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锦鲤
文/汪彦伯
风急雨骤,隆冬寒夜。
我于帐中被一股幽冷之气激醒,却见一高大人影影影绰绰正立在帐前。三魂七魄霎时丢了大半,瑟瑟发抖地呐呐:“鬼?”
“妖。”一把沉冷嗓音洒在床前,竟说话了。
“……”
“妖?那你是来讨债的?”
“来报恩。”
“报恩?我?我有恩于你?何时?”
“往事越千年。彼时,舍下燕都,我是你院中池塘一条赤红锦鲤,不过已通灵窍识人言。你尚是垂髫小儿,年幼识浅,却也有古道热肠。千年前你一念之慈,于我却算得洪恩。”
“……”
不理目瞪口呆的我,这妖将渊源娓娓道来,原来——
千年前,石榴开遍透帘明,青草池塘处处蛙,夏深……
庭院中踢踢踏踏的声音绵延了整下午,是一个约莫四五岁的稚童在追逐蝴蝶。一群蝴蝶欢欣地翩跹飞舞正打算好好享受夏天,就被一个小屁孩穷追不舍,只得拼命奔逃,几个时辰过去,愣是没让他追上一只。小不点终于意兴阑珊,坐在池头方亭子里纳凉。
池中锦鲤结阵成群悠悠游曳,忽听得一声稚嫩哀叹:“这鱼儿真可怜,这样活着,又有何乐趣?”
他言语中甚是悲悯,池中一条识人言的锦鲤莫名神伤起来,瞪他半晌,诘问:“子非我,焉知我不能得趣?”
“你镇日困囿在这方寸之地,如何会有趣?又怎么生欢喜?”稚子见鱼口吐人言竟也没有惊讶太久,他到底年幼,正是童真的年纪,遂认真回答它。
“我虽困于方寸,却也吃喝不愁。”
“你虽吃喝不愁,却也困于方寸。”
“……”
“不若我寻一山清水秀、灵气浓郁之地,放你自去修仙,如何?”
那鱼儿几番思量:“此间虽口腹无忧,到底前程黯淡,鱼之寿命,能得几何?不若就依他,修仙问道求个仙籍享个长久……”遂慎重而言,“好!你既助我修仙,来日若有所成,必亲来报答。”
那日后,稚子四处求教,想寻得个实至名归的洞天福地,反复斟酌终于选定了上元县茅山湖,于翌年春天和家里人一起送鱼儿去了茅山湖开始修仙。
——这就是前因了。
现在,鱼妖立在床前,“我有诺于你,今有所成,自当报答。你有何愿,现可陈于我。”
漫漫一番回溯终于冲淡了些惊骇,我心里大叹“造化啊!你说有恩——那就有恩!”遂试探着开口:“那……我喜欢金银,可否?”
“黄白之物有甚可喜?”
“我是人,尘世之中,市井之间,没有银两如何过活?”
鱼妖垂眸沉吟一瞬,“也罢。”语毕,直见熠熠之光盈满屋室,是月华下院中堆积如山的金子在发光,竟不知何时风住雨停,已是月明如练。
“还有呢?”
“我想看古画,孤本。”
王维《雪溪图》跃然眼前。
“我想吃西域牛排,现烤的。”
浓郁肉香充斥鼻尖。
“我想……”
“我想……”
皆偿所愿。
直到——
“我想飞起来,越高越好。”
“挟恩图报。你一介凡胎,妄想腾飞,这是要我携泰山超北海。”
“不能么?”
“不能。你于修仙一道甚是浅薄。”
“我乃孩童,总角之龄,自是不懂。要不你助我……”
“你根骨不佳,终你生生世世,也是枉然。谩教我白费心力。”
“这样啊……那我还要……”
“再会!”我贪得无厌,终于惹得他干脆截口,须臾不见妖影。
——得陇望蜀果然不好。带着许许多多尚未来得及实现的愿望不甘睁眼,时近巳时,原来是南柯一梦。
作者简介:
汪彦伯,来自北京,是一名小学生,目前就读于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馨园分校。热爱阅读和写作,希望能够在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