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天录
忆我的公爹一一田维正
文/韩英
今年清明节,我家在外地工作的兄弟姐妹们从四面八方回老家祭祖后时聚集在老家的老房子里,这里我们曾经住过的婚房。坐在宽敞明亮的屋子里,使我感慨万千!让我不由自主的想起来了我的公爹和婆婆,他们一生养育了四儿一女,历尽艰辛。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结婚的时候家庭经济条件很不好,我们的婚房里的墙面是用旧报纸糊上去的,然而,老大,老二,老三,老四都是用的这个办法,最后老四结婚时,屋子里糊了四层。家境虽然贫寒,但是我们这个大家庭始终其乐融融。为了这个家,公爹和婆婆吃了不少苦,早早地累弯了腰。
公爹供职于交河县信访局,业余时却对观察天气产生了嗜好。通过对天气观察,做出的天气预报乃称一绝。自他与观天预报结了缘,始终痴迷观天气风雨,看日月星辰,瞅阴晴圆缺的天气变化,一直坚持了若干年。无论他多忙多累,不管寒冬与三伏,不顾初一、十五,他都到户外执着坚守半小时的观察。
由于公爹常年坚持操作观天研究,自己总结出一套名为《观天录》,在当时(当初老百姓别说看电视,收音机都没有)信息缺乏的年代成了老百姓家的及时雨。在抗捍年,什么时候下雨适合你播种,公爹立即把写成的文字亲自刻板油印出《观天录》晴雨表,用自己微簿工资收入印发若干份到交河大集上勉费分发。十里八乡的百姓在大集上拿到这个《观天录》按照上面写的做受益匪浅。慢慢的得到一方百姓的认可。赶集去的人们都盼望能得到一份。老百姓的赞扬和信任,更坚定了他为人民服务的信心。当我们家人看到他把钱花到这个地方,向他泼凉水时,他说:“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我理应为农民多做点儿好事,他们多打点儿粮自己即能吃饱饭,又能多支援国家建设,我心里高兴!再说党培养我多年,我更应该对得起党”。
公爹多年工作的努力,得到了很多荣誉,也得到了省气象局的鼓励和表彰。事后多年,有人劝他申请专利,他一笑了之,并说,我做这件事不是为了图名图利,我做为一个党员能为百姓干点实事是我的心愿。公爹一生做了很多很多有利于百姓的事,可是他做人仍然很低调。在他身上,让我们晚辈看到了他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也给我们家的人树立了光辉榜样!他就像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的高赏品德是我们一家人传承的家风。
作者简介:韩英,河北沧州泊头市人,泊头市农业局退休干部,工程师,从事农机工作4O余年。
《编辑简介》
鲍桂芊:网名(开心),1957年11月出生于江西宜春。现任《开心诗词文学社》社长兼总编,《国风上海社》顾问、副主编。平时喜欢农闲写诗,更喜欢看一些哲学性较强的文章。本人觉得一件事做的好与不好,除了善良之心,就是考虑问题,具体落实是否周到得体。我相信通过努力学习,定会发掘出不同的作品与大众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