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朋友三十年
文图 /李建印

8月13日早。
牛肉面套餐三碗送行。
雨中离开兰州市区。
雾里观看乌鞘岭景色。
阳光之下到达临泽故地。

几位老熟人在高速出口等候,不用问,老远看见身材高约1米85,头发不多又短,紧贴头皮的肯定是李吉海了。
这是一个与我保持来往30年,始终热情如一的农民朋友。我提升去担任团长,37岁刚到,意气风发,准备伸胳膊蹬腿,大干一场的样子。李吉海后来告诉我,当时约有3、4千块钱,刚刚开了一个木器厂,25岁满了,摩拳擦掌,准备尽快发财。
我在职有来往,退休更热情。这7年多,基本保持年年能见次面。
我感谢他,是因为他当年替我、替团里遮了丑,让我过了关。
他感谢我,是因为团里让他起步有活干,开了张,开了窍,开始走上致富路。

1994年5月初,兰州军区司令员政委签发命令,我由坦克47团参谋长提升到坦克46团任团长。5月17日下午,带着爱人准备的衣物、卧具和牙具,包括洗脸和洗脚盆在内的物品,跟随到团队调研检查的集团军郑军长和陪同的常师长,上任报到。
当晚,召开常委会议,师长宣布命令,提出要求。
次日,送走集团军和师首长,团里召开干部大会。团里郭全印政委宣读命令,我表了个态,就算正式上任了。
经过几个月努力,团里面貌有所改变。进入1995年3月上旬,河西走廊还是春寒料峭,早上起来也还是滴水成冰,连队取暖期仍然没有过。团队建设与大自然一样,也在萌动者发芽变化。向上级机关申请得到支持,准备把1970年代18元一平米建成的营房,24年之后维修一下,真正解决战士们睡在“星空房”的艰苦情况。这得要等到开春之后,上级文件正式下达指标之后才能进行。

这时突然接到通知,兰州军区政治委员曹芃生上将要来团队视察。全团紧急动员,全面展开准备,郭政委与我反复思考,总是想首长在任期间,可能就来这一次半次,我们如何既反映团队建设真实情况,又能向首长汇报我们困难,得到上级支持。
摆在我们面前困难,就是全团住房,没有一个单位是按照《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可以经得起检查的,不管住房新旧程度如何,首先是要素不全,其次才是标准不一,再次是质量较差。尤其是上百栋营房窗户大多数是破烂的。这是不论谁在外面都可以看见的,真正是有丑在外。怎样办?思来想去,只能是采取临时办法,给所有窗户把窗纱钉上,这样至少在外面看起来是统一的。
我把分管后勤工作的尚铁娃副团长与后勤处南联社处长叫来,一起商量,要他们二人想办法,不管什么情况,这两天时间,得把窗纱装齐了。

他们提出找刚刚开办木器厂的李吉海,要他马上找15个木工,两天一夜突击完成任务。一小时后,他们把李吉海带到我的办公室,我打量一下,年轻小伙子,标准的临泽口音,多少有点紧张。个头比我高几公分,一幅忠厚的长相,小鼻子多少有点红,脸上有些小疙瘩,厚厚的嘴唇,眼睛不算大,眼仁里透射着一丝聪明。穿着还算整齐。当尚副团长交待任务后,小伙子讲,“团长,没问题,我能完成”。说完就出去找人。
他的厂子刚开始,只有几个木工,一下要15个木工,不知他想什么办法,反正是完成了任务。

他出门后,我想这个小伙子,好似可以。至少没有问我们,这木工干活一天得多少钱,吃饭如何解决,窗纱谁来购买,后来怎样结算等等问题。因为我清楚,团里当时经费倒挂40多万,全年团里只有5万元机动费,训练费只有8千元,最大的经费指标就是烤火费,开支每一笔钱我得反复琢磨,能不花就不花,能少花就少花,不说搞建设,这还账的压力还是相当得大。其中,有一张封面,团里从经办人员到各级领导,将近20个人签字的发票,历经了十多年仍没有报销。
天有不测一下风云,但无绝人之路。好不容易把窗户全部钉上了纱窗,军区首长也如期到来。坦克一营营长张旭光跑步报告后,首长命令:按计划实施。
刚刚还是晴空万里,只是温度仍在十度上下。这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沙尘暴铺天盖地而来,几十米开外什么也看不见。这首长脸色重,营长黝黑,我脸也不白。大家稍一楞神,集团军陪同的王副政委及时建议,请首长直接到招待所听取汇报。
首长同意之后,乘车到1.5公里外团另一大院,完成其它预定内容。除看到招待所围墙新砌的,马路是刚打的水泥外,首长其余看到什么,我们也不清楚,至少,这窗户的丑算遮住了。

我和郭政委提议,班子决心管理打基础,训练上台阶,设施要改善,思想先过硬。首先解决基层官兵睡觉床板修缮,床头柜补差,小凳子新做等问题,不能团里集会,还有官兵席地而坐。
后勤让李吉海木器厂按要求,做了三种式样床头柜,三种小凳子,送到团党委会议室门口。通知全团部门以上领导和连以上干部,现场听取介绍,提出建议,投票定式样。确定价格时,领导全部离场,由基层干部投票决定。比较快的解决了官兵生活基本难题。我当时提出每把小凳子增加两个丅型铁,使得更加结实。据说,一下坐到军改时,22年了,有的单位还在坐着。
后来,团里营房整修,李吉海的工程队参加竞标,得到几栋平房维修任务。团里为了节约,按分项预算和总预算招标,签定合同后,团里明確,沙子、红砖、水泥和石膏板由团里统一供应,按预算扣钱。铲旧墙皮这样的活,按照谁住用谁负责的办法,从团领导到基层官兵,人人动手,真正是“一脸土满身尘,不洗净不认识人”。但把钱省下了。李吉海的二哥从事石膏产品生产、销售,吊顶用石膏板,市场价每平方米是9.6元到10元。尚副团长和后勤处南处长以及营房股长张利民等反复谈判,最后以每平方米7.5元供应,仅此一项,团里节约经费数万元。而水泥是采取预付订金办法,每吨比市场价低150元以上。红砖是团里头年冬按每块0.12元预订的,此时市场价已达0.26元。沙子则是由官兵到河滩自己筛,派车拉,供应施工队。官兵的付出,换来维修一新的营房,积攒起团里的家底,为后来给基层连队配发洗衣机,通有线网络,建洗衣房和晾衣房打下了经费基础。

当 年的县委张正谦书记和施工队李吉海、蓝吉江等,一起与我到老营区转了转,当年整修的房子,瓦直顶平,没有漏水的,顶棚石膏板大多仍在,地板砖划痕较多,但破损较少。随时入住,不需大的整修。看来,当年每平方米70来块钱整修的质量,经历三十年风雨,仍经得起核查!
这李吉海由给团里做活开始,一发不可收拾。一个初中没有毕业的农村青年,好似大彻大悟,在商海里博击进取。
李吉海已经成为李总,穷小伙子已经家产不菲。先后进入了房地产开发、租赁,进入青藏高原高速公路施工,工程机械租赁。千亩农场以经济作物为主。千头牛场专供香港市场。大型液化气加气站一时火红。车辆人员停、供、食、宿一体,成为临泽高铁站旁热点。特别是脱水蔬菜加工,规模大,销路广,效益可观。反正是来一次,他的产业规模就有一次扩大,见到的全是他新的产业、事业。

这个人文化程度不高,但悟性特别好,干什么事情没有亏本的,在中国市场经济并不完善情况之下,真正不容易。有时他的产业刚一出手,接盘人马上就赔钱,不好处理。也不清楚这样一个农民,是如何判断与利用市场的。
这几十年里,他坚持拥军不动摇,无偿为部队办了不少事。我询问他,你为什么这样?他说就是因为当年部队给了他信任,也给了他信心,坚定了他走出农业去发展的决心,才有了后来发展。
8月15日上午,我与张正谦等老同志,相约参观了几个农村项目,与多年不见老友进行交流,翻翻60年前农村大小队的三账四薄,摸摸当时农民使用的铁犁耧铁,让人兴奋。
到了中午饭时,李吉海在自己家里上了一大桌子菜,鸡是现炒,羊肉是新炖,青菜是新摘,品种不少。尽管他说是自己地里产的,但这也得人做老半天才行。他一再动员我们多吃点,这真正是全天然,没有一点化肥与农药,但我们的肚子是有限的。他又把酒摆上了,关键是上了一盘蛋糕。我询问这是那个过生日,他说,今天不能叫你李团长了,你是李师长。是毛主席批准你们坦克12师成立的日子,过去,是师里庆祝的日子,咱们也得表示一下。你这次回来选择这样日子,我们也能够体会到您的想法。我实在太感动了,这李总竟然记得我们师成立纪念日。只好是放开喝了一把。
我继续探究他为什么记得我们师庆日子,他告诉我,他与我们师是同年生,都是1969年出生。他又告诉我,你李师长是1957年出生,属鸡,与我们同一属相,与师里同一属相,估计不好好喝不好,这里有天意所在。

加上原中央电视台驻兰州军区记者站站长卜发友,退休正好在老家民乐休息。听说我来了,这又一次全程陪同。他可是把我从团参谋长、团长、师领导直到兰州军区部门主要领导,宣传到中央电视台和其他新闻媒体,他的生日比我们师里早一天,那就给他再补一下,也是感谢。这样,他成为第二个重点。
紧紧张张三天时间,为红西路军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参观当年发生激烈战斗的梨园口村,考察几个引进的现代企业,走访当年拉练住宿过的乡镇看变化,回到自己担任团长时营区看了看。与全团官兵栽种的苹果梨园也该换品种了......
该走了,周六,县里领导正好休息,三十年前的书记与现任书记,在交流中谈的是如何继续拥军,大家敬酒中表达的是对军队热爱,是努力干好自己任内的事情,让人感动不已。县委现任张书记讲临泽本色是红色,底色是绿色,特色是彩色。生动形象,易记易懂。
我讲点什么?退休了是梦中临泽,看到的是画里临泽,感觉上是富裕临泽,感情上是咱的临泽。
吃了朋友几天饭,喝了熟人不少酒,咱得为李吉海说点什么,不然这不成了吃大户,自己都不好意思。

我 说,李总,当着张书记的面,我给你提几条建议,供你参考,如果有用,就算是我们这次来的餐费。一是盯着中东,抓住洋葱。中东打仗,你的脱水菜就能够大量销售,收入一定可观。但洋葱地头价格一定得把握住,得量价齐抓才可。二是瞅着印度,把握适度。印度是世界第二洋葱生产国与第一大出口国,印度一举一动,会牵动世界洋葱市场。三是抓住当下,注重向下。不断加强信誉与文化建设,儿子大学毕业,子承父业,要让有文化的人真正进入到企业管理中来。
李吉海一直端着个大杯子,准备表态。我告诉他,你酒量过去不行,在你家吃饭,一菜一汤,就是手抓羊肉加白酒,两杯酒就躺下了,李广星与尚铁娃副团长把你叫不起来。现在菜多了,酒好了,量也大了。
李吉海说,首长,你把我们锻炼出来了。我家属比我酒量大,一次估计一斤没有问题。

我说,你媳妇当时见我们连个话也说不了,现在也是应对自如,菜也做的好,面也做得香,餐馆经营时,铁锅羊肉是这道上有名的,你是不是要替王红梅喝杯?
李回答,没有问题,搞的大家一笑起哄。
省民政厅老厅长,是从当年部队驻地新华庄走出去的领导干部,是个老拥军干部。回乡过中元节,也与我们一起进餐,高兴的说:我们新华庄老庄主,没有忘记我们新华人民。
我又开了句玩笑,人大权主任是大人,不晓人大态度。政法委张书记是新华庄出来年轻人,不知认不认这老庄主!


《作者简介》
李建印,陕西澄城县人。1957年出生,1974年参加工作,1976年2月入伍,服役41年多。经军队初、中、高级培训及赴俄罗斯留学,获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学位。历经基层部队带兵训练,后在兰州军区机关工作至退休。少将军衔。长于战备、训练、装备、管理工作,文字新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