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饼铛,是当今社会相当普遍的家庭厨房炊具,就连农村,几乎家家都有。
电饼铛的“铛”,是个多音字,一是读chēng,二是读dāng。在“电饼铛”中读做chēng,“铛”的意思是厨房烙饼或煎其他食物的平底浅锅。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把电饼铛的“铛”读成了dāng。这个字读dāng的时候,意思是形容撞击金属器物的声音。语境不同,读音也不同,商店里的有些营业员,在推销产品时,不知道他(她)是为了迎合顾客以达到促销的目的,还是真的不懂这个字有两种读音,也跟着顾客读铛(dāng)。可能两种情况都存在吧。
电饼铛的功能可谓多了去了。可以摊煎饼、烙饼,可以煎肉、煎鱼、煎饺子、煎鸡蛋、煎豆腐、煎牛排等等等等。还可以制作外酥里嫩的蛋挞、香甜软糯的蜜汁板栗以及酥脆可口的锅巴。
我却常用电饼铛烤红苕,前几天烤红苕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小时候焪红苕的事。
七八十年代,物质匮乏,生产队在沙滩地栽种些红苕,下霜之后才开始挖,一家五六口人,能分几百斤,每家都挖一个地窖(陕西方言叫红苕窨子),把红苕存放在里面,可以吃到来年开春。那些年,主粮短缺,红苕救了不少人的命,虽然经常吃会反胃酸,但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还是忘不了救过命的红苕。
那时的红苕,因为品种的原因,水汽(陕西话,意思是水分太多)大,不好吃。有一种叫“龙大红”的,颜色红,个儿大,产量高。但是特别难吃,关键是水汽太大,谈不上一点干面。那时,红苕的吃法有多种多样:蒸、烤、炒,七八十年代,农村做饭烧的是柴火,做饭时把红苕埋在灶台的灰烬里,饭做好了,红苕也就烤熟了。还有切成块下到包谷糁锅里吃,陕西人叫红苕苞谷糁。蒸熟之后和些面,烙成红苕饼吃,咬一口,软软的,甜甜的,有嚼头。特别小的红苕蒸熟了晒成红苕干吃。大的切成片晒干了打成红苕粉,压红苕饸络吃……
最难忘的是焪红苕。“焪”读qióng,陕西方言读四声。焪红苕是陕西人吃红苕的一种传统吃法。其制作过程是:先将红苕洗净,锅(不能用平底锅)里添适量的水,再把一个大老碗扣在锅里,水不能漫过老碗,然后把洗好的红苕,沿着锅的四周架在老碗上,红苕也不能漫在水里,红苕放好以后,在红苕上面盖一块干净的干抹布,这样,在焪红苕的时候,锅里的气馏水就不会直接渗到红苕上,否则气馏水被红苕吸收,会影响红苕的干面程度。最后盖上锅盖,大火烧开,再以小火加热至红薯熟透,大约十多分钟。焪红苕所用的时间长短,要根据红苕的大小和经验而定
这种焪红苕区别于蒸红苕,蒸红苕,用的是平底锅,把红苕直接放在笼屉里蒸。用焪红苕的方法焪出来的红苕,要比蒸的红苕好吃得多。特别是四周挨锅的红苕,能充分脱水,吃起来更酥爽干面,口感更好。
随着社会的进步,红苕的品种不断更新换代,“龙大红”不知道啥时候已经悄无声息地淡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板栗红苕”。板栗红苕,干面无丝,香甜可口,为众多的人所喜爱。
现在,有了电饼铛,再也不用在锅里焪红苕了,想吃了用电饼铛随时去烤。用电饼铛烤出的红苕,远比焪红苕好吃得多。给它取个名字叫“脆皮红苕”,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因为它外表看起来酥脆,吃起来内瓤干面,保持了红苕原有的风味和营养,堪称陕西一道美食。
2024年9月30日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