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在遇见杨贵妃之前,还曾宠爱过一位叫梅妃的女子。梅妃的容貌尚在杨玉环之上,恰似天宫仙女下凡。可惜的是,杨玉环后来居上,逐渐取代了梅妃在李隆基心中的地位,致使梅妃成了李隆基生命中的过客。

↑作者尹玉峰系都市头条编辑委员会主任
一斛珠,原唐代教坊曲名。《宋史·乐志》有《一斛夜明珠》。此用旧曲另创新声。调名出自唐代梅妃故事。江采萍,号梅妃,唐玄宗宠妃之一。在今莆田亦称江东妃。帝王后妃八大才女之一。因擅使石斛珍珠汉方养肤,别号斛珠夫人。江采萍自幼聪颖,父亲极赏识,自小就教她读书识字、吟诵诗文。九岁时,就能背诵《诗经》中记载周文王后妃事迹的《周南》和《召南》两部分诗。十四岁,善吟诗作赋,自比晋朝才女谢道韫,不仅长于诗赋,还精通乐器,善歌舞,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开元末,唐玄宗遣高力士出使闽越,江采萍被选入宫。唐玄宗爱如至宝,大加宠幸赐东宫正一品皇妃,号梅妃。
一斛珠・梅妃
作者:尹玉峰(北京)
翩然梅雪,
飞来飞去如蝴蝶,
烟霞明灭花枝撷。
入了春泥,
漫漫隔冬月。
此前山色灰如铁,
冰霜千里天寒彻,
梅妃入画人惊绝。
万树飙歌,
忽地朔风歇。
↑作者尹玉峰在国家权威的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留影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云:“《雨霖铃》者,因唐明皇驾回至骆谷,闻雨淋銮铃,因令张野狐撰为曲名。”唐郑处诲《明皇杂录》:“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人斜谷,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据此可知,此曲是唐玄宗安史之乱后奔蜀途中所作,由于在“马嵬之变”中处死了杨贵妃,玄宗作此曲以寄思念之情、死别之恨。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五曾引唐代罗隐、杜牧、张祜诗,详作考证。
雨霖铃 • 杨贵妃
作者:尹玉峰(北京)
楼台宫阙,
奈何秋尽,
冻雨成雪。
回怀花溪汩汩,
如今却是,
堪忧风冽。
欲写相思满纸,
夜寒悬冰月。
出入蜀、龙辇銮铃,
水调悠悠顿喉咽。
銮铃伴雨伤离别。
吐云珠、滴滴生悲切。
几时舞动罗袖?
扬粉翅、恍如蝴蝶。
楚楚盈盈,
飞去飞来,
绕向桃靥。
共写意、自在逍遥,
再把同心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