父高录科等都是咱们自家的亲人,一脉相承,你老师高志强非亲非故为的啥!还是他心地善良呀!你娃的福份大呀!说完这些话你爷是老泪纵横,泣不成声。第二天你爷竟永远离我们而去!"此时我妈也泪眼汪汪,声音哽咽了。纪航拿来毛巾并拉着他婆的手说:"婆!别哭!别伤心!感染得我心情都不好了"。"我这不是伤心是高兴!只要你爸他们和你们都好,婆心里就高兴!也祝愿你爸他老师,你志强太爷健康吉祥!"听完他婆的话后纪航感慨道:"你们那时的邻居真好!人心真好!老师更好!老师的人格上品,仁爱慈善,沉稳厚道,谦逊低调,胸怀宽广,境界高尚,扶危救难,担当信实,纯正奉献!"
我儿子高纪航能悟此理,我心堪慰,我有此师,幸甚至哉!文以畅情,德至道成。
作者简介
高春海,陕西扶风人,陕西中医药大学毕业。好文史,爱阅读,喜文字。作品散见于《都市头条》等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