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俩见钱作歹 活埋了生意人》
文\山里布衣
民国时期,笔者家乡附近的邻村,发生了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个祖辈相传做生意的农户。几年前,这个农户家的顶梁柱儿子在东北做生意,经过勤苦不懈的打拼,赚了一些钱。
那年春节前夕,他把这几年挣的银两打包在一起,兴高采烈,满心欢喜地回家和爹娘老婆孩子过幸福年。
当他走到离村子还有不到十里的地方时,看到地里面有两个男人在抽烟。由于条件反射,生意人的烟瘾上来了。就走过去拿着“洋烟”卷儿,(那时农民抽的都是自卷的烟叶,卷成后形似喇叭,当地人叫“吹喇叭”,也有叫卷“大炮”的。根本没见过两头一般粗的烟卷儿,偶尔见到有钱人抽这种烟,老百姓称其为“洋烟”)分别给了父子俩一人一支,然后说借火使使(北方人称:有烟有火是一等抽烟人;有烟没火是二等抽烟人;有火没烟是三(赖蹭)等抽烟人)。点着烟,父子俩就礼貌性地与生意人搭讪说:先生,你这是做生意还是走亲戚呀?这位生意人很虔诚的说:我去做生意了,在东北干了3年柜台,赚了点儿钱都在身后的包里,好几年没回来了,今年回来给老婆孩子好好过个年。父子俩一边“猫哭耗子假慈悲”,一边思谋着血雨腥风的打算。
读到这里,您可能会问,这大冬天的,父子俩在这光秃秃的漫野地干什么呢?原来是这样的。由于黄河以北是一年两熟,冬季属于农闲备耕时节以积肥为主。他们在地里挖了个坑,把这一冬天全家的人粪尿,都要倒入这个坑里。再放一些碎秸秆儿沤烂,第二年开春把它挖出来施到地里做底肥。在生意人到此处找父子俩借火抽烟时,他俩刚把这个坑挖好,纵深一米多,半径有两米多长。父子俩觉得坑挖好了,坐在坑边的土堆上,说抽袋烟就回家吃午饭。
父子俩中的父亲起了歹意,就使了个眼色给他儿子。意思是要把这个生意人用镢头砸死,然后顺势推到坑里,神不知鬼不觉地埋掉,把他身上的银两据为己有。儿子心领神会。然后父亲又给儿子使个眼色,意思是你不要动,继续坐在地上跟这个生意人聊天儿。父亲假仁假义意地说:你们俩聊着,我去那边儿方便一下,生意人没有任何防备,只是说:好好好,你去你去。然后,父亲就假装去方便。趁着生意人不注意,转到生意人的身后,抡起镢头就朝生意人的脑袋砸了下去。可怜的生意人没来的及“哼”一声,就一头栽到了挖好的粪坑里。父子俩很迅速的解下生意人身上的包袱,然后挥锹弄土,三下五除二把生意人活埋了。
他们觉得此事做的天衣无缝没有纰漏,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父亲给他儿子说:不要给任何人讲,包括你的母亲。只要咱俩不说,就没有人知道。
话虽如此说,但他父子俩毕竟杀了人,干了丧尽人伦,眠灭天理良心,残无人道的天大坏事,心里非常忐忑不安,惶惶不可终日。尽管他们用劫掠生意人的银两,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美酒佳酿地吃喝着,但他们常常在深更半夜被噩梦惊醒,家里哪有个响动,他们都要打个寒颤,左邻右舍来串个门,也要把他们吓出一身冷汗,偶尔看到个军警,就如同老鼠见到了猫。
但为了享受这些钱财,他们昧着良心,不露声色。就这样,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春节过去了,半年过去了,很多年过去了。那一天,他们夫妇俩不知因为遇到什么高兴事,这男人用枕边风的方式,把那年谋财害命的事告诉了他老婆。老婆开始很惊讶,说你这样太缺德,伤天害理呀,快去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吧,说不定还会从轻处理呢。这男人说,我们杀了人,即使是自首投案,也得被杀头,你就成了寡妇,你后半辈子怎么过呀?女的觉得老公说的有道理,于是也就选择了“蝎子蜇了生殖器,咬牙不吭声”,咀嚼着血腥,吞咽着残酷,屙着不安,苟且生存的方式。就这样,若干年又过去了。
不知道哪一天,他们夫妇因为一些琐事吵架。女人说:你哪能看得起我?你哪能把我放在眼里?你心太狠手太辣,缺德都缺的没“屁眼儿”啦,你连人都敢杀,你还不敢欺负我吗?!他们的吵闹被邻居听到了,然后就有正义感的人,把这个线索向公安局报了案。公安局接报后,顺藤摸瓜,迅速的传唤了这对父子,时间不长,他们就供出了案件的来龙去脉,在铁的证据面前,供认不讳。依据相关法律,父子俩双双被判死罪,乖乖伏法。
后来当地人根据这个故事编出了两句话:坏事断然拒绝,不要瞎琢磨。天机不可泄露,千万不要对妻说。
重要启示:
一是任何时候不要炫富,机密事项一定要守口如瓶,乱开口必招祸上身难摆脱。
二是任何时候不要伤天害理,良心丧尽,图财害命。杀人偿命,一命抵一命,血债要用血来偿。
三是任何时候不要见钱眼开,见色起意。不取不义之财,非劳动所得,即使吃下去,迟早也得吐出来。
四是任何时候不要侥幸,侥幸的结果往往是不幸。遇到大事小情,过脑过心深思忖,勿要脑袋发热胡乱行。
五是遵纪守法,说老实话,当老实人,做老实事。慎独、慎行、慎重、慎谨,慎言,严格要求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