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易生
文化蛮
时入末伏,天燥依旧。漫天布满薄云,虽无骄阳刺目,但动则热汗湿襟。没有风丝,欲雨还滞。居家无赖,冒暑去看看郊野里的世界。
漫步于乡间阡陌,无边的玉米大田,满目褐萃,生机盎然。
猛然间,内心为杨树行子下的一带葱绿所震撼。你看看,荒草们长得碧绿滴翠,葱笼而柔美,低调而婆娑,单纯而自得……
这让我联想到一句老话:宁在人下为人,难在树下成树。
的确,高乔之下没见一棵小树。但是,野草却没有那么娇贵。它们虽没有乔木的高大气派,却有甘居其下的健康心态;虽无枝干的质密粗壮,但有随遇而安的柔韧坚强;虽非为梁作栋的大材,却是生命气息的随处所在!
草,应该是最喜欢湿热天气的了。那样它们便可以恣意地疯长。感觉它们疯长,也不单是为了长高长壮,可能只是为了释放内在的能量,展示生命的力量。
草们经历过一年四季,体验从嫩绿到油萃、再到褐绿直至枯黄的草生之旅,合天应地,就算走完了草草一生。它们播下种子,留下根茎,静待下一个春季……
想想我们自己的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的生命轨迹?只不过是把生命周期拉长为难过百倍的少、青、壮、老四段而已。
旧时,官府呼民且百姓自称为“草民”。一则百姓位卑如草芥,二则民命坚韧而长存。古来,百姓聚姓为族,划域为国。国之为国,民其为本。
只要有光有水的地方,草就能够扎根生长。不求着意播种,不劳费心打理,野草们由性放任,顺天应时,自由生长。虽无花妍,倒也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