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龙诗书作品赏析
邢万生
近读吉林省政协书画院重点推介的《李铁龙书法作品辑录》,一种亲切和震撼之感,扑面而来,油然而生。亲切者,铁龙,吾友也;震撼者,闲尝虽知铁龙是书家,作品多为人称道,却不知其书法亦有如此之高的造诣。品读铁龙书作,真、隶、行、草兼备,楷书秀美,隶书灵动,行书俊逸,草书连绵,飘若云烟,各有千秋。而最耐人品读,也是铁龙长于书写的是其行草书法,笔墨酣畅,气韵灵动,刚劲有力,自成一格。
看这幅“精气神”,擘窠大字,瞬间挥就,风樯阵马中见其灵动,气势如虹中蕴君子之风。看这幅“桃李满天下”, 中宫收紧,铁笔四舒,笔锋藏而不露,稳如泰山,字字千钧。再看“宁静致远”、“玉树临风”、“物华天宝”、“金声玉振”、“竹见风骨 梅重精神”,以及“龙宝斋”的题字,开笔稍有前倾,恰到好处的收笔,字字如戟,连篇如阵,有摧枯拉朽之势,直使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纵观铁龙书法,尚美,尚境界,追求一种“龙泉在手气如虹”的尚武之风。一幅幅字如飓风扫过山野,像骏马奔驰于草原,似战士排兵列阵,如勇士呼啸前行。绝少内敛,尽抒豪情,大气而不张扬,谨严而不媚俗,亦可视为铁龙书法的内功。
铁龙之诗,早有拜读,清新而明快,凝练而富哲理。他曾先后出版《心翼集》、《思絮集(格律诗)》、《秋叶集》三本诗集。今得时间,重新展卷,获益良多。细品铁龙的诗,不做作,多自然,常于司空见惯中信笔写来。有意境,情景交融;有哲理,耐人咀嚼,发人深思。《游杭州西湖》,“最美莫过西子湖,/春风三月醉花都,/东坡有意诗难尽,/夜半禅茶入境无?”述说天下人尽晓的西湖美景,就是东坡居士的诗亦难以描述,巧妙结合作者的夜半遐思。寥寥数语,有观察,有想象,有思索,意境明快委婉,含蓄有致。《读吴文昌厅长吟龙泉宝剑诗有感》,“龙泉在手气如虹,/三尺寒光座右鸣。/敢向边关问战事,/挥戈沙场也英雄。”文昌厅长,当代诗词大家也。他因购宝剑而成诗,铁龙有感而发,和之以应,亦见诗思泉涌,气势豪迈,语多惊人,直抒胸臆,颇有古人边塞诗的味道。《读著名画家易洪斌<天马图>有感》,“才看惊雷四海生,/又闻霹雳九霄行。/神驹一跃三千里,/纸上飞来百万兵。”把著名画家易洪斌奔马图咫尺千里的境界;骏马嘶鸣,一往无前的气概;脚下生云生风,所向无敌的宏阔气势,书写得淋漓尽致,令人拍案。
有诗人说,铁龙第一是诗人,然后是书家。理由是他出版了三本诗集,自由诗格律诗尽有,且受到不少诗人和评论家的好评,著名军旅作家贾凤山,在自己的作品中,两次引用铁龙新诗《土地》。甚至有专家在《文艺争鸣》这样双核心文艺理论期刊上,对他的诗作发表洋洋万言的评论。2007年10月,吉林省作协、吉林省文学院专门举行过“李铁龙诗歌作品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畅抒己见,从不同方位,不同视角对李铁龙诗歌作品予以高度肯定和评价。同年,他的诗集《心翼集》,获吉林省政府长白山文艺奖。
有书家说,铁龙第一是书法家,然后才是诗人。理由当然也很充分。依据是铁龙自幼学书,家学渊源深厚,其父曾读私塾,于铁龙习书有深刻指点。铁龙6岁时即从父学书,及入小学后,又开始系统临习二王及欧颜柳赵、苏黄米张之帖;后来于繁忙工作中挤出时间,临池不辍,渐入佳境;又尝得书界高人指点,直逼书法堂奥,终于自成一格。其书法作品亦曾多次参加省、市及全国书展。早在1984年,其隶书作品即获长春市直机关、长春市书协举办的书法大赛特等奖,楷书作品获得一等奖。弹指三十年过去,时至今日,铁龙书艺精进,渐至炉火纯青,愈为业内行家认可和喜爱,被誉为"诗人书法家"。收藏者有书界同道、书法爱好者、文化名流、著名企业家,更有外国领事和国际友人。甚至有学校,专邀铁龙书写校训,勒石于校园门前。
而我却说,铁龙书法艺术与诗歌创作相辅相成,并驾齐驱,其研习书法不忘写诗,写诗同时心系书法,以诗词的意境提高书法水平,以书法的创作启迪诗歌的灵感,相得益彰。书法为体,诗歌为魂。而无论习书还是写诗,皆以勤字当先,闻鸡起舞,铁龙每早四五点钟必起床,进行书法或诗歌创作,从不懈怠。终致铁笔柔情,诗书为一。
诗书为一,铁笔柔情。既是一种诗书合一的理念,不可偏废;更是他精神世界中上苍的接引。是他艺术生命中的唯一,是他心灵高擎的旗帜,至高至尚至诚至美的追求。而诗书之余,他还酷爱音乐,饱读经典,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为诗书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于是,水到渠成,他以铁笔柔情,写出一幅幅自成一格的书法作品,创作一首首生命律动的诗篇。许多大学、中学乃至省级图书馆慕名而来,热诚邀请他去讲学。当铁龙站在讲台上,即兴吟诵诗篇,讲解平仄格律,挥豪展示书法,其声情并茂,引人入胜的演讲,使观众感到如沐春风,如饮甘醇。场内座无虚席,听(观)众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省内外媒体,也闻讯派出记者,追踪报道,共襄弘扬诗书之盛事。
铁龙有很强的公益心,是吉林省新诗学会领军人物,志在把新时代已经式微的诗歌推向高潮,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涵,推向老百姓的心灵。他在大声呐喊,要在白山松水间迎奉诗歌归来。
铁龙还呼吁并倡导书法家要学习格律诗词,树立诗书同源、不可或缺的理念,让诗书画一体,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闻达于天下。
诗如其人,书如其人,铁龙为人坦荡、真诚、正直。工作之余,将全部热诚与精力投身于诗书创作并不遗余力加以弘扬,达到如痴如醉的境界。多年来,他就这样与诗歌、书法结下不解之缘,并以其诗歌、书法之天赋与勤奋,以其弘扬诗词书法艺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其特有的无畏与执着,且行且歌……
仿佛一位思想者,仿佛一位布道者,仿佛一位登攀者⋯⋯
诗也,书也。诗、书归来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是李铁龙发自内心的呼唤!
李铁龙:著名诗人书法家,中国作协会员,吉林省新诗学会会长,吉林省政协书画院顾问。
邢万生:吉林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
责任编辑:雪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