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早期在清江浦
郭应昭
淮安市清江浦原是里运河畔的一座小城,但中国共产党早期就在这里建立了党组织。党组织积极引导和领导清江浦人民开展反抗压迫、反抗剥削、争取权利的斗争,播下了熠熠的革命火种。
一、清江浦的曙光
20世纪初叶,由于清朝政府卖国求荣,外国列强觊觎瓜分中国,加上国内军阀混战,国家式微,民不聊生。毛主席曾在《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一词中描述旧中国是“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国家弱,列强狂,官吏凶,富人狠,穷人苦。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了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参与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后,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促成了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诞生。有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更广了!1921年10月,进步知识分子秦选之和刘旭之(丙生)在清江浦城里创办了《江北日报》,经常转载《北京晨报》刊登的李大钊、瞿秋白的文章和莫斯科通讯,宣传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众多知识分子和市民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危亡。老淮阴的中心清江浦的上空露出了一线曙光。
1924年下半年起,在外地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淮阴籍青年陆续回到家乡,他们向知识分子和市民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员。
二、党员多是学生
早期发展的党员多是进步的知识青年和爱国的学生,他们积极组织人民群众开展反帝反封建反剥削反压迫的斗争。陈霞林
谢冰岩
我国著名新闻学家、书法家,新华通讯社原秘书长谢冰岩就是由在上海读书回乡的陈霞林介绍入党的。谢冰岩是清江浦人,家住西大街官元坊巷,据谢冰岩回忆,1928年下半年,他失学失业在家自学,常与思想进步的陈霞林、沈家骏等几个朋友来往,在淮中读书的沈家骏介绍他参加了淮阴中学党的外围组织“读书会”,他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并且认为共产主义好,但受人道主义思想影响较深,他想当一个歌颂人道主义的诗人,思想迟迟不觉悟。直到1930年初在上海上大学的陈霞林放寒假回清江浦,同他谈了几次话,他才正式提出入党的要求。为了考验他,陈霞林要他到清江浦一个热闹的地方贴一张标语,陈霞林说他要检查,谢冰岩悄悄地在夜里照做了。两天后,陈霞林领他去见一位年龄比陈霞林大些的同志,做了一次正式谈话。那位同志问他:为什么要加入共产党?中国革命的性质与任务是什么?中国的革命形势怎么样?等等。谢冰岩回忆当时情况说,有的问题他能答上来,有的问题答不上来。但过了两天,陈霞林通知他被批准入党了。
共青团淮盐特委书记宋振鼎,1925年在西坝盐务运商公立小学听过党的杰出政治活动家恽代英的演讲,受到共产党的影响。1927年,淮阴旅外读书的学生靳宗恂、赵步坤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靳是上海中国工学的学生,赵是国民党中的共产党员。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在上海和武汉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霎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反动派的屠杀,让中国共产党明白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真理,为劳苦大众谋解放谋幸福的信念和意志更加坚定了,踔厉奋发地继续开展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的革命斗争。在国民党统治区,中国共产党人的活动转入了地下,清江浦是国民党在苏北的统治中心,中国共产党早期在清江浦的活动都是秘密进行的, 共产党人随时都可能被抓,被关,被杀。
三、五个基层支部
店员支部遗址
中国共产党早期在清江浦先后成立了五个支部。分别是淮师支部、淮农支部、店员支部、县师支部和文化支部。
淮师(中)党支部是中国共产党在清江浦成立的第一个支部。1926年,朱曦在省第六师范读书,1927年,北伐军到淮阴后,第六师范搬到淮安,原来的第六师范校址变成了淮阴中学,朱曦也随师范到了淮安。1927年暑假,他去了一趟南京,由后来(1928年10月—1929年10月)担任 中共淮盐特委书记的陈治平介绍入党。回淮安后,成立了淮师支部,总共有六七人,党员有:泗阳的魏其楚、刘进取,邳州市的韦士敏,清江(浦)的马骏,还有一部分共青团员。1928年2月,淮师从淮安搬回了清江浦。回清江浦后,党支部扩大了,由于没有县委,就把支部改成“特别支部”,领导清江浦的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特支书记是朱曦。是年,江苏省委派何孟雄到清江浦帮助成立淮阴县委,在淮中对面的小旅馆里开了两天会,会上正式宣布成立淮阴县委,县委书记是朱曦,这个县委就是淮师特别支部改的。但不久朱曦在路上被国民党特务抓去了,因为他是淮师学生会主席,出头露面比较多,认识他的人也多。后来上级托人把他保了出来,朱曦就此不得不离开了清江浦。
江苏省第三农校位于清江浦孙大庄对面,即现淮安汽车总站西,1928年秋在汤汝贤的指导下成立了淮农支部,支部有7名党员,书记是王伯谦。宋振鼎入党按组织要求在清江浦城内以学徒身份开展市区店员和街道工作,先是参加淮师支部,后来成立了店员支部,担任了店员支部书记。1929—1930年,中共地下党在清江浦增加了县师支部和文化支部,文化支部有陈白尘、谢冰岩、沈家骏等4人,书记是谢冰岩。
1929年2月,在中共淮盐特委派员指导下,中共淮阴县委才正式建立,推选出县委委员王伯谦、孙汉文、宋振鼎、薛味五,首任淮阴县委书记由淮盐特委副书记汤汝贤兼任。汤汝贤是沭阳人,旅法华工,在法国入党,后派往苏联东方大学读书,北伐时是叶挺独立团一营营长。他是中央派往江苏,江苏省委又把他派往淮盐地区组织人民开展革命斗争。汤汝贤后来调往山东省委工作,1930年秋,山东省委被国民党反动派破坏,汤汝贤壮烈牺牲。
四、学生罢课斗争
清江浦早期的党组织主要是在知识青年和学生中秘密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进步学生,组织学生争取民主、自由,维护学生权利,领导和组织罢课运动,开展同反动势力的斗争。
1928年秋,淮师支部发动学生请愿,要求减免膳食费,反对校方上党义课,同时通过赤色群众组织“反帝大同盟”“争自由大同盟”吸收“左”派青年,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领头人魏其楚等被学校开除。1929年上半年,淮师支部领导学生进行反对校长王德林的斗争。王德林是国民党党棍、学阀,他做校长后,派改组派学生石维桥来监视进步学生的活动, 校方的行径引起了全体学生强烈不满,也受到很多老师的坚决反对。抓住这个机会,淮师支部领导学生会发宣言,贴标语,发通电,最大限度地发动学生和老师反对王德林,一直发展到全校罢课。一个多星期的罢课期间里,学生组织纠察队,封锁了学校的大门,不准随便进出,搞得国民党当局和王德林狼狈不堪,国民党当局派出了军警与学生对峙,为平息这次学潮,学校只得提前放暑假。但暑假中,有几个学生被校方开除,个别学生还遭到逮捕。
1928年冬的一天下午,淮农搞校庆,由学生演出,国民党淮阴县长陈维俭应邀带大小老婆和两个卫兵前往学校看戏,淮农支部培养对象孙义甫看到进校门的陈维俭邪三怪四的样子,当面讥讽道:“陈县长还是多妻主义呢!”听到此话,陈维俭白了他一眼,看到陈维俭的眼神,卫兵上去掴了孙义甫两个耳光,被打的孙义甫捂着脸立即叫喊:“陈县长叫卫兵打人了!”听说学生被陈县长的卫兵打,全校学生哄了起来,要求惩治打人凶手。校方出来说话,学生不让,陈县长吓得躲了起来,后来偷偷地溜走了,校庆的戏也不演了。为了讨回公道,学生们集体上街游行,找陈维俭要求赔礼道歉,惩办打人凶手,并拍电报给江苏省教育厅和中央教育部。最后,陈维俭不得不低头向学生赔礼道歉,把两个卫兵押起来,其实是掩人耳目。党在淮农领导的这场学生与反动当局的斗争终于胜利了!党的威信在学生中进一步树立起来了,一批进步学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9年春,淮农支部还组织领导学生反对校长唐昌智重用的反动饭桶教员薛迟的罢课斗争。淮师支部书记陈亚昌参加了淮农支部的会议,表示坚决支持淮农学生的正义斗争。罢课进行了1个多月,校长唐昌智躲到淮城去了。国民党当局派出100多名军警,荷枪实弹闯进学校,宣布提前放假,驱赶学生回家,并开除了闻金门等学生。
淮农和淮师的学生因罢课斗争而被开除的有时一次就达二三十人。被开除的学生没有后悔,他们又按照党的安排到新的地方继续开展革命活动。
五、车夫举行罢工

清江浦是淮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又是水陆交通的枢纽,从事苦力的黄包车车夫很多,他们任凭风吹日嗮雨淋,忍饥受饿,苦点微薄的车钱养家糊口。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他们还经常遭到国民党军官的拉差勒索和无理打骂。为了维护黄包车车夫的权利,清江浦的党组织派共产党员薛味五、杭正高到黄包车车夫中去做宣传发动工作,鼓励车夫们勇敢地起来斗争。薛味五与工人们一起拉黄包车,同车夫们在一块谈心,听车夫们诉苦 ,跟他们交朋友,启发他们的觉悟 。1929年夏,国民党淮阴县警察局决定将黄包车牌照费由原来的2角增加到4角,引起了全体黄包车车夫强烈的反对。地下党抓住这个时机,发动了黄包车夫联合大罢工。罢工一开始,就得到了杨庄、淮安等地黄包车车夫的积极响应,他们也宣布了大罢工。清江浦的黄包车车夫提出了“反对加税,反对打骂”的口号,他们拉着黄包车包围了纪家楼附近的淮阴黄包车总工会和县警察局,造成了半个清江浦城的交通堵塞。黄包车车夫斗争的声势使国民党当局害怕了,当局多次派人与车夫谈判,最后不得不取消增税的决定,黄包车车夫们胜利地笑了。这次斗争的胜利,让车夫们体会到共产党是他们的主心骨,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
六 、信念矢志不渝

1927年秋天,中国共产党在清江浦建立了支部,1929年秋,中共淮盐特委迁到清江浦,先后在清江浦的古虹桥5号、荷花池附近和纪家楼马共先木器店后边的一个楼上办公。1935年春,中共淮盐特委在淮阴北乡梁锅甑召开最后一次会议的第二天,由于叛徒的出卖,特委书记赵心权等先后被抓,中共淮盐特委的组织遭到完全破坏。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共地下党早期清江浦活动的秘密已鲜为人知,这里再说几件事,进一步了解清江浦地下党活动的艰险,记住那个时代共产党人机智勇敢的革命风采 。 二房东做掩护。1928年冬天,江苏省委派汤汝贤到清江浦开展工作,为掩护汤汝贤等人,组织指示王伯谦以他家是地主,为躲避乡下土匪把家搬到清江浦古虹桥5号。宋振鼎是清江浦人,有书店店员职业的掩护,组织叫宋振鼎把家搬也搬到那里,租了清江浦文渠旁古虹桥5号的七八间房子,再以二房东的名义租给王伯谦家,实际上那里是党的秘密机关——由涟水搬到清江浦的中共淮盐特委。

危险的飞行集会。飞行集会是当年地下党搞的一项很容易暴露自己身份的宣传活动。谢冰岩回忆这段经历时写道:“所谓飞行集会,就是由许多党员身带传单,聚集到指定的地点,先放一挂鞭引人注意(笔者加),再有一个人出面讲几句话,喊口号,大家即将传单散发,然后迅速散去。如果那地方有警察,就由预定好了的同志监视他,如果警察有行动,就由那监视的同志将准备好的小包石灰去迷警察的眼睛……我参加过一次在大闸口的飞行集会。” 特别党员吴昱恒。在武汉国共合作时期,汤汝贤就认识吴昱恒,汤汝贤一天在清江浦街上无意中碰到了在淮阴高等法院做庭长的吴昱恒,汤试问吴:“你还认识我吗?”吴答:“认识。”吴要汤到他那里谈谈。在吴的住处,一番考察性的谈话后,确认吴昱恒还是自己的同志,汤汝贤才把自己的身份告诉了吴,吴激动地握着汤的手说:“宁汉分裂以后,我就脱离了党组织,这下可好了,我要求现在接上组织关系!”吴昱恒恢复了组织关系后,每月缴20元党费,对缺少经费的淮阴县委是很大的贡献。特别党员吴昱恒多次为被捕的共产党开脱或“从轻发落”。1930年,领导涟水薛集农民暴动的负责人薛味五被国民党逮捕解到设在清江浦的江苏高等法
院淮阴分院,吴昱恒设法将薛味五送到感化院,薛味五不久就被放了出来。 处决叛徒特务。1933年夏,中共淮盐特委安排王国平、嵇荫根有计划地把沾满共产党人鲜血的叛徒特务李步雅、杨士发、张长友引诱下乡,派出陈书同、徐大杰2人处死了李步雅3人。1934年夏,因叛徒李步雅等被淮盐特委处死,江苏省国民党特务室便将潘鸿烈、王伯谦、林士钧等抓起来,潘鸿烈遭到枪决,王伯谦、林士钧等被处以徒刑。
淮盐党组织遭到破坏的1934年,淮盐地下党员和群众被成批地关到镇江国民党监狱,当时监狱中流传着这样一首诗,真实反映了狱中共产党人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
囚徒
时代的囚徒
我们并不犯罪
我们为真理而斗争
黄米和苦菜
瘦得了我们的肉
瘦不了我们的骨
囚徒
时代的囚徒
我们并不犯罪
我们为革命而斗争
铁窗和镣铐
锁得住我们的身体

抗日战争全面开始后,从国民党监狱出来的清江浦籍共产党人吴觉、谢冰岩、宋振鼎和涟水籍共产党人李干成、陈书同、万金培等人立即成立了“苏北抗日同盟会”。为了在上级党组织领导下更好地开展抗日救亡斗争,1938年4—5月,他们几次派人外出找党,终于迎来了上级党派来的张芳久等三人,淮涟党组织很快得到了恢复,人民群众又很快地团结到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在党的领导下,淮涟一带组建的八路军抗日武装英勇顽强地痛击日本侵略者,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振奋人心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早期在清江浦的斗争虽过去快一个世纪,但仍历历在目,熠熠生辉。中国共产党为了拯救国家的危亡、争取民族的独立、谋求人民的幸福而不忘初心、矢志不渝、一往无前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奋发向前!
2024.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