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言诗 创办团校
——团校,是连接少先队与共青团的关键纽带和桥梁……
作者/梅楠梓
八六年,办团校;
少先队,衔接好。
初中每班选五人①,
团校规模不算小。
高中团干作教师,
循循善诱教得好。
每周两次上团课,
学员积极不迟到。
每届培训一学期,
考试合格发证照。
其 二
小刘萍,是团干④;
在团校,做教员。
她在初中当班长,
做事积极很干练。
高中她是团支书,
学习刻苦少悠闲。
挤出时间备团课,
培养团校好学员。
团校教师名气大,
巴州电视作宣传⑤。
注释:①1986年初,学校党支部任命李献群为巴州二中团委书记、李秀原为团委副书记。为了解决少先队与共青团的有效衔接,我们于1986年秋季创办了新疆第一所中学团校。
②当时初中有三个年级,每个年级6个班,每届团校学员有60人。
③团校结业时,发给专门印制的《团校结业证书》。
④刘萍,当时高中某班的团支部书记,兼任团校教员。
⑤巴州电视台对刘萍同学作了专门采访,并拍摄了专题片《团校小教师》,在巴州电视台播放,为我们的团校给予了积极的宣传。
2024年9月19日于梨城報春軒
🌟 诗🌟 经🌟 唯🌟 美🌟
🌟 国🌟 风🌟 传🌟 奇🌟
🌟 欢🌟 迎🌟 走🌟 进🌟
🌟 国🌟 风🌟 诗🌟 社🌟
李秀原,笔名:梅楠梓,1956年生,山东临沂人,72年冬入伍,在兰州军区服兵役,退伍后考上大学,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2010年提前退休,现居新疆库尔勒市。诗观:诗从生活中来!
编辑简介:王思雨,女,笔名:诗雨年华,80后,山东临沂人,临沭县作协副主席,临沂市作协会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作品见于《齐鲁晚报·青未了》《新疆文学》《临沂日报》《七月颂歌》《东方散文》《真言贞语》《今日头条》《双月湖》《鲁南商报》《钻石文艺》等各大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