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丨三代人见证教育巨变(张腾)
作者:张腾
在历史的长河中,教育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承载着一代代人的希望与梦想。教育,作为点亮未来的明灯,在家乡这片土地上熠熠生辉,见证了她从贫瘠到繁荣,从落后到先进的壮丽变迁。
今天,请大家随着我家三代人的脚步,一同走进那段关于教育发展的温馨记忆,共同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深情与骄傲。
我的父亲,一位年逾六旬的乡村教师,用40年的青春与汗水,见证了乡村教育从晨曦初现到光芒万丈的蜕变。他说,那个年代的教育是真正的“破房子、黑屋子、土台子、泥孩子”。而如今,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享受着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是他年轻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回忆起初为人师的日子,那是一段充满挑战与艰辛的时光。那时的乡村,教育如同荒漠中的一抹绿意,虽显单薄却充满生机。简陋的校舍,匮乏的资源,质朴的师生,共同编织着对知识渴望与追求的梦想。
而今,乡村教育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现代化教学楼拔地而起,教室里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学生们可以在更加舒适、明亮的环境中学习。每每念及于此,父亲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满足与自豪的笑容。
作为一名“80后”年轻教师,我亲历了城乡教育的融合与发展。从教育硬件设施的提升,到网络资源的丰富和教育理念的革新;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民主化课堂;从“一师一校”,到教师交流轮岗,教育的公平性和教学质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和提升。
在乡村课堂上,我见证了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巨大提升;在城市校园里,我领略了教育创新的魅力与活力。城乡之间,不再是教育的鸿沟,而是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桥梁。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正用智慧与汗水,谱写着城乡教育和谐发展的交响乐章。我为自己有幸参与并推动这场教育革新而倍感欣慰,更深感责任重大。
我的女儿,作为“10后”的一代,是教育改革红利的直接受益者。在“双减”政策推动下,她不再被繁重的课业负担压得喘不过气,而是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探索自我,发展兴趣。她所在的富强小学,不仅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更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她找到了自己的兴趣与热爱;在生动有趣的课堂上,她学会了主动思考与探索。女儿的成长历程,正是武安教育改革成果的最好体现。
三代人,教育情。我们共同见证了家乡教育的沧桑巨变。从父亲那一代的艰苦奋斗,到我这一代的锐意进取,再到女儿这一代的幸福成长。教育的进步,如同家乡的风景,从荒芜到繁花似锦,从单一到多元,从匮乏到丰富。这背后,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累累硕果,是教育改革创新的有力推动,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教育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我坚信,新的时代,家乡的教育,如家乡的土地一样,必将会在一代代人的辛勤耕耘中,孕育并收获更加丰硕的果实。(作者单位:武安市富强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