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老杂感
文/张 勇
这些年,我发现我们这些出生年龄相当的人,或多或少流露着一种忧虑:自己到了暮年以后,会逐渐淡出公众视野,将被人模糊,当上清闲客。这给我一个感觉,我们这一代人是不是将要过去了。
其实,这根子还是如何来看待一个“老”字。
人一辈子,岁月不居,生老病死是必然的过程。生,理所当然,没什么好说;病,是最多人讨论关注的;死,人却最忌讳,从不轻易提及。而对于“老”,更多的是不能适应,以致心中沮丧恐慌,难以聊生。
人紧握双拳而来,平摊两手而去,生命有长有短,谁都无法逃避,也无法改变。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尽心尽力地去填满这个过程,先是一样一样的搜集,后是一件一件的疏散。亦如有人所说,最后只剩下老伴老屋和老狗。没曾料到,人不仅仅是作为人的活体存在的时候,还有一段晚景颇费安排。
甲辰龙年初,我写过一篇《人到六十》。我说,人到六十,是人生一种清晰的阶段定位,后面的事都将变得慢下来了。人生有两笔,上半场做加法,下半场做减法。慢,是一个减法和加法同时运力的过程,一点点地去减,也一点点地去加。若从时间角度看,生命运动从来就不会停歇,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回忆,是心事,是继续,是故事。你想,这人十几岁时能懂得什么?还觉得三十来岁的人己经很老,到自己是三十来岁时,又说六十方老。古来稀了,还自圆其说:“人老心不老”。我们对渐进式的改变从来就不感觉,一下子从童年到青年到中青到老年。你讥笑别人老时,自己也一定有报应。
说到年老,人生的经历对我们已没有过多秘密,基本都能通人言兽语。人生犹如一条河流,走向都一致,只是水岸不同:有的上下起伏,中间拐弯;有的左平右狭,前窄后宽;有的起步跌宕,先急后缓;有的始终柔弱,缓步悠长;有的先清后浊,中途变身;有的风雨裂岸,遭障转向;有的水苦涩,有的水酸咸,还有的有情殇,有的有财殇,只是没有从头到尾都平直、都通畅、都达顺的。
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也只不过是上帝把幼小的我们交给父母,把青壮的我们交给社会,到了年老的时候,他才把我们还给我们自己。年轻时我们和命运抗争,到老来和解了;成年以前我们是“危机四伏”,门外一步都是未可知,正所谓“如暗夜行走”;到了壮而行,手里有地图,心中有煎熬,天天“冰炭满怀抱”,灵肉冲突,义利矛盾,群己纠结,哪有一份安宁?面对这样的情形,若想活得随意些,就只能活得平凡些;若想活得辉煌些,就只能活得痛苦些;若想活得长久些,就只能活得简单些。世上没有上上签的活法,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
到了年老,也往往意味着不惑、责任、自律、诚实,意味着挚情、爱心、圆通、包容,意味着心态成熟、情绪稳定、性格豁达、说话做事知分寸、有分量。按照目前新的年龄分段:45岁以下为青年;45至59岁为中年;60至74岁为年轻的老人或老年前期;75至89岁为老年;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可见,传统的人类衰老期已被推迟,这对于人们的心理健康和抗衰老意志将产生积极影响。不久前,国家还出台了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步入年老的人,自然得有自己生活的模样,得认清自己的天性,回归本性的自我。不追逐,不逢迎,无喜不惧,无雨无晴,顺其自然。如果还在拿根鞭子自己抽自己的背,还在拿把刀子自己割自己的耳朵,一夜急白了鬓毛,三天急瞎了眼睛,“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样的话,未免就有些迂腐,有些寒伧了。
年老最忌懊恼悔恨,若是这样会更伤神。一心想改变自己人生的人,自已的人生又常是心难遂愿,非此即彼,无言以待。“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生命中不如意的事,总是占了绝大部分。有些事情,并不是你想怎样就能怎样,现实往往与理想差距很大,甚至背道而驰。无论倾听到什么,获悉到什么,都应该记住这是凡界,要使一把大于手,一抱大于臂,一步远于自己腿所能及,不借助什么,是不可能的。生存这一事实本身,就和“强”字分不开,活着就意味着“健”在,就意味着一种历练,时刻都要与周围的一切打交道,过程往往都是复杂和痛苦的。心动万物动,心静万事安。保持一种适宜的状态,过好快乐人生,常想那一二成的事,看淡得失、静安我心,得之我幸、失之我认。这样,就会感到庆幸,心存知足,懂得珍惜,不至于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所困扰。
年老就年老了,年老要有年老的样,要年老得有尊严,不管钱多钱少,衣着应干干净净,体态得干练硬朗,有闲情逸致爱好专长,硬改变来干什么?谁没年轻过呢?只有向前看才能生活,只有向后看才懂生活。光向上看,发飘,光朝下瞅,腿沉,不向上看不往下看,又找不准自己的位置,这怕是最糟糕的视力。若总是害怕年老?商人即刻就能钻空子,玩起生意经,死缠烂打向你推销一大堆什么抗衰老、防皱纹、减肥胖之类的“药品”,还有各类整容美容护理院(专科)什么的。但是,一切是枉然,该老还是要老。谁都知道运动会燃烧卡路里,能保持身材、健身体质、延缓衰老,但对一些年老肥胖的人来说,若不讲求科学的方法,肓目当了运动的奴隶,有时也会适得其反,一旦停了下来,不打回原形才怪?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是好的,何必争取那不必要的假象?我曾看到过一段话:“人生的过程,5%是快乐,5%是痛苦,90%是平淡;我们应该做的,是去关注那95%的快乐与平淡,而不是纠结5%的痛苦。”时间终会告诉我们,任何东西都会过期。年老了有啥不好,只要知道自己如何恰如其分地生活过,就是一种伟大和光荣。我们要坚持的,是不断的学习;要修为的,是积极的心态;要保存的,是头脑的青春;要留下的,是童年的真纯。
【作者简介】张勇,笔名訥言,1964年生,热爱生活,喜欢悦读写作,陕西商州人,大学文化。1982年以来已有600多篇论文、散文、杂文随笔、报告文学等体裁文章在《陕西日报》等省内外数十家报刊平台发表。有30多篇论文、散文、杂文随笔及获省级以上奖励作品入选《中国“八五”科技成果选(三卷)》《商洛文学·获奖卷(1978~2022)》等版本。出版文集《案牍筆谈》。《世界文学》签约作者。
﹌﹌﹌﹌﹌﹌﹌﹌﹌﹌﹌﹌﹌﹌﹌﹌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942251831@qq.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