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飞龙(144)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东方文化自古重道抑术,重农抑商,重文轻武,所以尽管我们拥有世界四大发明,但中国古人并没有用“术”向自然界索取更多,而是提出了“道法自然”及“天人合一”的主张,民族文化之伟大在于其精神之不朽!世界上能够名垂青史的人不是国王皇帝而是中国之思想家!我们知道一个人如果缺少灵魂的教养,就好似一具行尸走肉,国家亦当如是,只有知识之术而没有文化之道也就禽兽不如!而国家文化教育则是充实国家灵魂的主要手段。当然国家教育很多包括文化教育、技能教育、应试教育等,而三者如何分出主次呢?首先是文化教育即做人的教育,其次才是知识教育即做事的生存教育,先道后术,先道德而后技能,先学做人后学做事,教育的顺序绝对不允颠倒。如果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反逆教育规律,命运就会改变,一个没有灵魂的“命”,一个失去道德的“运”,就可能变成一具大型的帝国政治之行尸走肉。

物从何来?道生万物!《道德经》曰: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 易经》坤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而厚德载物就引申出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静态的命和动态的运之间的关系。“命者,德积;运者,物成”。德,含义很广,道德,功德,阴德,福德,无形之福天地藏积皆为德。运,含义颇丰,运动,运气,运化,有形之物随缘而生皆为运。厚德载物,命之厚德为因,运之载物为果。中华民族的复兴,不是积累自身硬实力以压倒世界其它民族硬实力,而是以厚德望重而赢得天下,带领世界走向共荣共赢共和。

当东方文化以自己独特的绰约风姿毅然走向世界舞台时,盘踞世界舞台三百余年的帝国文化逐渐感到了来自东方的威胁。这是无法也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是,东西方文化的碰撞结果是什么?意识形态领域引发的矛盾对立已经是世界性难题,意识形态也能对立?文化与文化之间犹如两股水流,合则同声相应澎湃共波,分则涓涓独流井河不犯。

文化斗争在秦朝以前的古代中国是个不可思议的问题。只有对东西方文化作出比较以后,我们才能找到解决问题避免冲突的良药。让我们再次向遥远的西方看去,重新梳理一遍西方文化的过去、现在,然后驶向未来。在亚、非、欧三块大陆环抱之处称为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运河从东西两边将其与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接,因其位于三大洲的交接处,所以人们就给这潭秀水起了一个与其地理位置极其相衬的名字“地中海”。在地中海的东北部,希腊半岛像一枝柑榄球伸向了爱琴海;环抱半岛星星点点的十几个小岛,像一串珍珠镶嵌在半岛的边畔,这就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在西方人的眼中希腊也是西方文化的源头,这个欧洲半岛小国,当今正被债务危机所困扰!正被欧盟分裂所无奈,但二千年前却承载着太多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西方文化寻祖追源的人们大都从这里开启……

然而我们在探索西方文化的根源时,我坚定地认为古希腊文化仍然不是西方文化的源头文化,古希腊文化是古北非文化、古中东文化、爱琴文化以及地中海沿岸各种文化与古希腊本土文化的混合文化。我们了解世界的历史一般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文载,二是传说,三是神话,四是考古发现。今天我们知道考古发现可以将人类历史向前推出二百五十多万年之前,而传说和神话则很难考证,所以文字记载成了历史的“书案”证据!但不管东方还是西方,可查文字记载的时间大约就在五千年左右。
据考古发现公元前七千年先后,希腊这片土地上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公元前二千年到一千二百年,爱琴文明在爱琴海的几个大岛上出现。而在地中海的东南沿岸和爱琴海的东岸,公元前三千年以前就已经出现文明 。根据《圣经·旧约》创世纪记载,距今大约五千年前,也就是中国的黄帝时期,“闪米特”人居住在地中海沿岸地区,且在尼罗河流域以及幼发拉地――底格拉斯两河流域建立了文明。公元前两千五百年以后,“闪米特”人逐渐分裂为四十七个民族,其中犹太人、波斯人、埃及人、阿拉伯人等中东、北非之地棕色民族都是“闪米特”人的后裔,也就是“闪米特”人是中东各民族的共同祖先。
中国人有个祭奠祖先的习惯,并以“三皇五帝”作为共同的祖先。古代国王带领百官朝祭大家共同的祖先,各个家族的族长带着族员祭拜自己的同姓血统祖先,这种祭祖的传统延续至极今。由于中国人认祖归宗,所以这个民族即使分裂也会走向统 一,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中东地区“闪米特”人虽说没有祭祖的习惯,但他们却是“一神论”的信仰者,相信创造世界之神的唯一性,就是西方宇宙本体唯一性的思想来源。这与东方文化的道生万物的思想不谋而合,东方文化将宇宙本体物格化,西方文化则将宇宙本体神格化,但东西方文化都认为宇宙本体只有一个,这就是文化的共性!

作者简介: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九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20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三木秉凤杯”第二十届征文已经拉开帷幕,从2024年5月1日起至 2024年11月1号,历时六个月。
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来稿请发裸文,不要文档,文件之类!附加本人照片,简介
5 ,来稿一经刊发,除政治原因与学术抄袭外,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删除!
6,征文目的是为了传播文明文化,无需打赏!只需阅读,点赞,在看的数量。如有偷机取巧,阅读量与后台统计不符,或被举报者,一律视为购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全网通报,且永远不得参赛!
7,杜绝一稿多投,如一经系统检测发现,将不再允许参赛!
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3000元。
一等奖3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10名:奖金200元。
三等奖20名:奖金100元。
优秀奖500名:奖金30元。
鼓励奖300名:奖金10元。
投稿处:
主编:希望之梦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欢迎世界各地爱好文学的朋友踊跃投稿参赛,大奖等您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