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九一八:历史的回响与未来的守望
文/蓝夜
在时间的长河中,有些日子如同刻痕般深深刻印在民族的记忆之中,九一八,便是这样一个无法忘却的日子。它不仅是一个日期的标记,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段屈辱与抗争并存的见证,是亿万儿女心中永远的痛与醒。
九一八,一声炮响,震碎了东北大地的宁静,也惊醒了沉睡中的中国。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外有强敌环伺,内则国力衰弱,民族危机空前。然而,正是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激发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点燃了全民族抗日救亡的熊熊烈火。
铭记九一八,我们铭记的是那段苦难的历史。黑土地上,无数无辜的生命在战火中消逝,家园被毁,亲人离散,那是一段用血与泪书写的历史。但正是这份苦难,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和平的珍贵,更加坚定地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梦想。
铭记九一八,我们铭记的是那份不屈的意志。面对强敌,中华儿女没有屈服,而是挺起了脊梁,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家园的长城。从杨靖宇、赵一曼等抗日英雄的英勇事迹中,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铭记九一八,我们更要铭记的是历史的教训。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九一八事变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自强才能自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确保民族尊严和国家安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九一八,我们不仅要缅怀先烈、铭记历史,更要面向未来、开创未来。我们要将那段历史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将那份不屈的意志转化为奋斗的勇气,将历史的教训转化为智慧的启迪。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步伐,走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九一八,不仅仅是一个日子,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它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不断超越,不断创造新的辉煌。让我们铭记九一八,铭记那段历史,铭记那份精神,共同书写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篇章。
简介:陈志明,笔名蓝夜,教师,玉山县诗词楹联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上饶市作家协会、江西省诗词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东方品语亭诗社副主编,江州文学副主编,诗潮流现代诗歌版主,诗歌中国、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作品散见于绿风诗刊、诗选刊、东方诗词等。
诵读简介:东方《品语亭》诗社,金牌主播感恩小肖,喜欢朗诵和文字,河北任丘白洋淀边,一个行走在朗诵路上的人,愿意用自己的声音传递,温暖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