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亲可敬的一家人
卫玉俊
看到杨自坤老师发表在都市头条《七夕缅怀.孙成明医生》文章,不到四十天,阅读量已经到了26万多阅读点赞的…很震憾!什么感人的情节能吸引这么多读者?仔细阅读后…孙成明医生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这不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要提倡推崇的吗?
早在五年前,临沭新闻就报导过孙成明医生的事迹…他几十年如一日,风里来雨里去,废寝忘食,一切为了病人着想,唯独没有自己和家人,有钱没钱一样看病…借条积攒多了付之一炬!
孙大夫医心仁厚,德润无声,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对待病人像自已的亲人那样耐心呵护。他常说医者父母心,治病救人,要有一颗善良的仁爱之心!
他悬壶济世,总是以精湛的医术,为每一位患者带来生命的希望。在他的手中给无数患者带来生命的延续。是大家生命的守护者,用专业和爱心为人们营造了健康的屏障。您给予人们的是康复的希望,是生命的快乐!在医护的世界里,您的每一次关心和微笑,都是对生命的守护,和温暖的力量。您的医德仁术,光耀四方。孙大夫无私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大爱无疆”的深刻内涵!
他热爱治病救人的岗位,热心公益事业,心地善良,不论那里有困难,都捐钱捐物。这种品质是何等的高贵!他把一生献给了杏林…直到临终也念念不忘他所热爱的事业诊疗事业!他的无私和奉献也得到了回报,荣获山东省优秀乡村医生等多项荣誉称号;还历任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孙大夫不仅技术高湛,更是以这种高尚的品德,赢得了无数患者以及人们的尊重和爱戴!
他的事迹也把临沭县作家协会的领导们感动了…所以决定于9月10号组织一次采风活动…
我跟随临沭县作家协会领导一行来到孙成明医生的家。首先见到的是饱经风霜的孙老夫人,她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
孙老夫人吩咐孩子们端荼倒水,热情周到,言谈举止彬彬有礼。孙老妇人的子女们原来都是企业家!但是他们都知书达礼,为了接待大家,延后了去参加企业员工的婚礼!
攀谈中得知孙老夫人从小受苦,命运多舛…13岁时由孙成明的爷爷和孙老妇人的父亲订了亲。自从嫁到这个家就当起了顶梁柱。春夏秋冬,严寒酷暑,几十年如一日,为了这个家庭付出了一生的心血。成就了孙成明医生的诊疗事业。
俗话说,好的家风,在于传承,好的家风也体现在父母的严传身教。只有他们以身作则,真诚待人,才会给子女树立好的榜样。孙大夫一家之所以儿女工作上的成就,就源于孙婶的教育和家风让他们的工作有了今天的成就。所以他的儿女们也乐善好施,大爱无疆,用行功诠释着爱的真谛。
巜快乐老人报》提到:家风好了,国风自然会好,他们这个家庭之所以子女个个成才,不正是良好的家风具体体现吗?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到了墓地祭奠孙成明医生,一个好人啊!你得到了幸福的长眠!
而后,他们一家人热情挽留我们吃饭,盛情难却,但也是一个学习和采访的机会吧!
惜别了一家人,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既是采风,也是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父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孩子,对塑造他们的人格,也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家庭教育的楷模,为人处世的榜样,可亲可敬的一家人!
🌟 诗🌟 经🌟 唯🌟 美🌟
🌟 国🌟 风🌟 传🌟 奇🌟
🌟 欢🌟 迎🌟 走🌟 进🌟
🌟 国🌟 风🌟 诗🌟 社🌟

卫玉俊,临沂市临沭县人,中共党员,临沂市作协会员,临沭盐业公司退休。
作品《遇见美好,遇见自己》荣获第二届长江杯原创作品大赛一等奖。《岁末感怀》获光大杯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家乡的板栗》荣获2022当代作家年度文学奖。从说俺家乡新变化》荣获2022当代作家杯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
编辑简介:王思雨,女,笔名:诗雨年华,80后,山东临沂人,临沭县作协副主席,临沂市作协会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作品见于《齐鲁晚报·青未了》《新疆文学》《临沂日报》《七月颂歌》《东方散文》《真言贞语》《今日头条》《双月湖》《鲁南商报》《钻石文艺》等各大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