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望为何无法安息
——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团聚的仰望
(组诗)
文/北山虎
一 黄公望不得安宁
元代有一个黄公望
活到八十五岁死了
那个年代能够活到八十五
也就高寿了
可你却在墓中无法安息
二 黄公望不容易
谁让你七十九岁那年
在富春山的南楼
突然决定作画
对着无用师弟郑樗说
停止云游吧
一幅《富春山居图》
画了六年的时间
一幅画成全了你
元代画坛四大家之首
吴镇 倪赞 王蒙
黄公望名字排在第一
仲尼游列国而纂《论语》
司马迁受宫刑而撰《史记》
黄公望人生是受尽磨难的
而《富春山居图》
竟成了画中之兰亭序
谁让你被命运挤进了死胡同
生下不久南宋就亡了
七八岁父母就亡了
于是九旬黄公就收养了你
那句”黄公望子久矣”
你便有了名与字
国亡了 家破了
黄公望少年不易
谁让你的命运被挤进死胡同
寒窗苦读 挣扎着
数过了多少遍寒星荒鸡
在科考的年纪
元代统治者为了消除汉人威胁
中止了科考
在理想大鹏展翅的时候
你却偏偏赶了上司命案
被牵连蹲了五年的监狱
五十岁了
已经进入知天命之年
却偏偏一片云般
步入飘泊之旅
沿着常熟的琴川七条河流
弹奏起 人生的跋涉之曲
富春山的一树一石入境了
富春山的樵夫渔翁入梦了
甚至可以与你眼前的石头
同时化为一块石头
雨来风来 吹走了斗笠
芒鞋竹杖 江南风雨
浑然不觉
那块“雨淋石”作证
被逼进死胡同却逼出
灿烂的一片天地
平顶松 荷叶皴 长披麻皴
道尽你的人生
探索出你的
中国绘画史里程碑的技艺
历史真成全一个有志者
八十多岁已经属于风烛残年了
可是还在等待《富春山居图》
还厚望黄公望
而黄公望还在抖擞着精神
圆满着一桩画坛传奇
三 两卷图盼金瓯一片
沈周收藏了 题跋了
吴洪裕更视《富春山居图》为生命
当他的生命走尽尽头
唯一的盼向是把他的心爱
带到另一个世界
《兰亭序》不是陪李世民去了吗
富春山居图
难道还要陪吴洪裕
火焰燃烧起来了 舞蹈着
吴洪裕才闭上了眼睛
他的侄子吴静庵奋身从火焰中
抢出了六米的长卷
就这样富春山居图一分为二了
隔着一条海峡
问海中一轮明月
何日能聚
对了 还有一卷《子明卷》
是沈周藏品丢失后根据记忆临摹的
赝品竟让乾隆走眼了
邦邦邦地盖了多少下玉玺
还记得那年春晚的《忆江南》吗
还记得剩山卷跨过海峡
完成一次历史的大合璧吗
大陆有百万人乘风观山观江了
金瓯不能两阙
人心向着统一
北山虎坚信
两卷富春山居图
就是蓄势等待着的彩虹
必有一天
连接盼归的心
腾空而起
一卷留在浙江博物馆
一卷被带到了台北博物院
一卷为51.4cm✕31.8㎝的剩山卷
一卷为636.9㎝✕33㎝的无用师卷
仰头共同望着
何日一片彩云归
牵手拥抱 祈盼
还原成浑然的一体
作者简介:北山虎(吴虎汉),河北唐山迁西人,老三届,老知青,开滦退休;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唐山作家协会会员,老三届诗社社长,坚持每天一诗。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