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学研究院

作者简介:
尚玉拴,女,河南省巩义市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曾在法院工作,工作期间,荣获多项奖励。
除本职工作之外,本人喜欢文学、历史古建筑等,尤其喜欢写作,热衷于短文散文和现代诗,文章曾发表于《河洛潮》、《顶端新闻》、《南国文学诗苑》、《中国长江文学社有声文学平台》、《当代教育科学》等;文章受到文友的喜欢,现为巩义市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雨巷文学社、杭州文学研究院成员。

父爱如山
散文:父亲
作者 尚玉拴 - 河南巩义
一直以来,我很想写一篇纪念父亲的文章,在心里酝酿好久,迟迟未敢动笔,我担心触痛我思念的心弦。父亲,在刚退休2年之后,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父亲,是一名教师,他对工作那种拼搏进取精神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由于父亲在工作上踏实肯干,兢兢业业,由一名教师提拔为教导主任,后被提拔为中学校长,除了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之外,父亲还兼职教初三的政治,父亲那种忘我敢于拼搏的精神,一直影响我的一生,在我参加工作之后,通过本人的不断努力,工作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获得了很多荣誉,这与父亲的言传身教密切分不开。
父亲的一生,是充满爱的一生,表现在平时的生活细节上。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在家的次数毕竟有限,每次都非常珍惜与我们相处的分分秒秒。每当父亲回来,父亲喊的第一声,就是我的奶奶他的妈妈,家人听到父亲的喊声,都跑出来,围着父亲有说有笑,父亲进的第一个屋子永远是爷爷奶奶的屋子,在那里,父亲和爷爷奶奶总有说不完的话。父亲回来喜欢给爷爷奶奶买鸡蛋糕,因爷爷奶奶牙齿已经不好了,所以买蛋糕方便爷爷奶奶吃,爷爷奶奶舍不得吃,总是给我们,我们拿到吃的蛋糕,总是开心的像个小燕子似的蹦蹦跳跳,现在想起来,那时的蛋糕分外好吃。
父亲不常在家,但这并不影响父亲与母亲的感情。在我的记忆中,他们之间吵过架,但具体原因不清楚,那天突然无意碰见母亲在哭,看见父亲拿着手绢递给母亲,母亲擦过眼泪,什么都没说,直接去厨房做饭了。这个画面经常在我脑子出现,但直到现在,我都没有问过母亲什么原因。父亲去世这么多年,我只知道,每年两次上坟,时间不到,母亲总是第一时间给我们打电话,提前告知我们不要错过上坟时间。这么多年,母亲年年如此,这足以证明父母亲之间的感情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
父亲,是一位对生活充满热爱从不言败的人,同时也愿意接受生活对自己的各种挑战。无论多大困难,父亲从没有抱怨过,而是勇敢面对,逐一克服。父亲是家里的独子,二个姑姑出嫁在外,我奶奶在86岁时身患偏瘫,家里的重担全部落在我爸妈头上,父亲在节假日总是急匆匆赶到家,和我妈妈一同伺候我奶奶,一直坚持8年,直到奶奶94岁离开我们。
父亲在教育事业退休2年后,身患直肠癌,在被确诊至离开时也仅仅半年时间,期间2次住院,到最后父亲瘦的不足70斤,但父亲在我们面前从没有掉过一滴泪,也没有吱过一声;期间不能吃,不能喝,但父亲以顽强的意志与病魔作斗争的精神深深感染我,以至于现在无论任何时候,面对多大困难,我都能保持好的心态,勇敢面对,逐一克服,这与父亲的言传身教分不开的。
父亲,虽然你离我而去,但我会记住你的爱,并将这种爱持续下去,我知道,你最不放心的是你的妻子即我的母亲,母亲现在已经90岁了,母亲身体很健康,尽管我们三个都有工作,但并没有因为工作忙碌忽略了母亲,我们三个根据工作的特点,相互配合与合作,并能和睦相处,善待母亲;正是你的默默付出和言传身教默默在感染我们,不但温暖了自己,也在感染着我们,这是人生中最大的财富,我们会永远牢记心中,并默默传承下去。

父亲走了,但永远在我心里.....

杭州文学研究院
首席顾问:黄健
海外顾问:鄧瑛(德国)、静好(英国)
责任编辑:陈继业
2024年9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