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回顾:
台山三大名市

【作者简介】
陈均明,广东台山人,从事绿化苗木种植,喜欢品茶。摄影爱好者,好读书,不求甚解。
台山三大名市
整理/陈明(广东)
1.西宁市
台城西宁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位于台城旧城区西面,最初被称为“牛屎巷”。
台城西宁市,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成为了台山近代的金融中心。19世纪中叶以后,台山成千上万的贫苦民众背井离乡,到海外淘金、修铁路,回国后在此置田、立宅、娶妻,大量的银钱流入促进了台山钱庄的迅速发展。民国时期,经营银信业务的机构、店铺达百家之多,其中近八成分布在西宁市,使其成为台山侨乡的金融中心,并因此得名“万国荷包”。
西宁市不仅因其金融中心的地位而闻名,还因其保存完好的骑楼建筑群而著名。这些骑楼街道组成的建筑群是岭南县级城区中规模最大、历史风貌最真实、格局肌理最完整、中西合璧建筑风格最显著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这些建筑见证了台山的繁华变迁和侨乡的历史、经济和社会发展历程,赋予了西宁市丰富而又集中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鲜明的风貌特色。
赤溪镇新农村
摄影:陈 明(广东)
2.斗山六村沙坦市
讲古
盛极一时有“小澳门”之称
今年(2013年)71岁的陈竞云为斗山镇秀墩村人。每逢初五、初十为沙坦市场的赶集日,他回忆到解放前沙坦市市场的繁荣景象,“那时候四乡群众前来趁圩,营业兴旺。就连端芬、广海的人都会来这里买东西,市场设在四村门口,非常兴旺”。
据《斗山镇志》记载,建国前,沙坦市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从1985年至2000年,沙坦市兴建了占地3000平方米的市场,新建商铺、民宅林立,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明末清初,沙坦市还有几间用红砖或泥砖建的店铺,现在也已经拆掉。每逢初五、初十,沙坦市场异常热闹。“每天早上前往集市的人大多是六村人,非常热闹,餐馆茶座座无虚席”。
商贩们5点多就开始在街道旁摆满货物,6点左右就陆续有村民们赶集,到了晚上七八点,尽管天色已晚,人们还会点灯赶集。
“以前的市场也会有赌场,那时候沙坦市还有‘小澳门之称”。陈竞云说,赶集时人头攒动,也是小孩子们最欢喜的时候。“小时候,趁赶集时找家里要钱,那时候一分钱一个的软糖是我们最喜欢的。可惜1958年后,就再也没有以前的繁荣景象”。论今
最热闹的地方变成空地,虽然看不到“小澳门”时期的沙坦市,但它的繁华也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再现过。那时当地建起了“沙坦市场”,当初建筑面积仅为900平方米,2000年后兴建为3000平方米。沙坦市场设有肉档、鱼鲜、蔬菜、咸杂、烧鹅、海味、饮食包点、油粮杂货、百货、药材等300档。沙坦市场为“回”字形围绕,四周是居民区,方便居民每日采购。
在沙坦市长街上,后段数座骑楼建筑,见证着这里的曾经繁荣。沙坦市场内的骑楼有些已经翻新,在新与旧之间,透着岁月的匆忙。一栋栋的骑楼建筑,在这里,没有过多的残旧感,已经残破的楼层在翻新过的骑楼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沙坦市“回”字形的骑楼,多为三层楼高的建筑,每一栋楼均有硬顶山花。有些骑楼在翻新的时候,把原来在上世纪70年代左右被破坏的名字,也重新刻上去了。在其中一座已经残旧的骑楼建筑中窥见,这座骑楼建筑虽然表面残存着西式的建筑风,但里面的设计以适合广东人居住的中式设计为主。
而中间宽阔的市场空地留下了当年的热闹,这块空地应是当年最为热闹的买卖场所。“这里就是当年的市场,肉菜都可以在这里摆摊。”住在附近的村民指着骑楼群前的方形空地说。方形空地上有挡雨建筑,摆着一些村民的杂物,看起来已经很久没有做过市场了。“这些骑楼原来什么都有得卖,这里是整个沙坦市最热闹的地方。”
呼吁
老街需要重点保护
沙坦市的民国建筑中式风味浓厚,青砖红门,灰色瓦顶,透露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博物馆馆长蔡和添说:“骑楼暗廊设计独具心思,这样雨天可以方便人们在此走动。”这些建筑设计样式各异,是侨乡文化艺术的宝库。
蔡和添说,沙坦市早期侨房很多遭到破坏,仅有通往秀墩村口的一条老街和沙坦市场存留骑楼建筑,应妥善维护剩余侨房。这对于研究华侨历史、华侨文化和近现代建筑具有一定的价值。
●地理:斗山镇沙坦市
●建筑:沙坦市占地面积为30000平方米,距离斗山圩3公里,在大湾与秀墩两村之间。由于地处六村(福场、西乔、中礼、大湾、莲洲、沙坦市)中心,交通便利,解放前的沙坦市市场,每逢时节,热闹非凡。
含羞草
摄影:陈 明(广东)
3.大同市
3.1大同市位于端芬镇大同河畔。它与汀江圩、西廓圩构成了一里三圩三桥的人文文化景区。那里的洋楼高低规格统一,非常整齐,而且极具欧陆风情。这里只有普通的水乡生活,没有繁华,没有奢侈;这里的骑楼依然存有105栋,规格形制不一,高度深度不同,或奢华大气,或质朴素雅,相映成趣,是台山骑楼一大特色。1925年10月,阮、梅等姓立墟于此,因为临近大同河,而且“大同”二字也有“自由平等,兴旺发达”的意思,非常吉利,所以这个墟从此就叫作“大同市”。 大同市在最兴旺的时候还被人们戏称为“老虎墟”,因为在这里无论卖什么东西都会像遇到老虎一样被吃光,因此,人们都喜欢来这里做生意,各行各业都有,拿多少货品来也不愁卖不出去。
3.2汀江圩(梅家大院)的开立与相邻的大同市有关,较早开立的大同市是阮姓墟市,应该是从矬峒古墟塘头市迁来在宽阔水满的洋汀河——现称大同河——畔广阔田野上建起来的一里三墟最早最繁华的墟市,由阮姓人家把持,他们大概比较小气,排挤异姓商户,心有不甘的汀江圩乡亲决定自起炉灶,誓要与大同市比个高下。
1931年底,父老乡亲推选在广东政法学堂毕业回乡任教的梅健行,负责发动当地梅姓及各姓乡亲以及华侨侨眷在汀江圩建房及捐资建桥。
当时梅、李、区、曹等十六姓共88户(其中梅姓51户)参加建房。选择在汀江圩河畔购地80亩,兴建了108间2至3层带骑楼的洋房侨房,由于集股建圩的104股中,梅姓占了52股,所以汀江圩后来又被称为梅家大院——以大股东命名正符合国际惯例。
说明:
1
8月30日晚,艺贤堂中讨论台山的三村一石(汶村、莘村、六村、浮石),其中谈及台山的三大名市,因自身已三到其二,故引起了笔者极大的探究兴致。2
西宁市兴于侨汇;沙坦市兴于新宁铁路的修建与设站;大同市兴于水运中转与民间贸易。在台山或者说是五邑地区,非行政区域命名的“市”是区域市集、圩市之称,一般其规模较大,影响力也较大。
3
以上资料大多来自网络,有的来自百度,有的来自公众号与视频号,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目的是让各位看官对台山这三大名市有个大概印象与初步了解。
2024年9月1日

五趣轩奇石
五趣轩根雕
五趣轩盆栽
书法:刘群超(美国)
书法:廖宗林(广东)
书法:伍立志(广东)
书法:雷松活(广东) 

..............................
侨乡五趣轩艺苑平台
.......................………


【五趣轩艺苑】平台--与您相约
投稿微信:
134 2252 3841(手机同步)


敬请各位可爱的人儿点击上方二维码关注 【五趣轩艺苑】平台。

投稿须知:
作品:原创首发+照片+自我介绍(文责自负)
音乐:来源网络(侵删)
图片:来自作者与网络(侵删)

平台简约:
书画描绘世界,诗歌抒发情感,散文记录生活。台山水步《五趣轩艺苑》期待您的每一份创作,与我们一起分享这份收获,与我们一起共赏这份诗情画意的艺术之美。
❤️有您的支持本平台定会更加精彩👍
版面设计:陈绮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