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九满哭纸到卫黄保华》
主讲人:王天媛
今天讲一下刘少奇爷爷的故事。我知道这本书还是在内蒙古公众账号上今年刘源委员去赤峰给退伍军人赠送了这套书。小时候的“刘少奇”叫九满他是他们家里最小的儿子所以兄弟姐妹们对他非常好。这本书的第一个故事就是:九满哭纸。主要的意思就是当时的刘少奇同志看到报纸上报导有人吃不饱饭被饿死了他就哭的仿佛傻了一样,当时是他在家门口的湖边玩然后他的玩伴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父母,当他妈妈赶到时吓坏了。从此之后“九满哭纸”的事情就传开了。他爸爸通过这件事也看出刘少奇同志是个读书的料随后就送他去了私塾。当时的私塾先生觉得刘少奇同志是个非常好的学生就带他去看日出,后来送他名字为:渭潢就是老来得大位,像姜太公那样。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像名字那样需要等待,当时的国家需要年少有为的青年来保卫国家有所作为。
刘少奇同志为了能当兵把名字改成卫黄,意为卫黄保华这亦是第一次刘少奇同志为自己起名字。几经周转为了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再次将名字改为刘少奇。因为少年时代的刘少奇同志非常喜欢看书亦被称为行走的书柜,在莫斯科留学期间也是他带队总之是我们非常伟大的革命者!
刘少奇出身于一个富农家庭,是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个。他九岁丧父,全家尤其是母亲对他格外疼爱,他也很敬爱母亲。
1920年,22岁的刘少奇离家到上海学俄文,准备赴莫斯科学习革命经验。母亲舍不得他,怕以后母子再也不能相见,不让他走。他深情地对母亲说:“我离开祖国远行,离开母亲,是为了祖国,也是为了母亲啊!”他毅然地出走了。
作为共产党员,刘少奇甘于清贫,严格要求自己,在国防,军事,军队建设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青春需早为,作为新时代的我们要向伟大的无产级阶革命家学习习得他们身上爱国立志求知务实的品格,做到拥有锦衣卫之勇,亦有大学者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