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诗与远方的邂逅
——陕西百景盛览走进美丽汉中
文/老悟
秋风,如同一位巧手的织女,轻轻递过一幅云锦,将陕南的汉中装扮得分外妖娆。在这金秋时节,桂花以它独有的芬芳,为这片土地披上了一袭淡雅的香衣。9月8日至9日,陕西三秦文化研究会“陕西百景盛览”采风团,携着对文化的敬畏与向往,踏入了这座被誉为“鱼米之乡”、西北小江南的美丽城市——汉中,开启了一场心灵与自然的深度对话。

解莉芬团长引领着这支由30余位诗人、作家及学者组成的队伍,他们带着笔与心,渴望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寻找灵感的火花,为文学创作注入新的活力。汉中,这个承载着汉家发祥地荣耀与中华聚宝盆美誉的地方,正以它那独特的魅力,缓缓展开一幅幅历史与现代交织的画卷。

随后,古汉台的巍峨身影映入眼帘。这里曾是刘邦开创大汉基业的起点,望江楼上,风拂面颊,似乎还能听到两千年前那激昂的歌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石门十三品的石刻艺术,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国家级非遗“汉中藤编”,则在茂林修竹间展现着匠人的智慧与勤劳。登高望远,心中不禁生出无限感慨,那是对历史的沉思,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傍晚时分,勉县武侯祠的古柏森森,更添了几分庄重与神秘。这里是智星诸葛亮的安息之地,“天下第一武侯祠”的美誉绝非浪得虚名。听着讲解员讲述六出祁山、空城计的传奇故事,每一位采风团成员都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亲眼目睹了诸葛亮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英姿。夜幕降临,武侯祠更显幽静,而那份对智慧的敬仰却愈发强烈。
夜幕降临后的诸葛街景区(又称水街),则是另一番景象。璀璨的灯光与水榭亭台交相辉映,宛如人间仙境。流水潺潺中,鸳鸯鸭悠闲游弋,引得诗人们纷纷停下脚步,用镜头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澳洲华文诗歌联合会在此举办的《〈三国演义〉百字诗集》新闻发布暨颁奖典礼更是将活动推向了高潮。晚宴上,酒助诗性大发,诗人们即兴唱歌、朗诵,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夜晚。宴罢游园,那如画的景致让人流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去。
此次“陕西百景盛览走进汉中”采风活动,不仅是一次对自然美景的探索之旅,更是一场文化与心灵的盛宴。参与其中的诗人、作家及学者们纷纷表示,要将这份感动与收获化作笔下的华章,为“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纵情放歌。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优美的诗篇和作品将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桥梁,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汉中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
【作者简介】 老悟,真名伍宏贤,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汉中市汉台区作协、汉中赤土岭文协副主席。长诗《从长安到敦煌》入选香港《中学生选读篇章》课本。有诗文发表、入集、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