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自己的位置
文/阳树根(湖南衡山)
李白在将进酒诗里写道:“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人降生到世上,应该都是有用的。投生富贵人家,吃用不愁,未来父母也有安排。穷人一切只能靠自己,是社会的基石。铺路架桥,田间地头,到处有他们的身影。经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大部分人在磨难中升华,努力寻找自己的位置。
苏秦说:“予我洛阳十亩田,安能六国拜相。”为了出人头地,家贫不得不昼夜苦读。终于学有所成,被君王赏识,游走六国,尽显才华。
象苏秦这样有才华,碰上好的机遇,发达的人,毕竟是少数,还是说说普通人吧!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村有三个年龄相仿的年青人,不便写真实姓名,姑且叫他们村民甲、村民乙、村民丙吧!
村民甲每天只是种种田、打打牌,很少出去做工。几十年就这样过去了,勉强能够维持生活。
村民乙起初做副工,看到做大工挣钱多过。于是粘着一个泥瓦匠师傅,帮他家打禾插田,老师傅看他人敦厚,抹不开面子,教他手艺。他虚心学习,每天起早贪黑,人勤手快,很快掌握了技术,得到了同行的好评。请干活的人也多了起来,慢慢地还能包到事,挣的钱不少,盖了漂亮的楼房。
村民丙初中毕业去广州打工,在厂里做流水线,一天上班十二个小时。干了大约一年,觉得活技术含量不高,容易被人替代,况且枯燥乏味。于是辞职回到家里学木匠,无奈身子骨弱,一天太累,根本吃不消。半年以后,看到别人卖衣服挣钱,于是拿着平时积攒的一千来块钱,摆摊卖衣服。有了一些积蓄后开了一间服装店,后来又开钢材店,做钢材批发。赶上好年代,挣了很多钱,城里买了几套房,成了千万富翁。
村民甲没有目标,得过且过,活的很艰难。村民乙勤劳肯干,日子过得很滋润。村民丙不断地尝试适合自己做的事,抓住时机,一跃致富。三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境遇也自不同。
普通的民众,一定要努力生活。工作之余,应该沉下心来想一想,本人有什么偏好。看看现在的工作适不适合自己,如果不适合的话,不妨另找工作试试。碰到喜欢的工作,自然能够激发潜能,每天进步一点点,存一点小钱,日子久了,生活也就越来越好了。作者简介
阳树根,湖南省衡山县沙泉乡山田村人,一九七四年出生,爱好文学,坚持写作。有诗、词、散文见于都市头条。本人只写内容充实,接地气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