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中师生》
作者:喝水
没想到
大月亮
是中师生
我一直
把她当做
和我一样的
八零后
22,中师生
文/思念
城市、小村
明晃晃的月光把黯淡点亮
灯花撑开夜晚
光,折射在夜自习的窗户上
悉悉嗦嗦翻书的指尖磨得生疼
你,紧挨着那颗笨拙的星星
给他找到一剂治疗愚钝的良药
你是个拥有土地的人
谷黍、稻麦、稷粟
最后的月份压弯枝头
你是茫茫海洋里的灯塔
牵引坐在月亮船上迷失的人
你用灵感的智慧为他人
铺平坑坑洼洼的路
你饮下杯中苦辣酸甜
肩负起为子嗣答疑解惑的重任
你在汗水里种植
花朵挨着花朵把春天妆点
2024.9.26
23中师生
文/励树才(河北)
曾经,
这是少男少女的梦,
中考的美好愿望,
就是成为一名中师生。
不是对教育情有独钟,
也不懂教师的崇高神圣。
在他们,
以及他们的家长心中,
考上中等师范学校,
人生就完成了一个艰难的蜕变过程。
毕竟,从农家里走出来,
成为体制内的一名员工,
任谁,能不眼红?
“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
有人酸酸地冷嘲热讽。
“人民教师,国家干部”,
有人表达着复杂的感情。
无论如何,
中师生撑起了近几十年
农村教育的一片天空。
他们站定一方讲台,
教书育人,忠于职守,
帮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
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给他们插上翅膀,
飞行!
成为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
为国家奉献聪明才智,
为自己美丽辉煌人生。
中师生,一道靓丽的风景,
谁说过时了?
请看他们依然奋斗的身影。
24,《中师生》
文→江湖●总舵主
尘世的喧嚣皆归寂静。
教室的黑板禅定得如明镜。
无声诉说着人性的缘起。
中师生,以心为烛,以爱为翼,书写岁月坚守的禅意。
粉笔之声如轻敲心门的木鱼。
——唤醒沉睡的菩提种子。
迷茫学子离去,知识如禅坐。
教诲远走,关爱如禅思。
讲台如佛坛,庄重且空灵。
一边,见证着轮回的缘法。
一边,恒久播洒普度众生的慈辉。
25.我的恩师是中师生
文/诗羽
四十年前生活所迫
初中没毕业我就退学了
去建筑工地
搬砖、和泥、筛沙石
每天薪水
一块两毛五
我用第一天的第一桶金
陪姥姥去照相馆照相
给奶奶买八毛钱一斤
(外加一斤山东粮票)的桃酥
时间过得真快,一年后
班主任李老师在工地上找到我
李老师急切的问:为什么躲我
我不上学了、我已经不是您的学生了
说完这句话、委屈的泪水再也憋不住
那段时间我最怕见到老师和同学
班主任李老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
不上学是身不由己、但读书不能心不由己
临别老师送我一本当年的“收获”
那一期刊有路遥的小说“人生”(定价一块四毛)
一个月后我参加了初中毕业考试
李老师当年随军去了云南
再后来文学、阅读伴我左右
偶有文字发表、恩师难忘
26《中师生》
陈文(树儿绿绿)/江苏
孩子们朝朝暮暮写诗
把安乡黄山头镇小学
写成了一幅幅潇湘剪影
剪影中的中师生刘杏丽老师
正带着孩子们出发
杏丽父亲也是中师生
他们都是湖南安乡人
他们怀抱黄山头,醉吟潇湘水
要把家乡振兴
必须带娃娃写诗
橘子开花,从安乡出发 ,黄山头小学生采风写话
橘子满园,到红网征文,黄山头小学生诗海拾贝
热爱湖南大山,更爱我黄山头学校
中师生刘杏丽与学生,渴望着山外世界
中师生在安乡追梦
小荷诗社娃娃诗把黄山头写满
湖南的山娃娃,从小荷诗社起笔
要写白家岗,要写黄山头,更爱写我三岔河
诗歌是孩子们的心灵之声
写诗把安乡黄山头唤醒
我们是大山的孩子
我们是黄山头的希望
中师生在黄山头遥望
刘杏丽笔下,小荷诗社,桃李满天下
呼唤中师生刘杏丽
山娃娃们跟您走天下
用心灵写山乡巨变佳话
27,《中师生的现代诗》
徐聿怀
中师生,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曾是乡村教育的脊梁。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
他们肩负起教育的重任,
为乡村孩子点亮知识的灯塔。
中师生,一个朴实的名字,
他们没有华丽的辞藻,
只有默默的奉献。
他们用青春和汗水,
浇灌着乡村教育的希望。
中师生,一个可敬的群体,
他们坚守在偏远的乡村,
为了孩子们的成长,
他们无怨无悔。
他们是乡村教育的守护者,
是孩子们心中的英雄。
中师生,一个值得铭记的名字,
他们的付出和奉献,
将永远载入史册。
让我们向中师生致敬,
感谢他们为乡村教育做出的贡献!
28,中师生
文/向日葵(河北)
在明亮的教室里,坐着中师生
他们的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不追求显赫名声,不渴望浮华赞赏
只愿默默地耕耘,播撒知识的种子
他们的笔下流淌着青春的汗水
每一个字句都凝聚着努力的印记
虽然道路平凡但他们心怀梦想
用坚定的信念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华章
中师生他们是未来的筑梦者
用平凡的双手塑造着明天的希望
他们的心灵如同纯净的清泉
滋润着每一寸土地,让梦想生根发芽
29.中师生
文/醉梦荷塘
与莘莘学子中脱颖而出,
到了高一级学府。
为将来登上讲台演练。
忆当初,
为数理化研磨,
为记忆单词苦恼,
为牛顿定律思索,
一天十几节课,
苦苦探索到深夜…
至如今,
即将登上讲台,
面对一双双求知的眼眸,
一张张稚气的脸颊,
一幕幕童真深深打动心田。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此刻体会的如此透彻,
如此深沉…
30.中师生
文/山里红
中师生
在那个饥饿年代
是多么的诱人,多么光彩
考上中师,无疑于范进中举
80年代中师生
是一批批脱颖而出来的高材生
经过三年学校培育
开花,结果
走上了各自不同的角落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为祖国输送各项精英
一支粉笔写春秋
当桃李满天下时
您仍默默无闻的在付出
中师生
这是划有时代的特有名词
祖国不会忘记您
人民不会忘记您
学生不会忘记您
向您道一声
辛苦了
31.解佩令*中师生
风采
自群相识,慕才为某。徒有学、倾囊相授。谢语千言,也难表、此情深厚。感师恩、择其良莠。
秋风无意,故人依旧。想当初、各处游走。几许迷茫,到此时、屏前挚友。醉今霄、问君知否。
32.中师生
/指染青岚
课桌开始承载青春
铺满时光的笔迹,穿越走廊、教室与操场
梦想悄悄在心底发芽
校园书声琅琅
再没有昔日那般无忧的笑
也没有静谧的午后,伴着蝉鸣与书香
小径曲折在回忆中
一幕幕地上演,一幕幕地更替
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棂
洒下几缕温暖
我在万千思绪里
试图描绘一幅画卷,一个梦
33.中师生
柒夏
火一样的青春
那个温暖我们的岁月
一声铃响唤醒梦想
求知的渴望,在心底蔓延
道一声感谢,敬爱的老师
带着勇气追逐远方
一艘小船,师生共同掌舵
教导,如灯塔照亮前路
关爱,似春风抚慰心灵
在成长途中,有您相伴
我们的步伐更加坚定
青春岁月,写满师生情谊
回忆,成为心中最美的风景
声声教诲
从教室那方黑板前传来
34.中师生
文/芬芳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
姐姐正好初中毕业
哪一年
她考上中专
学的是护理专业
全家人都为她自豪高兴
哪个年代
只要能考上中师生
就全能包分配
现在她们那些中师生
都活跃在社会的各个阶层
有的还成为了社会的中流砥柱
有的已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材
她们虽然文恁不太高
但是她们正在用自己的智慧
为祖国添砖加瓦
为家庭努力奋斗
为那些中师生点赞!
35. 中师生
文 绿水青山
我中学的老师有位中师生
却是一位全能
语文 历史 政治
还客串数学 物理
深邃的眼镜
学问也高深
一手的好字好文
历史故事引精神
唐诗宋词展魅文
时间跑得飞快
下课还有余温
我这不起眼的学生
您却烙烫我的人生
36.中师生
文/觉海慈航
粉笔在黑板上
书写描画
知识的海洋
站在讲台上
是多么的伟大
把自己忘记了
一站就快一个小时
耐心等待
浇水施肥
勤学加苦练
赔养栋梁之材
迷途里的导航带领之下
走向世界
走向人生路上的巅峰
37.中师生
文/幻
曾一度在讲台活跃的中师生
退出现在好多课堂
仍记得那些拿教鞭的面孔
他们都是多面手
德、智、体、音、美都聚一身
浇灌着祖国的花朵
启蒙开发儿童的智力
锻炼小学生的体能
在教育战线立下汗马功劳
我敬仰那一群勇于奉献的人
你们的功绩会被人们永远铭记
38.中师生
文/展翼(河北)
曾经熟悉的事物
悄悄地走进夕阳红
值得肯定
更值得挖掘
我不曾参与
却又与之比肩
现实的热门
人们纷纷越过中师
奔向大学或者
踩着他们的脚印登山入苍穹
云是厚了点,但云积了很多“雨水”
风是大了点,但风刮了满天的“园丁”
我很羡慕中师生,他们是一代耀眼的明星
我很幸运,从他们的灵魂里,构筑了田园的诗情画意
我赞美这种怀念,他们是不朽的财富
我祝福中师生,他们是教育永恒的天梯
39.中师生
文/李
知识的使者
民族的骄傲
蜡烛的精神
燃烧着自己照亮所有人
默默无闻的付出
用自己的生命托起无数个生命
像父亲慈悲着自己的儿女
有严励更有
无私的奉献
4O,写给中师生的歌
文/敖永桥(重庆)
岁月的长河,
踏过中师的门槛,
不高也不低,
铸就了传道授业解惑的梦想。
粉笔轻舞白色的姿势,
黑色的舞台,
绘制知识的图谱,
心离装有爱,眼中闪着光。
露珠温润朝阳,
书声琅琅,悦动青春乐章,
我们手拉手,一起遨游知识的海洋,
扬帆起航为人师表的航船。
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像一匹骏马,
站上三尺讲台,
手执教鞭,传递希望,
心中的热情,点燃孩子求知的火焰。
中师生的路,
铺满爱与责任的芬芳,
用知识的种子播种希望,
静待花开,收获满园桃李香。
月亮爬上树梢,星星眨巴眼睛,
备课与批改同行,
每滴汗水流出未来的期许,
每天的努力都闪耀着一束光芒。
中师生的歌简单而悠扬,
情漫漫意长长,
用心歌唱,把爱传扬,
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一天天,一年年,
中师生的故事永远传唱,
默默耕耘教育的田野,
只为远方,那一片片金黄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