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诗经·无衣》
积石山下,红色的火种在闪耀
黑夜猛睁开那深邃的眼眸
斜刺向大地抖动的身躯
剧烈颤动下,
大地的肩胛轻轻隆起山脉
深戳进西北高原腹地
积石之上的骨骼,裂隙
月影粉碎了一地
房屋摇摇欲坠
河川改道诉说着疼痛
巨石交错掩埋着呼吸
落脚之处都夹杂着鲜血
石路上裂开了饕餮般的大嘴
仿佛要把整个世界吞噬
一切都陨落于黑暗的寂静
你听,那救护车的鸣笛撕裂
你看,那数千红衣逆风而行
十四亿个炽热的太阳
为受难人群默默祈祷
迷彩绿、火焰蓝、救援红,天使白——
这就是积石山寒冬中,最暖心的颜色
当我再次从电视看到废墟中
人们夜以继日营救生命
看着手持钢钎、铁锤的英雄们
挥汗如雨的搜救被困者
当再次看着滚烫的饺子
看着长的就像十四亿个中国的牛肉面
我除了担心,生发更多的
是生于华夏的骄傲
是长于盛世的自豪
时间慢慢的从狭缝中流逝
城市的灯火依旧在颤抖中闪烁
断壁残垣中,
每个身影都生发着炙热的光
就像十四亿个太阳在闪耀
石榴,
轻轻剥开她血红的外衣
你便可窥见,一排排整齐的小红齿
融化进彼此生命中
再靠近一点,
那一颗颗珍珠般闪烁的小红心
一粒粒晶莹剔透的红宝石
快要蹦出来了呵!
掉落进小男孩眼睛的珍珠水
那果香四溢的味道
甜了少年的梦
石榴,
犹如中华民族的缩影
其外表的红艳与坚硬
是对中华民族团结友爱的真实写照
其红色的果皮,恰似历史长河中
一抹抹英雄战士的鲜血
凝结成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
汇聚着民族信念的火种
照亮了复兴之路
石榴,
一个盛夏的宝藏
一个我心中的瑰宝
一个展示我强大祖国的生命力
彰显我中华民族精神特质的东方巨龙
石榴树下,是我们十四亿颗雨滴
所浇灌的团结之果
每一颗石榴籽,
都承载着十四亿颗雨滴的梦想
在炙热的夏日白光里
枝头的石榴,羞红了脸
清澈的大眼睛,在期盼什么呢
掉落下来的一树果粒,一园花种
终结出了期待已久的,团结之果
梦想之果
党旗下的春风,古村换了新颜
小时候
为了在书海中航行,做知识的探索者
我总是追着晨星赶路
奔走于泥泞小道
看蚯蚓悄无声息的耕作土壤
蚂蚁迎着我的脚步
陪我到遥远的知识殿堂
后来啊
路还是乡间的弯曲小路
像大自然的旋律
伴随着稻香与蛙鸣
唯独它化了个妆
卖场里的粮食似乎更规矩了
谁也不会乱跑
山坡上站立着一排排柳树
送我上学的蚂蚁虽然离开了
可我又多了些朋友
而如今
回家的小径没了泥泞
没了季节的痕迹
更没了乡亲们勤劳耕作的见证
一切都好像变了
平整宽阔的柏油路如丝带般蜿蜒
见证了乡村的飞速发展
那些年家乡的夜,寂静的只能听到蝉鸣
而今路灯如星——
映照着每家每户的温馨
昔日的黄土高坡
早变成了,一片绿色星空
扶贫政策的春风
吹走了家乡的贫穷
沉寂许久的山村
因脱贫攻坚而焕发出勃勃生机
天地换了新颜
在那棵核桃树下
我愿化做夏天的一束风
去吹走所有贫穷的灰
恰同学少年:一颗永不熄灭的红心
不知怎么提笔
才能写尽一个时代的光荣
不知怎么砥砺
才能追寻革命先烈不朽的遗迹
不知如何概括
才能道尽大国盛世的朝气蓬勃
东方升起的不只是太阳
还有一位时代的智者
手持星星之光
走过黎明之夜
带来了一整个时代的
无尽曙光
每当周一国歌奏响时
每当听到国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我的心荡起了万千涟漪
沸腾的情感如潮水澎湃
无论是江河的奔腾
还是山川的巍峨
我总能感受到,
祖国母亲伟大宽广的胸怀
和坚韧不屈的脊梁
如果有一天
我看不到下一场日落
我要以屹立不倒的魂魄
去捍卫祖国的山河
我要看世人明眸澄澈
再无流离失所
我要每一寸山河
都唱着盛世的赞歌
只因有我
周雪 东乡三中高三1班,新诗写作班一期学员
教师评语:
作者用诗意化的语言,抒写了在积石抗震、扶贫攻坚中,河州各族人民在党的带领下,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相濡以沫,风雨同舟的感人故事,并通过“石榴”、“一颗红心”的主题,表达了作为当代青少年,生于华夏,长在盛世的骄傲,和血液中流淌的那一颗永不熄灭的红心,开篇序言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一句,更是点明了,咱们党永远与人民群众同在的,深厚“鱼水情”,令人动容。
章文强,字牧心,笔名木森,1991年生人,祖籍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中学教师,《华人文学》签约作家,十螺文学艺术院签约作家,半朵中文网专栏作家,中诗网蓝V诗人,作品入选多部权威选本,曾在全国文学大赛中多次获奖,被评为“中国百年百位优秀诗人”,获“百年新锐诗人”奖,首届十螺文学奖,仓央嘉措国际诗歌奖,第十五届中国诗歌大赛金奖,长江文学奖等奖项,其诗歌作品散见于《青年文学家》《华人文学》《诗文艺诗刊》《芙蓉国文汇》《陇原文学》《民族日报》《国际诗歌网》《电子诗刊》《中诗网》《都市头条》《网易》等报刊杂志平台。
支持纯诗,点击关注
聆 听 心 灵 的 声 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