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姚树森煤矿主题诗歌
文/静川
十多年前,我在组织中国诗歌万里行活动时认识的姚树森。他的煤矿诗歌写得很接地气,有生活,有诗意。当时他就是舒兰矿务局文联成员,通过他,我又结识了吉舒煤矿选运科技术员李凤高和舒兰矿务局党委宣传部、《舒兰矿工报》副刊编辑葛林,他们两位也是舒兰矿务局文联成员。我们哥几个都是写诗的,一见如故,后来我们几个策划了“中国诗人走进舒兰煤矿”的活动。和很多煤矿诗人下矿井体验生活,收获满满。
后来他搬到吉林市,我们两家离的不远,经常见面。昌邑区作协成立的时候,他也加入作协团体,我们相互就更加熟知。他的诗歌和散文这几年频频在各大媒体平台和报刊上发表,前一段时间我在《诗潮》杂志上就读过他《矿工眼里的祖国》。
姚树森,一位从煤矿中走来的诗人,用他饱蘸深情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动鲜活、饱含深情的煤矿画卷。他的诗作犹如深邃矿井中的明灯,照亮了煤矿工人的心灵世界,也让我们这些远离煤矿的读者得以窥探那片神秘而又充满力量的土地。在他的诗歌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煤矿工作的艰辛与危险,更感受到了煤矿工人的坚韧与乐观,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姚树森的煤矿诗歌世界,去领略其中独特的意象、具象、意境和炼词之美。
二、意象与具象:煤矿世界的生动描绘
姚树森的煤矿诗歌中,充满了丰富而独特的意象和具象,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真实而又充满诗意的煤矿世界。
首先,“矿灯”是他诗歌中反复出现的重要意象。在《矿车装载的乡愁》中,诗人写道:“在矿车铿锵里/吃着矿山面包的我慢慢长大/沿着铁轨放飞憧憬/矿灯的光束里缤纷绮丽梦想。”矿灯在这里不仅是照亮黑暗矿井的工具,更是矿工们心中的希望之光,象征着他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在《游弋在煤海里的情思》中,“头顶上的那盏矿灯/总是把梦境衔接的格外紧凑”,矿灯成为了连接现实与梦想的桥梁,让矿工们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依然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其次,“煤炭”这一具象也是诗人重点描绘的对象。在《矿工眼里的祖国》中,诗人写道:“在矿工的眼里/矿区就是最近的祖国/每一次挥汗开采/总能令情思穿破岩层。”煤炭在诗人笔下不再是简单的燃料,而是矿工们对祖国热爱的寄托,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是蕴含着巨大能量和价值的宝藏。在《父亲与煤》中,“父亲离世多年/但依然像块煤/在很多人记忆里/缄默地散发光和热”,煤炭成为了父亲一生奉献的象征,它的沉默和持久的光热,正如父亲默默付出的一生。
此外,“矿车”“巷道”“顶板”“点铃”等具象元素也频繁出现在诗歌中,为我们展现了煤矿工作的各个场景和环节。矿车的奔驰,巷道的幽深,顶板的压力,点铃的清脆,这些具象元素不仅让我们对煤矿工作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煤矿工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所面临的挑战和他们的勇敢无畏。
姚树森通过对这些意象和具象的巧妙运用,使他的诗歌具有了强烈的画面感和真实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那个充满汗水与希望的煤矿世界。
三、意境营造:煤矿生活的深沉赞歌
姚树森的煤矿诗歌在意境营造方面独具匠心,他以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为我们营造出了一个个或激昂、或温馨、或寂寥、或沉思的意境,让我们在品读诗歌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煤矿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煤矿工人的内心世界。
在《矿工眼里的祖国》中,诗人描绘了曙光透过摇曳的树枝,矿工们在八百米井下甩开臂膀向煤层深处挺进的场景,营造出了一种激昂奋进、为祖国奉献的宏大意境。“而我和我的工友已在八百米井下/正甩开臂膀向煤层深处挺进”,这样的诗句让我们感受到了矿工们的豪情壮志和无私奉献精神,他们在黑暗中挖掘光明,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在《情系矿区》中,诗人通过对退休后对矿区的思念,营造出了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意境。“失眠在都市的床榻/辗转反侧都是疯长的乡愁仿佛是耀眼的矿灯/闪烁里缺少了矿车的铿锵”,诗人在都市的喧嚣中,心中却充满了对矿区的深深眷恋,那曾经熟悉的一切如今都成为了遥远的回忆,这种乡愁让人感同身受。
而在《寂寥的矿区》中,诗人描绘了破产后的矿区的荒凉景象,“破产后的矿区/已无往日的喧嚣和生机/成了主人的荒草/和冷月与寒星/缱绻打理着孤寂的岁月”,营造出了一种寂寥、落寞的意境。然而,即便矿区已不再繁华,诗人依然对它充满深情,“唯有归来的游子/还痴情生养的家园/穿透废墟的目光/依旧挖地三尺/掸去禁锢的尘埃/亲近父辈在岩层中屹立的风骨”,这种对故乡的坚守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姚树森通过对意境的精心营造,使他的煤矿诗歌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我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对煤矿工人的生活和情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四、炼词之妙:煤矿情感的精准表达
姚树森的煤矿诗歌在炼词方面展现出了高超的技巧,他通过精准的用词,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煤矿工人的情感和煤矿生活的特点。
他善于运用动词,使诗歌充满了动态感和力量感。在《矿工》中,“蜗居在冷峻的岩层里,常常/在亮晶晶的煤块上,萌生/缤纷的遐想。每一次/矿车提升煤炭时,目光/总要追随很远”,“蜗居”“萌生”“追随”等动词生动地展现了矿工在井下的生活状态和他们对工作的专注与热爱。在《我用煤炭迎接黎明》中,“用滴滴不竭的汗水/洗亮墨玉般的煤块/在矿灯熬红的时刻/等待升井的喜悦”,“洗亮”“熬红”“等待”等动词准确地传达了矿工们的辛勤付出和对升井那一刻的期待。
他还善于运用形容词,增强诗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在《煤矿记忆》中,“装载着星星月亮/碾碎了寂寥与空旷/两条铁轨/熹微中闪烁曙色”,“寂寥”“空旷”“熹微”等形容词营造出了一种寂静而又充满希望的氛围。在《秋风里和煤畅叙往事》中,“秋风里夹杂的缱绻/依然会与煤觊觎隔空的地老天荒”,“缱绻”“觊觎”等形容词使诗歌充满了浪漫和深情。
此外,他在诗歌中还运用了大量的叠词,如“星星点点”“郁郁葱葱”“叮叮当当”等,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
姚树森通过巧妙的炼词,使他的煤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让读者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煤矿工人的喜怒哀乐和煤矿生活的酸甜苦辣。
五、结语
姚树森的煤矿诗歌是对煤矿工人生活和情感的深情赞歌,他以独特的意象、具象、意境和炼词技巧,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力量、温暖和希望的煤矿世界。他的诗歌让我们看到了煤矿工人的坚韧与奉献,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这些诗歌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让我们铭记那些在黑暗中挖掘光明的人们,珍惜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换来的美好。希望姚树森能够继续创作出更多优秀的煤矿主题诗歌,让这份煤海深情永远在诗坛绽放光芒。
矿工眼里的祖国
每天在矿灯
投射的光束里
不分季节地
追逐人生
割煤机喧嚣声里
煤炭如瀑布般流淌
清脆的点铃声
总能令情愫萌生散文诗般的遐想
曙光透过摇曳的树枝
眺望国旗迎风飘扬的时刻
而我和我的工友已在八百米井下
正甩开臂膀向煤层深处挺进
在矿工的眼里
矿区就是最近的祖国
每一次挥汗开采
总能令情思穿破岩层
小憩时
巷道里流淌的小溪流淌悠悠爱恋
在寂静的煤壁前
仔细找寻李白、杜甫吟诗的足迹
黝黑的脸颊
惬意地生长欣喜与欢畅
白云牵手风儿飘过山海关
大江南北炊烟升腾
我们也常常在国庆节的日子
精心挑选几块亮晶晶的煤块儿放进兜里
在碧空如洗的蓝天下
放飞心中至纯的爱恋
矿工对祖国的爱就是这般质朴平淡
就像我们走在巷道里不需要大地的回声
井底里回望如豆的井筒门
铮铮井绳牵扯万缕情肠
手足的茧花记载斗转星移
几代人的守望托起无数个黎明
炮烟在弥散中迈开步履
脊背上的汗珠润泽如磐的初心
别看我们终日潜行和蜗居在
八百米深处的岩层
我们却是植根在共和国矿井里
怀揣大爱的灵魂
一线光明 一团火种
一轮太阳 一盘圆月
光明在前 火种燃烧
太阳炽热 圆月多情
选择在黑暗中开采
正是为了点燃光明
投身在矿井里的人生
正是为了换取大地上的柳绿花红
矿工眼里的祖国
似煤炭耀眼月华安宁
矿工与祖国很近
近得能听到彼此的心跳声
刊发《诗潮》 入选《吉林文学作品年选》及《阳光》杂志
情系矿区(外一首)
失眠在都市的床榻
辗转反侧都是疯长的乡愁
月亮仿佛是耀眼的矿灯
闪烁里缺少了矿车的铿锵
退休的时光
思念尤为迫切
想巷道里晶莹的水珠
念与工友心贴心的至诚
父亲眼角洗不净的煤尘
隔壁张二叔酒杯里游走的星辰
家中炉子上沸腾的铝水壶
总是惬意的述说寒来暑往
电机车运走星星载来黎明
高耸的选煤楼与白云缠绵爱情
井绳编制的杖子爬满牵牛花
一缕斜阳拥挤了发小的乳名
如今的矿区行人稀少
惟有炊烟在空旷中升腾
回到桑梓摸一摸生锈的门锁
遇见伙计泪花霎时奔涌
与表妹夫庆有唠起往事
煤层里依然储存挚爱深情
爱恋地端详亮晶晶的煤块儿
生怕一松手心头便隐隐作痛
矿工
矿灯的抚摸下
与煤炭成为
肤色和秉性
相似的至亲
惟有牙齿
显现别样的格致
肩膀上升起的曙光里
大地上花草挂满剔透的露珠
入选江苏《暮雪诗刊优秀作品选》
煤矿情感写真(组诗四首)
还没走近矿区
高耸的选煤楼便扑入眼帘
多似翘着脚尖的父母
远远的把我眺望迎接
多半生的晨晖暮霞
矿车装载了几代人的渴望
风儿熟稔地唤着我的乳名
令心中 骤然生暖
矿灯
行走在矿井里的眼睛
光束里诞生大地上金色的黎明
也曾在煤壁上
狂草般书写心中的爱恋
退休后
我只把矿灯带到了都市
每一次端详
都慰藉拥有开采光与热的人生
伙计
岩石下
是须臾不分的亲兄弟
与刘能说的话一样
除了媳妇不分彼此
天各一方后
思念愈加强烈
每一次晤面
拥抱的臂膀比当年还有力
梦境
缠绵床榻上
梦境常游走在矿井里
开帮 出货 给棚儿
诙谐的玩笑依然直奔主题
倏然间
指尖滴落在煤块上的红玫瑰
还在静谧中绽放
悄然陪伴属于我的茂盛青春
载《诗刊》电子版
煤之情愫(组诗三首)
父亲与煤
父亲离世多年
但依然像块煤
在很多人记忆里
缄默地散发光和热
矿井 巷道 庭院
平凡的父亲走了整整一生
常年在远离蓝天白云的井下
却欣慰煤给予他的自豪与家庭
把所有的期盼
装进升井的矿车
嶙峋的岩石下
忘记了季节的更迭
开采的岁月里
把煤炭看做生命所系
已至于临终前
叮嘱儿女放进寿衣里一粒煤
母亲眼里的煤
母亲的爱情
煤是忠实的媒妁
每当煤火映红脸颊
母亲便笑得格外惬意
常常把疼爱
拧进家里马蹄表里
为父亲叫班
舍弃自己许多睡眠
珍惜每一块煤炭
就像忠贞对父亲的爱情
虽不曾步入矿井
情思常在矿车的铿锵里驰骋
暮年的母亲
有些眼花耳背
但只要看见闪亮的煤块
总会和父亲依偎得很近
我和煤
打小
就是父母眼里的一块煤
希望我怀揣煤的情爱
长大把温暖奉献
十八岁那年
我也成为了矿工
小憩时喜欢用矿灯
在煤壁上书写年轻的姓名
煤亦给了我颇多欣喜
笔端升华着对煤的挚情
无数次把煤块看作隽永的诗句
“匡宫”的笔名是煤炭孪生的弟兄
如今退休了
煤块常常缱绻都市里的梦境
回到矿区探望工友
煤依然是畅叙里围绕的主题
发表“花花乡土文学平台”
父亲的党徽(外三首)
父亲已离世很多春秋
抽屉里的那枚党徽依然闪闪生辉
每当我精心擦拭的时候
仿佛老人家又缄默地走近身边
一生就像一块煤
矿井里汗水蕴育大地无数个黎明
惟有临终的话语泛出光彩
俺,没有愧对党员的名称
父亲的工装
百废待兴的洪流里
父亲选择了煤矿
从此 家里到矿井
平凡的父亲就走了一生
印有“营城煤矿”的工装
一直是他骄傲与自豪的凭证
省城参加劳模会还是操持哥哥婚礼
穿工装的父亲都走得格外从容
工具兜
帆布缝制
据说是母亲给他的定情物
每当背一缕夕阳走进家门
母亲的牵挂便融进烫热的酒盅
有时工具兜里
还装进路上拾来的螺丝与道钉
把它们用在矿井建设上
父亲说得很轻却如煤炭般沉重
玻璃刀
节俭的父亲
当年却买了一把昂贵的玻璃刀
玻璃刀上的钻石刃
父亲比他的眼睛都心疼
秋风瑟瑟时
邻里们漏风的窗户是他的夜不能寐
工休日大小块玻璃反复拼接
忙碌的父亲话语里格外暖胸
发表在《天津工人报》
党徽里的情思
退休多年了
但抽屉里的党徽
依然被擦拭得
耀眼辉映
卅余年煤矿生涯
党徽延续两代人的忠贞
父亲与我的情感交织
如煤炭向往燃烧笃定
一生乐施善助
危难险峻总有父亲刚毅的身影
是党员就要关心工友冷暖
爱护矿山犹如爱护自己的眼睛
年三十雪幕里
忘记劳累送救济款
给马师傅贴春联 挂红灯
连绵爆竹里我才扑进家的怀中
其实 作为一名党员
既光荣又很普通
心中铭记奉献的宗旨
生命便镶嵌了党徽里的彤红
发表“一叶菩提”平台
我和我的矿区(组诗五首)
在都市的床榻上
梦中仍然和矿井缠绵
常常穿着胶靴在巷道跋涉
醒来双眼晶莹
每一次回到矿区
便有亲不够的情愫
路旁闪亮的煤渣
总能缤纷无法沉淀的记忆
炮线
矿井里的许多故事,是父亲
把炮线用拇指缠成了卷,带到了
阳光下的地面。父亲从胯兜里
掏出炮线的时候,我们总能
嗅到百米深处的氤氲与艰辛
父亲常常在工休的时候,布满
老茧的双手,用炮线给我们编织
家里的笊篱、肥皂盒。有时趁母亲忙碌
还给我们编织五颜六色的蝈蝈笼,当我们
提着蝈蝈笼在漫山遍野撒欢的时候,总能感觉到
在井下采煤的父亲,就陪伴在身边
矿井旁的小溪
在星光与晨曦里,静静地
流淌出矿井里的寂静与深邃。有时
夹杂的煤渣,在粼粼的波纹里
把远古的传说,在阳光下飘向远方
流到家属区时,含情的
少女总爱趴在窗前倾听
小溪的吟唱。摘几瓣杏花撒向涟漪
羞涩的心事缤纷了梦想
鸿雁
鸿雁不是信使
是我深爱的一个女人
当年我头戴矿灯的时候
她还在乡下和马莲花媲美
如今站在讲台上的她
却把爱情的绣球抛给了咱
她说从小感受煤炭驱走寒冷
情感托付给矿工最托底
矿工的儿子
在都市立足了,依然
喜爱聆听矿车载煤的声音
失眠的夜晚,父亲眼角的煤尘
格外生动
想起煤炭的时候,便延伸
做人的秉性。以至于走到哪
总是豪爽地,释放
煤一样的热能
发表在“咱们村”平台
故乡的选煤楼
依然醒目与庄严
骨骼坚守流年里的寂静
漏斗已经缄默
生怕一张口就溢出泪水
通向矿井的矿车道
铁轨搬移了心事
那个搬道房还在
只是远离矿车的铿锵
空旷的皮带道上
静得能听到我呼吸的沉重
喧嚣的昨日往事
仿佛还像煤炭熠熠生辉
站在楼巅
俯瞰曾经繁华温馨的家园
有几滴泪水
在晨光里演绎别样的情怀
回眸选煤楼
依然像父母把我眺望
捡拾的那枚煤块
衍生都市床榻上的失眠
发表在“一叶菩提”平台
遗落矿区的爱情(外一首)
乔迁都市后
破产的矿区成为乡愁
楼阁里梦境依然缱绻
常常拾起遗落矿区的爱情
三十七年前
你我都是青春芳华
因为钟情煤矿
相恋的故事被矿车装载
我们牵手在煤城小街漫步
花折伞下倾吐羞涩的纯真
当我走进矿井开采煤炭
巷道里总会想起你亲吻时的叮嘱声声
在婚后租住的寒巢里
我的臂弯留下你最惬意呢喃
清晨凛冽的西北风里
走向各自岗位的你我雪花袭身
儿子降生后
你我精心呵护弥漫幸福的家庭
工休日里
青青草坪放飞开心的笑声
那夜我突发胃穿孔
你的眼帘挂满月光的晶莹
细致入微的日日陪护
你竟没有睡一个囫囵梦境
企业压支陷入困境
彼此心田萌生磐石般的笃定
共沐风雨
坚信云翳上会升起绚丽彩虹
一路走来
一路牵手
虽暗淡了卿卿我我
但 家园和谐恬静
如今 儿子成才立业
孙子也成长为耀眼的童星
只是 只是你撒手人寰
留下孤寂的我孑然守望黄昏
或许 我会
踽踽度过晨辉暮霞
但每一次回到矿区 总会
在空旷的废墟上找寻遗落的海誓山盟
爱 不仅是相伴白首
思念能镶满寂寥的天空
一种真爱天长地久
每一次拾起情思依旧奔涌
寄向天堂的诗笺
思念
浸透的诗句
在杏花的羽翼上
成为云翳
你我的初恋
刻骨铭心
柳树下的吻
至今还有羞涩与火辣
光阴荏苒
白发依然隐藏矜持
花丛 月下
缠绵卿卿我我
骤患恶疾
病床成为别样港湾
晨风夕月
种植相伴的缱倦
溘然长逝前
我用手帕擦拭你的脸
泪水在每个细毛孔
抚摸冰凉
你走了
尘世间我再无爱情
每年的七夕
眺望云空
孤独寂寥里
诗句融入体温
在云中锦书续写
你我天堂里的初恋
发表在“一叶菩提”平台
故乡行
前几日,回到了故乡吉林省营城煤矿。短短几天,我没有打扰友人和同学,一个人静静地和故乡的亲近……
——题记
一路上
思绪起伏
不时喝下几口冰镇的矿泉水
滋润昨晚整夜的构思
车没有停稳
情感已在站台驻足
环顾高高的水塔
心依偎在妈妈的怀里沉醉
推辞兄长打车的盛情
脚步贴近家的距离
夜晚的几声蝈蝈叫
医好我都市里的失眠
晨起故乡依然用炊烟
考验游子的赤城
直到我香甜地咽下小米饭
窗外的池塘 笑出了涟漪
那几天
我不愿走出亲不够的故乡半步
在废弃的井筒旁
仔细聆听父辈的话语声声
最多时
我彳亍走在矿车道上
泪水再次洗亮
父亲的挚爱和忠诚
不得不走了
他乡还有我拼搏的营生
故乡新区璀璨的灯火
一直照亮我回归的路程
发表在《九台文化》
回乡偶记(外三首)
前几日,又一次回到了吉林舒兰东富矿区。搬迁后的矿区,行人稀少,远离喧嚣……
——题记
泪水不在矜持
踏上矿区寂寥的街路
奔涌的思绪
萌生久违的主题
搬迁后的住宅区
惟有那棵老柳树
紧抓着我手
絮说星辰里的相思
七里香饭店
排烟罩的低吟
仿佛是婴儿的哭泣
空旷的厅堂
酒杯的碰响令人心悸
落尘的屏风
回忆骄傲的往昔
门前稀少的足迹
总把夕阳踩成了叹息
睡火炕
李友和张景政
都是我当年的好哥们
每一次回到故乡
他们家的火炕格外热情
夜晚入睡前
他们的话题比星星还繁多
上山打柴 秋后拾苞米
听得我后半夜失眠
礼物
每一次返回都市
背后的行囊都格外沉重
带刺儿的黄瓜 红皮的地瓜
坠得背带多次抗议
向友邻索要了一枚煤块儿
揣进贴心的地方
一路上总是抚摸
生怕煤块儿长出羽翼
发表在《北方诗人》
我的爹娘我的矿区(外二首)
矿车碾出的乡音
在璀璨的星光里
使沉寂的矿区
睡得恬静
惟有心事缠绵的娘
还在细数表针的行程
窗外的蛐蛐低吟中
牵挂生出羽翼
岩层下和煤炭亲近的爹
用豪放捅破远古的寂静
手掌上的茧花
又镶嵌了几丝煤尘
天桥架上
月光被切割成隐约朦胧
井绳蠕动
牵扯天际如墨的云层
载煤的矿车
急三火四地运走繁星
氤氲的矿区
灶膛下燃起朝霞般的火红
夹着面包下班的爹
倾情娘温热的酒盅
惬意温馨的晨风
不顾羞涩地贴近窗棂
矿工洗浴
在矿山 升井的 矿工
每天都要洗浴
一池升腾蒸汽的水
是矿工亲近地面最渴求的方式
这时 惬意地
叼上一支香烟
让烟的袅香
随皂沫扩散
展露裸露的肢体
话语却躲避井下时的诙谐直爽
偶尔也有笑题
多是缠绕煤层里的故事
总爱用毛巾
把脊背搓擦几遍
不让一丝黑垢
愧对亮丽的朝阳
梳妆镜前
把潇洒的头型梳好
演绎人生华丽的转身
拥抱家人的渴望
载贵阳《林城群艺》
有一种情怀叫煤矿(组诗五首)
离开煤矿许久了,但每当
情怀涟漪的时候,父亲便
牵手一生痴情的矿山,在
夜深人静中悄悄走进梦萦
虽然,煤矿的情怀都是
在汗水里滋长的,却总能给
鬓发萌雪的年龄,增添
满胸的沸腾
母亲
母亲一生都没有,走出过
矿山,矸石山在母亲
眼里,就是最巍峨的山
还记得母亲领着我,手握刨锛儿
在矸石山下捡煤,以至于我
到现在,每看见一块煤儿
总能,找到母亲欣喜的眼神
矿灯牌
离开煤矿的时候,我只把
属于我的矿灯牌带到了都市
儿孙都很好奇,我为啥总爱在
月光下含泪端详
纸包纸裹的矿灯牌,陪伴了我
远离阳光、白云的岁月,曾经头上的
那盏矿灯,将在心里
熠熠陪伴一生
矿工
世上最黝黑的脸颊,惟有
牙齿,格外耀白
长年累月在地层深处,淡忘了
蓝天下的鲜花与鸟鸣
在冷峻的岩石中,笑容可掬地
开采每一个旭日东升,忙碌的
身躯和彤红嘱咐,在脊背的小溪里
演绎别样的风情
登勾房的点铃
煤矿登勾房的点铃,经常是
从子夜响到黎明,当然
点铃的语言,惟有矿山人
方能听懂
当除夕放假前的矿车,鱼贯驶出井筒
清脆的点铃声淹没了连绵爆竹
霎时,菜肴溢香,高挂灯笼
矿区的安宁祥和在悦耳中升腾
选煤女工
没有走近矿区,就能望见
高耸的选煤楼,像雄鹰一样
抚摸白云的,就是俺们的
选煤女工
俊秀的双眸,在煤与矸石中
检验赤忱,把优质的煤炭奉献
生活,就似把满腔情爱
虔诚地捧献给了心上人
寂寥的矿区
破产后的矿区
已无往日的喧嚣和生机
成了主人的荒草
和冷月与寒星
缱绻打理着孤寂的岁月
唯有归来的游子
还痴情生养的家园
穿透废墟的目光
依旧挖地三尺
掸去禁锢的尘埃
亲近父辈在岩层中屹立的风骨
发表在贵阳《林城群艺》
有一种情怀叫煤矿(组诗五首)
离开煤矿许久了,但每当
情怀涟漪的时候,父亲便
牵手一生痴情的矿山,在
夜深人静中悄悄走进梦萦
虽然,煤矿的情怀都是
在汗水里滋长的,却总能给
鬓发萌雪的年龄,增添
满胸的沸腾
母亲
母亲一生都没有,走出过
矿山,矸石山在母亲
眼里,就是最巍峨的山
还记得母亲领着我,手握刨锛儿
在矸石山下捡煤,以至于我
到现在,每看见一块煤儿
总能,找到母亲欣喜的眼神
矿灯牌
离开煤矿的时候,我只把
属于我的矿灯牌带到了都市
儿孙都很好奇,我为啥总爱在
月光下含泪端详
纸包纸裹的矿灯牌,陪伴了我
远离阳光、白云的岁月,曾经头上的
那盏矿灯,将在心里
熠熠陪伴一生
矿工
世上最黝黑的脸颊,惟有
牙齿,格外耀白
长年累月在地层深处,淡忘了
蓝天下的鲜花与鸟鸣
在冷峻的岩石中,笑容可掬地
开采每一个旭日东升,忙碌的
身躯和彤红嘱咐,在脊背的小溪里
演绎别样的风情
登勾房的点铃
煤矿登勾房的点铃,经常是
从子夜响到黎明,当然
点铃的语言,惟有矿山人
方能听懂
当除夕放假前的矿车,鱼贯驶出井筒
清脆的点铃声淹没了连绵爆竹
霎时,菜肴溢香,高挂灯笼
矿区的安宁祥和在悦耳中升腾
选煤女工
没有走近矿区,就能望见
高耸的选煤楼,像雄鹰一样
抚摸白云的,就是俺们的
选煤女工
俊秀的双眸,在煤与矸石中
检验赤忱,把优质的煤炭奉献
生活,就似把满腔情爱
虔诚地捧献给了心上人
发表在《九台文化》
秋风里和煤畅叙往事(外一首)
蒹葭摇曳时
秋风成了季节的主角
就连涟漪的池塘
落叶承载梦境的悠长
在寂寥的矿区
踽踽徘徊在封闭的矿井旁
情思游弋缤纷
再在巷道里开拓燃烧的梦想
矿灯须臾间
总爱抚摸煤层的闪亮
矿车不分昼夜
运走了星星驮来曙光
掬一捧巷道水
擦去胶靴的煤泥
小憩时工友戏谑的玩笑
缠绕着含蓄的儿女情长
升井时
倏然看见怀抱婴儿的妻子
深情的目光
萌生家门前相拥的渴望
如今退休了
关闭的矿井寂寞中守望星光
秋风里夹杂的缱绻
依然会与煤觊觎隔空的地老天荒
父亲与煤
父亲生前
就像一块煤
默默地燃烧
奉献出了光与热
很少舍得
休一个班
总把自己想象成
巷道里刚毅的支护
父亲格外惬意 煤矿
给了他美貌的妻子聪慧的儿女
还有“金鹿”自行车
分秒不差的“上海”手表
生产大会战时
父亲常常连班加点
发放的班中餐蛋糕鱼肉罐头
送给亲友炫耀矿工的自豪
金灿灿的奖状
装订了父亲勤劳的一生
晨曦暮霞的广播喇叭
父亲的事迹传遍矿区
父亲老了
花白的鬓发镶嵌略许煤尘
梦话里嗫嚅着“给棚”、“出货”
醒来后腰板抻直倍显精神
临终时
病床前留下叮嘱声声
在寿衣兜里装上一枚煤块
化为灰烬也要献出全部潜能
父亲走了
却像煤一样温暖我的余生
父亲就是一块煤
在我的心头很重 很沉
载江苏《暮雪诗刊.2022—2023优秀作品集》
煤矿记忆(组诗四首)
浸润了生辉的情思
遐思沉淀得格外厚重
穿越岁月历久的洗礼
无法风蚀剥落
胸襟里暖暖的情结
常常在日色西沉时展开羽翼
巷道里雄性的故事
总会在床榻上演绎缱倦
矿车
装载着星星月亮
碾碎了寂寥与空旷
两条铁轨
熹微中闪烁曙色
晨风中风驰电掣
煤炭的亮晶涂抹矿区的脸颊
驶进罐笼
煤炭便快捷扑向生活
矿灯房
聚集
煤海里的星辰
也常常
牵扯期盼与真诚
头戴矿灯
矿工脚步生风
升井的时候
矿区 开启又一个金色黎明
班中小憩
机械寂静
小溪流淌格外悦耳
巷道里
弥漫面包的芳香
这时关于女人的话题
没有了矜持与含蓄
省略微妙细节
唯恐被风吹到地面
载《珠西诗刊》
在煤的纹络里找寻过往(外一首)
流年经月里
依然眷恋矿区巍峨的奶头山
还有那
一走近思绪便生暖的煤炭
冷峻的岩石下
水珠过滤远古的宁静
琥珀里的蝴蝶
演绎着嗅香的专致
煤炭的沉默与絮语
经历沧海桑田的嬗变
在每一个延伸着的纹络里
都肆意缱绻曾经的花香鸟语
祖辈叼着嘎斯灯
匍匐在低矮煤层间
把仰视的憧憬与渴望
游弋在纹络中险峻与陡峭
我在矿井里
青春与巷道缠绵时
耀眼的矿灯
成了我和煤炭谈情说爱的媒介
不曾留意中
开采的煤炭成了喷薄的日出
惟有缄默的初心
依旧在煤的纹络中茁壮
退休了
但煤炭仍然走进床榻的梦境
眼角的盈盈泪花
总在煤的纹络里绽放得格外醒目
想起了井下的蘑菇林
井下潮湿
如果机械停止喧嚣
顶板滴落的水珠
滴滴答答不绝于耳
巷道两旁的木支护
在巷道风的吹拂里
顽强的生长出
颜色各异的蘑菇林
虽然没有阳光
蘑菇脆弱纤细
但在矿灯光的爱抚里
凛然成寂寥中的风骨
井下的蘑菇林不可食用
却是矿井里别样的风景
工余小憩时
倾听了矿工升井后的浪漫的构思
退休前的井下采访
特意拍照了葱茏的蘑菇林
如今每次仔细端详
仿佛 又走进了矿井
载《北方诗刊》
矿车装载的乡愁(外一首)
人近花甲
但矿车装载的乡愁
仍是不分季节的
辗转都市的床榻
父辈顶板下的仰视
炮烟里低头攉煤的艰辛
在点铃声刺破的晨曦里
缱绻百米深处的守望
一块块亮晶晶的煤炭
浸润太多燃烧的思绪
黑的脸庞白的牙齿
是矿工迎接黎明的虔诚
在矿车铿锵里
吃着矿山面包的我慢慢长大
沿着铁轨放飞憧憬
矿灯的光束里缤纷绮丽梦想
当年的“营城大块”
浓聚矿山人的豪爽与热量
在低矮泥泞的巷道里
坚毅的背影托起无数个太阳
如今退休了
但乡愁依然扑进胸襟
梦境里走进矿区的亲切
醒来时睫毛挂满晶莹
矿工
蜗居在冷峻的岩层里,常常
在亮晶晶的煤块上,萌生
缤纷的遐想。每一次
矿车提升煤炭时,目光
总要追随很远
升井时,喜欢在
人行车里松松腰带
想儿子
品尝面包芳香的欣喜
憧憬与妻子
被窗帘隐藏的
缠绵爱情
载《中国煤炭报》、《吉煤集团报》
游弋在煤海里的情思(外一首)
矿车的铿锵
早已随夜风流浪
旋转的天轮
寂寥着守望着星辰
垂首的路灯
在空旷中依旧驻足虔诚
长了荒草的登勾房
点铃在流年里缄默
破产后的矿区
已成为锥心的痛
任何风湿膏
无法医治植入骨髓的相思
当年矿井里的鏖战
常常在都市的床榻上演绎
头顶上的那盏矿灯
总是把梦境衔接的格外紧凑
小憩时
依旧与工友仰望顶板
猜想母亲与妻子
正烹饪倾心的佳肴
还有在候车室里
聆听人行车越来越近的欢喜
那只白绒毛的小老鼠
敏捷地蹦跳在巷道里
铁轨扛在肩上
凹进裹着锈色的痕迹
习惯地摸摸肩
却没有了当年的疼
瀑布般流淌的煤炭
是梦境里的亮点
拿在手里爱恋端详
霎时萌生久违的亲切
袒露着的脊背上
小溪冲刷煤尘泥垢
惟有洁白的牙齿
展露荷藕般的圣洁
退休了
梦里却常常缱绻矿山
每一次醒来
如同走进矿井见到了兄弟
我用煤炭迎接黎明
在幽深的矿井里
惟有矿灯
与一群黑哥们
须臾不分
我们在弥漫的煤尘里
想象大地夜的恬静
也常常在巷道中
眄视顶板滑落的岩石
用滴滴不竭的汗水
洗亮墨玉般的煤块
在矿灯熬红的时刻
等待升井的喜悦
坐在人行车里
才想起松松勒紧的腰带
这时会眯着眼
构思扑进家门的甜蜜
晨风抚摸里
敞开胸襟拥抱熹微
红花绿草
点缀怦然心动
此时 惟有此时
矿工的豪迈与曙光相依很紧
用煤炭迎接黎明
万家灯火便是矿工追逐的人生
发表在贵阳《林城群艺》
煤矿三行诗(四首)
煤炭
离开越久
越渴望
扑热胸襟的暖
矿工
黝黑的矿井里
情思
在丽日下翱翔
矿灯
虽然缄默
却是矿工身边
须臾不分的弟兄
胶靴
踩在泥泞的巷道里的足音
常常令矿嫂
失眠
发表在《暮雪诗刊》
矿山诗笺(四首)
矿工
蜗居在冷峻的岩层里,常常
在亮晶晶的煤块上,萌生
缤纷的遐想。每一次
矿车提升煤炭时,目光
总要追随很远
小憩时,喜欢
在寂寥的巷道里
想儿子当年如樱桃的小嘴
回味与妻子缠绵忠贞的爱情
矿工的妻子
大地酣睡的时候,你的牵挂
却早已醒了。脚步踩着
轻柔晨风,目光三番五次地
亲近远处的矿灯
虽不曾步入井下, 情思
却在矿井里生长得郁郁葱葱
当熟悉的脚步走近家门, 所有的渴盼
在瞬间沸腾
矿工的儿子
在都市立足了,依然
喜爱聆听矿车载煤的声音
失眠的夜晚,父亲眼角的煤尘
格外生动
想起煤炭的时候,便延伸
做人的秉性。以至于走到哪
总是豪爽地,释放
煤一样的热能
煤海记忆
在都市林立的
楼群里,很久都
看不见炊烟了,当然
也愈发想念陪伴自己
多半生的煤炭
常常在星星挑逗枝桠的
夜晚,在床榻上缠绵
和煤炭相依相挽的恋情
以至于眼角的小溪,在
月光下,格外晶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