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之山水画艺术的多维透视》
文/静川 配图/王艳
我与今之相识已有十余年之久,回想起那段时光,满满的都是欢乐与温馨。那时的我们都是文学老青年,因为共同爱好常常相聚一堂,大伙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谈天说地说理想,笑声不断,氛围热烈而又融洽,真可谓年少不知愁滋味啊!
尽管她生活在桦甸,而我身处吉林市,可两地之间的距离也算不上遥远。然而,不觉间她的爱好突然发生了改变,她跨界画画去了。随着创作热情日益高涨,目标任务也不断升级,从清华园游学到北京宋庄冲展,以往那种哥几个频繁见面、经常交流的时光逐渐成为了珍贵的回忆。如今,她更多的时候是在北京宋庄画家村栖居,我们能够相聚的机会变得极为稀少。好在,科技的进步让我们即便身处异地,也能通过微信保持紧密的联系,不曾中断。
我始终如一地关注着她的画作,仿佛是一位忠实的见证者,默默地注视着她在艺术道路上艰难却又坚定的每一步。今之在山水画领域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不仅创作出众多令人称奇的佳作,在业界引起反响,还吸引了一大批山水画爱好者的追随,而她还设帐收徒,门下弟子精英众多,有分行长、有作家、诗人,还有在职的处级干部和美术研究生。
2023年初夏她开启了“北京.宋庄国展班导师今之点彩精教万里行嘉峪关站”并取得了显著成效。5名学员不到半年就有16幅作品纷纷入选省以上各类美展,李华等3人作品亮相北京国家画院;李瑛、李华作品走进山东临沂美术馆。最令人振奋的是刚刚传来捷报,李瑛作品入选了第五届香凝如故全国美术作品展,将于作品一道走进北京•中国美术馆。苑淑芬的处女作也入围过全国美展,彭松国画作品获第二届中国乡村书画大赛优秀奖。她们5人不到一年时间全部加入了省美协。
目前她们创作出60余幅精品力作,今年元旦嘉峪关文联将为她们在美术馆举办师生展。
今之离开故土北漂圆梦才6整年,可她的变化太快了,简直是弯道超车,今之开挂了!她的性格执着,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有时候她对我说,连她自己也都有点儿懵了。她现在已经融入北京宋庄书画村主流圈层了。我曾经去过宋庄艺术市集,那地方位于北京通州,宋庄被称为“画家村”、“国际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万名艺术家在那里生活、学习、创作。拥有自由的氛围和诗意的园区。今之在这样一个高层次的圈子里打拼6年多,不仅在短时间内拿下中美协会员,随着名气不断提升,已被业界认可。现在不管是在别人的画展,还是她参与的画展,她的名字都逐步前置,结识了很多资深的画家,在许多画展活动中被邀请嘉宾出席。
今年5月份以来,她参加国内外重量级画展多达17场。譬如,中法建交60周年河南卫视走进法国卢浮宫名家交流展暨艺路生花国际艺术博览会,国庆节期间,她参加了第14届中国•宋庄艺术节暨全国百名艺术名家中国画精品展和“远山近水.翰墨传情”中国•新加坡国际艺术名家邀请展……美术作品多幅入选《从北京到巴黎•中法艺术奥林匹克名家名作》(中英双语精装版)和“光之在线•亚洲艺术展等具有国际影响的艺术交流活动。
对于诗画,我一直都有着自己的见解和追求。除了欣赏作品所展现的技巧和功力,我最为注重的是文本或画中所蕴含的意境。在中国的艺术领域,诗与画向来都将意境的营造视为重中之重,山水画更是如此。正如法国画家保罗·塞尚所言:“一幅画首先是,也应该是表现颜色。历史呀,心理呀,它们仍会藏在里面,因画家不是没有头脑的蠢汉。”如果一幅山水画仅仅是机械地描绘青山绿水,却未能传递出深邃而动人的意境,那么这样的作品就如同失去了灵魂的空壳,无论其表面多么华丽,终究难以在观者的内心深处引发共鸣,注定是失败之作。
古往今来,无数的山水画名家都深深领悟到这一真谛,他们在创作时竭尽全力去追求意境的高远和深邃。正因他们的不懈努力,大量传世的山水画名作得以诞生,并在岁月的长河中代代相传,始终散发着永恒而迷人的艺术魅力。
今之作为一位著名的画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潜心钻研传统技法,不断积累和沉淀。经过长期的努力,她如今已然能够博采众家之长,将各种技法融会贯通,并能在自己的创作中运用自如,展现出非凡的艺术才华。她尤其擅长创作巨幅山水,其作品不仅展现出令人惊叹的高超技法,更是蕴含着独特而深刻的意境之美。每一幅作品都仿佛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世界,能够让观者沉浸其中,为之陶醉,令人叹为观止。
当我欣赏她的作品时,那种笔墨之间所流露出的凝练潇洒以及意境的深远悠长,总是能够深深地打动我。她的画作往往气势恢宏,初观之下,就如同一场视觉的盛宴,瞬间将观者带入一个充满魅力和奇幻的艺术世界,令人心旷神怡,心驰神往。整幅画的造型简洁明了,但又精准无误,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这无疑彰显了画家深厚的造型功力和对画面整体把控的卓越能力。
此外,她的作品在色彩运用方面也独具特色。多种色彩,如紫、白、褐等,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相互辉映,形成了一个丰富多彩却又和谐统一的整体色调,营造出一种绚烂奇妙、如梦如幻的艺术境界。画中的楼房错落有致,布局精巧,气势磅礴,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建筑之美。蔚蓝的天空与地面上色彩斑斓的楼房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理想的城市之中。此地乃是海边,岸边一艘艘帆船静静地停靠,它们的姿态宛如一只只张开翅膀的巨鹰,准备随时翱翔天际,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
“艺术是大自然映现在人间的东西,重要的是要好好磨镜子。” 法国雕塑家罗丹的这句名言恰如其分地形容了今之老师的创作。她的画作笔墨潇洒凝练,用笔洒脱自如,仿佛不受任何束缚,自由地在画布上挥洒;用墨精妙绝伦,浓淡变化自如,相互交融,营造出丰富而细腻的层次和质感。设色清新淡雅,给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视觉感受。画面秀润明净,意境清远深邃,让人在欣赏之时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
在画中,天空高远辽阔,云彩飘逸,山峰虽然没有高耸入云的雄伟之姿,但依旧展现出崔嵬秀丽的独特韵味。山间的云雾就像是神来之笔,为整个画面增添了无限的灵动与神秘。正是因为有了这云雾的存在,画面中呈现出静中有动、实中有虚的奇妙效果,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逼真,富有生命力。云雾缥缈缭绕,更让这片山水显得灵秀非凡、生机盎然,仿佛是一个隐藏在尘世之外的仙境。山间的几座屋舍错落有致,造型妩媚动人,画家用其精妙绝伦的笔法将一砖一瓦都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这些屋舍都拥有了自己的生命和灵魂。山石刻画得凹凸有致,线条刚柔并济,充满了力量与活力,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变迁。那一株株秀树更是灵气四溢,在山间自由自在地生长,怡然自得,英姿勃发,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蓬勃的生机。山脚下,碧波荡漾,湖水清澈见底,秀树郁郁葱葱,枝叶繁茂,为整幅画增添了不少生机与色彩,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无限魅力和蓬勃生机。
更值得一提的是,画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几个大字格外醒目,这一独特的设计不仅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更体现出画家紧跟时代步伐,对国家发展理念的深刻理解和积极响应。她善于在作品中融入新时代的气息和崭新的思想,以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对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祝福。全图在墨法上的运用堪称娴熟精湛,笔法上则纵横洒脱,独具韵味。今之的笔墨技法已然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从这幅画中便可略窥一二。作画时,画家用墨干湿适度,浓淡相宜,相互融合,变化万千,从而使山林的浑厚华滋之气跃然纸上,仿佛这片山林真实地呈现在观者眼前。画中的笔法同样精彩绝伦,画家用灵动飘逸的笔触,精准地勾勒出山石、屋舍、秀树的形态,造型传神精准,笔简意赅,每一笔都蕴含着画家深厚的功力和独特的艺术感悟。皴擦点染等技法皆运用得娴熟老练,让山石栩栩如生,仿佛具有了生命;草木英姿飒爽,展现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构图精巧严谨,疏密得当,既注重整体的布局和平衡,又在细节处精心雕琢,令人耳目一新。此外,此画在营造意境方面也别具匠心,疏密有致,意境清幽,并用飞舞的云烟,展现出实中有虚的妙趣,给观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这幅名为《清泉流寒山》的画作,初看之时,便能让人感到一种沁人心脾的力量,仿佛能够荡涤灵魂,使人内心得到净化和升华。在刻画天空和远山时,画家用淡墨渲染,并巧妙地运用了一些浓墨,使得天空和山色相互交融,过渡自然,营造出一种神秘奇异的境界,给人带来莫大的惊喜和震撼。正如英国诗人济慈所言:“美是一种永恒的愉快。”这种美不仅体现在画面的视觉效果上,更体现在它所传达出的情感和意境之中。近处的这座山峰巍峨耸立,气势雄伟,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画家用苍劲老辣的笔法勾出山石的轮廓,线条刚劲有力,充满了力量感。然后,再用少许淡墨轻轻擦染,使山石的质感更加真实、立体。时而也点缀些浓墨,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对比度,使得山峰、山石变得形神峻峭,妙不可言。在描绘山间和山下的秀树时,画家时而用遒劲笔法勾勒枝干,展现出树木的挺拔与坚韧;时而又用浓墨与淡墨点染树叶,营造出树叶的疏密和层次感。如此一来,那几株秀树葱茏挺秀,形态优美,神韵飘洒,仿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给整个画面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山下还有清泉流淌,清澈的泉水在山石之间蜿蜒穿梭,水面泛起层层涟漪。仔细倾听,似乎能听到那清脆悦耳的泉水声,仿佛这清泉已经被画家赋予了生命,变得鲜活而灵动。整幅画意境清逸,清新脱俗,让人百看不厌,每一次欣赏都能从中获得新的感受和体验。
全图所描绘的是月下山林之景,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虚幻缥缈的仙境之中。在这幅画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画中笔墨古雅纵横,用笔秀逸苍劲,运笔犹如夜风般自由奔放,毫无拘束。画家通过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感悟,将自己对自然、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融入到每一笔每一墨之中。敷色清丽、淡雅,既不张扬也不浮夸,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月夜山林的宁静与祥和。构图独具匠心,疏密有致,画家巧妙地安排了画面中的元素,使得画面既有空旷之处,又有密集之点,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意蕴清奇,充满了诗意和哲理,让人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和感悟之中。今夜虽有明月高悬,但一些乌云却遮住了它的部分光芒,使得月色朦胧,若隐若现。这种朦胧的月色更凸显出一种梦幻般的气息,令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山间云烟弥漫,仿佛一层薄纱轻轻笼罩着山峰和树林,增添了几分神秘和浪漫的氛围。飞瀑飘舞,水花四溅,如银练般悬挂在山间,给宁静的山林增添了一份动态之美。虚实结合的艺术效果在这幅画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让画面充满了动感和变化,给观者带来了丰富的视觉体验。山下,屋舍与苍松秀树相依相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屋舍的古朴与苍松秀树的挺拔相互呼应,展现出一种宁静而诗意的生活氛围,让人不禁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所向往的那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境界。
这幅名为《大美太行》的作品,顾名思义,生动地描绘了太行山一带的壮美景色。整幅画笔势雄浑,刚劲有力,充满了力量感和张力。当第一眼看到这幅画时,山峰那磅礴雄伟的气势便如排山倒海般扑面而来,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和冲击。老辣的笔法与精湛的墨法相互交织,融为一体,共同展现出太行山的雄伟与壮丽。画家在布局上精心构思,巧妙安排,构图奇绝,独具一格,每一个元素都恰到好处地放置在画面中,形成了一个和谐而统一的整体。清新雅致的设色也为这幅画增色不少,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多彩,气韵生动,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远山若隐若现,在云雾的笼罩下,宛如仙境一般,充满了神秘和缥缈的气息。烟岚云岫,如梦如幻,让此地充满了仙气,仿佛是一个世外桃源,让人向往不已。近处的山峰雄伟壮观,高耸入云,给人一种顶天立地的感觉。画中那颗磐石,坚如龙甲,纹理清晰,形态独特,格外引人注目,仿佛是这座山峰的灵魂所在。一帘飞瀑奔腾不息,水花四溅,如银河落九天,气势恢宏,烟波浩渺。山间还有水榭、屋舍,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林之间,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秀树成林,郁郁葱葱,枝叶繁茂,生机勃勃。这些秀树有的挺拔直立,有的弯曲多姿,形态各异,却都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向上的精神。此画用笔沉着苍劲,每一笔都蕴含着画家深厚的功力和情感。用墨娴熟老练,墨色浓淡融合,过渡自然,墨韵雅致,展现出丰富的层次和质感。构图清奇,布局自然合理,既遵循了传统的构图法则,又有所创新和突破。当然,整幅画最精妙之处在于设色。虽只用浅彩,却依然能够精妙地表现出山峰的雄伟、秀树的婀娜多姿,以及整个画面的生机与活力。色彩的运用恰到好处,不张扬不浮夸,却又能够瞬间让整幅画充满生机,气韵十足。山峰挺拔秀丽,线条流畅,形态优美。山间秀树不多,零星分布,但每一棵都经过精心刻画,依然婀娜多姿,意气风发,树之灵秀跃然纸上。一缕缕云霞飞舞,或浓或淡,或聚或散,让此地如梦似幻,动感无限。还有一泓清流从山上飞泻而下,水花晶莹剔透,如珍珠般散落。山下,一片葱郁密林格外秀美,枝叶交错,光影斑驳,妙不可言。
今之的创作背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熏陶,同时也受到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广泛影响。她在传承传统山水画精髓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勇敢地突破传统的束缚,将个人独特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融入到每一幅作品之中。
今之的山水画之所以能够如此引人入胜,其原因不仅仅在于她那精湛绝伦的绘画技艺,更在于其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她深入钻研传统文化,对诗词、书法等艺术形式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并能够巧妙地将这些元素融入到自己的画作之中,使得画面的内涵更加丰富,韵味更加悠长。她的每一笔、每一墨都仿佛在讲述一个古老而又动人的故事,传递着一种深沉而又真挚的情感。这种文化的融合,使得她的作品在众多艺术作品中独树一帜,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同时,今之还格外注重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她游历名山大川,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与神奇。在这个过程中,她用心去倾听大自然的声音,用眼睛去捕捉大自然的美丽瞬间,用心灵去领悟大自然的真谛。正如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所说:“灵感是一种不是被人的意志,而是被与此无关的某种影响所唤起的灵魂里的激情。”在写生的过程中,她凭借着敏锐的艺术感知力,能够精准地捕捉到山水之间瞬息万变的光影和色彩。这些生动而鲜活的元素被她巧妙地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为作品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因此,她的作品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简单描摹和复制,更是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的崇高赞美。
在艺术风格上,今之既能传承古人的精华,汲取传统山水画中线条的凝重与古朴、构图的严谨与和谐、墨色的韵味与变化等优秀元素,又能大胆创新,融入现代绘画中线条的灵动与自由、色彩的鲜明与丰富、表现手法的多样与新颖等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她的线条刚柔并济,既有传统山水画中线条的沉稳和厚重,又有现代绘画中线条的灵动和活泼。在墨色的运用上,她大胆突破传统的局限,尝试新的墨色组合和变化,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变的墨韵效果,使画面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此外,今之在创作过程中还非常注重情感的表达。她将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都毫无保留地倾注于笔端,让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真挚而强烈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观众在欣赏她的作品时,能够迅速地被画面所传递的情感所感染,产生强烈的共鸣,进而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和洗礼。
今之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备受赞誉和关注,在国际上也逐渐崭露头角,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尊重。她的山水画作品犹如一扇扇窗口,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同时也展现了现代中国艺术家的创新精神和时代风貌,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而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