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学研究院

作者简介:
秋凝浅浅,又名水漾紫晶,本名王宏彦,有多篇散文、小说、诗歌见诸报刊。中国林业生态作家协会会员。《读书村》《江南诗苑》专栏作家。作品见《当代诗人》《江南游报》《西湖作家》《浅海文苑》等纸媒、网媒。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李锐先生(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曾就水漾紫晶三百多篇文字作品著文《喧嚣世界中的精神守望者 —— 评水漾紫晶的文学创作》登载报刊。
现任中国雨巷文学社作家团队成员、杭州文学研究会研究员。
杭州诗社成员。

一个城市在改变.....
短篇小说——
走过你的城市
作者: 秋凝浅浅 - 杭州
雨滴轻轻落在莲花公园西北侧的池塘里,水面泛起一圈又一圈静静的涟漪。三个斜挎着书包、人手一书的女孩伫立在塘畔的八角亭里,说是周末前来背书,这会儿已是有一搭没一搭地畅聊起来:
“荻,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她俩问我。
“当然是现在喽,这可爱的六月!瞧,那朵睡莲多美!”我冲她俩眨眨眼,指着不远处一朵初绽嫣然的莲,不假思索。
“我喜欢三月,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简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哪!”枫一脸陶醉状。
“我爱冬天,不像你俩,都爱被表象的美丽所迷惑!”瑟瑟不屑一顾地瞥我们一眼,喃楠道。
“那是因为某些人怕……怕……哈哈哈!”枫说着顺势拍打了一下在这夏日却穿着竖条纹长裤的瑟瑟的腰,瑟瑟顿时脸红,转身来揪住枫的耳朵,枫连声求饶。
三个十五六岁的女孩俏皮嬉笑逗乐的这一幕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试问,在私下里,率真、不加遮掩地道出你小小的“短”,且不怕你生气,并时常好似有使命感似的自动监督你不能再继续发胖,把你又爱又恨的奶油蛋糕从你手中不由分说地夺走,气的你干瞪眼却又发自内心地感激你帮她战胜了她自己难以克制的“贪甜关”,这,算不算铁杆闺蜜?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对,这就是当时的我们三人,同学兼闺蜜。心细的您也许已经发现,我们此时的名字都来自于白居易先生的那句诗:枫叶荻花秋瑟瑟。课本里读到这儿时,我们三人都不由自主地爱上了这句,于是,在一次晚自习的路上,我们异口同声地发表对自己本名的嫌弃,决定在这句诗里每人各挑一个字为自己重新命名,就算并不以此去修改户口本,一来估计手续麻烦,二来父母也肯定不同意啊。

于是经过字字筛选,再要契合各自特点,还要符合自己心意,“枫”字被赋予了本就喜欢枫树枫叶体态婀娜的L,“荻”字从发音到这种植物本就是我喜欢的,且三人中我最高挑,此字归属了我。“瑟瑟”一词T喜欢,她偏爱冬天(因为,唉,说白了,她有些胖,一直躲避穿裙子,“我的腰太粗啦,小腿像两个大萝卜!你们可要负责我不能再继续横向发展哦!”她的原话)
这一幕幕,是多么鲜活,生动,恍若昨日,而此时,走在A市沉沉暮色中瑀瑀独行的我,已是中年。
时间啊,都去哪儿了?
街边,霓虹闪烁,楼宇幢幢。
就这样信步走着,中山路的路牌已映入眼帘。
“荻,你知道吗?A市也有中山路呢!”记得那年枫追随着爱情离开了我们三人共同成长、上学、工作的城市远嫁至A市,她那个充满雀跃的电话,“每当我走到这条路,就会想起咱们三人在咱们那座城市的中山路,呵呵!”
“是吗?那可真好!”我的语调也情不自禁快速上扬。
“当然啦,而且,路的两旁也种着许多梧桐树,和家乡的可像啦!”
电话的这端,随着她语气与描述的感染,我,已然已和她并立在了那幅熟悉而美好画面中。
而,此时,我正走在A市的中山路上,身边没有枫。
这是我第三次来A市。第一次,是枫初为人母。我来看望她。呀,那已是二十年前了。那时的枫尚在月子里,产后不久的她虽稍显虚弱,但满面春风,见到我后紧紧相拥,好几年没见,但我们之间仿佛从未久别,说起话来依然是当年的语气当年的氛围,当年的泪点、笑点。
襁褓里,是枫宛若天使的女儿,粉嘟嘟地可爱。小住两日临走时,枫说没能陪我逛逛A市很是抱歉和遗憾,“万千风景怎及咱们面对面地相见,不是电话,不是信笺,而是我们能这样面对面地坐着、看着、说着。”我答道。“是啊,我太庆幸咱们的相聚了。只是,只是缺了瑟瑟,咱们三人好久不见了……”她说着,我俩的眼眶忽然就有了些湿润,想到她还在月子期不宜感伤,我赶紧先收住自己的情绪,跳转了话题。
是的,因生活中的种种际遇与诸多原因,这些年来,瑟瑟已与我们渐行渐远了。
第二次来A市,是枫盛情相邀,说我若不来她会“呜呜呜”。于是那次五一小假,枫的弟弟驱车接到我,我们一起去往A市。这次,枫十足地精神,干练中透出温润的美丽和英姿。三十多岁的她很显年青,拉着我去逛了A市颇具特色的许多地方,美食街、地标型建筑、博物馆等等。
在走走停停的闲聊中,她忽而问我,在当年那个莲花公园的八角亭里为何说喜欢夏天而不是春天呢?我一边惊诧她记性真好,一边无奈地叹口气:“因为我小时候被蜜蜂叮过两次,额头肿了大包,疼死了!”她哈哈大笑,直不起腰来。
“不过,我现在越来越喜欢秋天了,少了夏的喧嚣与燥热,多了许多沉静、淡然与豁达,即使深秋日渐萧瑟,我也喜欢那份岁月洗礼之后的沧桑。”
她点头,握紧我的手,“咱们怎么这么有同感呢!我也是,越来越有意识地与喧闹的事物保持距离了,而且似乎越来越恋旧了!”
“是啊!还记得吗,当年我眼里只会被夏日荷花所吸引,如今,喜欢枯荷呢!家里瓶中还插着几支,时时走过都会不经意地看看,真的喜欢。”
“不行,你不能独赏,必须得分给我两支!”她挽着我的胳膊,亲密无间。
枫,我此时携荷而来,正走在你曾无数次走过无数次向我描述过的中山路上,你的嗔喃声犹在耳畔,你的语调仍久久萦绕,而你,不在。
借着这次出差的机会,今天中午,我去了那次你带我吃过美食的小吃街,还记得那年你说必须让我尝尝的“程记小笼包”、“薛家粉蒸肉”吧? 诸此种种,想着当年你介绍它们时的眉飞色舞,想着咱们吃着它们时你嘱我“不必吃完,留着肚子再去品尝下一家好吃的”,我冲你翻翻白眼:“图谋不轨,就想让我增肥,哼!”而你很肯定地点头:“对,就想让你长胖!怎么着吧,哼!”
枫,这些画面历历眼前,而在今天中午,我循着路线再去小吃街、再去找寻这些吃食时,你可知我是怎样的心境!那次被你引着极致尽兴的情景早已荡然无存。我默默走进那溢满食物鲜香充满热闹人间烟火气息的街市,却并无食欲,内心被大片大片的忧伤填满着,无一丝饿意,枫,你知道那是因为你。这次这眼前的热烈蒸腾丝毫让我入不了境,而我却漫然随心地走到了这里,走到了那年被你挽着、兴致盎然说必须前往的这个地方,这儿仍是满满的活色生香,而我的身边却已没了你……
想必我的眉间写满了怅然吧,不时有热情的店小二在门前招呼着我,而满怀的落寞封闭了我的唇,我对他们只轻轻摇下头继续飘过。与其说我在找寻咱们当年一起前往的店铺和那些热气腾腾的食物,不如说我在找寻你,找寻记忆,找寻那些刻在骨子里的难忘印迹。
尽管,我知道,我永远不可能找到你了。
成串的、带着淡淡咸味的泪水不知何时已漫过我全部的面颊直到下颌。

此刻,我在你的城市,而身边却没有你。你可知道,此时的我正一一走过以往你欢欣牵引并肩而行的地方,走在这条与咱们家乡不仅同名,而且极其相似的中山路上,路的两边梧桐茂盛,满目葱茏。
街灯透过树的枝叶,斑驳地拉长着我的影子。我伫立在一棵树下,想像着你以往上下班,一定每每必经这棵树吧,你会知道有一天我也会这样站在这棵树下吗?
街道,繁华美丽。大厦,高耸入云。车流,影影绰绰地穿梭着,宛如舞动的灯带。世界如此浓墨重彩,而我凝想着你,心里唯有静默的黑白。
枫,我走过你的城市,步履如铅。黛蓝的深邃苍穹里,几粒星子正点点闪烁,宛如你在另一个世界忽闪忽闪的眼……
2022年7月10日 完稿于A市
2024年9月24日 略改於杭州

杭州文学研究院
首席顾问:黄健
海外顾问:鄧瑛(德国)、静好(英国)
责任编辑:陈继业
2024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