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赏枫赋】
作者\翠柳
甲辰之秋,恰遇寒露,协友登山,满目红雾。突感灵性而至,口吟赏枫寒露,随作骚赋以表心之感悟。
寒露降兮秋意浓,丹枫舞兮映长空。山川秀兮新气象,峦壑美兮色染红。夫观枫叶,如火似虹,照彻山川,尽染山丛。独步于秋之原,赏绮丽之枫容。寒露初降,秋意盎然,枫叶如诗,层林尽染。山川叠翠,枫叶添彩,丹黄橙赤,交相辉映。壮丽美姿,秋色融融。
丹枫万树兮,似锦绣铺陈;红叶千叠兮,如云霞漫卷。或疏或密,或浓或淡,随风摇曳,似梦似幻。阳光洒落,晶莹剔透,金光闪闪,更添几分娇艳。寒风轻拂,叶声萧萧,如歌如泣,令人陶醉。 山川因之而增色兮,林壑由是而改观。溪流潺潺,伴红叶以流转;鸟鸣啾啾,和风声而婉转。行人驻足而观赏,游子忘归而留连。皆叹自然之妙笔兮,绘就如此壮观。
夫枫叶之美兮,不在其形之奇崛,而在其色之绚烂;不在其势之张扬,而在其境之幽远。其叶落而知秋至,其色变而示岁晚。古人有诗云:“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此乃对枫叶之赞美,亦是对秋之留恋。
寒露赏枫兮,心旷神怡。红叶满山,美景无边。愿此秋色,永驻人间;愿此美景,长伴君前。聆听枫叶兮,其声悦耳,宛如天籁之音。微风拂过,枫叶沙沙作响,宛如细雨绵绵,轻柔细腻。秋风劲吹,枫叶哗哗作响,宛如松涛阵阵,气势磅礴。此乃枫叶之声,随风起舞,悦耳动听。
枫叶之红兮,犹如烈焰腾空,熠熠生辉兮,犹如珊瑚绽放。绚丽多姿兮。其色彩之丰富,变化之无穷兮,令人叹为观止。或深红如酒,或浅红似霞;或橙红如火,或紫红如墨。
每一片枫叶,皆是大自然之杰作,皆是秋天之诗篇。
枫叶之形兮,犹如扇面展开,轻盈飘逸;犹如手掌伸展,温暖有力。其叶脉清晰,宛如细丝交织;其叶边锯齿,犹如利刃切割。每一片枫叶,皆是秋天之使者,皆是自然之信使。 枫叶之韵兮,犹如琴声悠扬,令人陶醉;犹如笛声清脆,令人神往。其叶落之声,犹如细雨绵绵;其风吹之声,犹如松涛阵阵。每一片枫叶,皆是秋天之乐章,皆是自然之旋律。
今我独立于此,赏枫叶之壮美,感秋意之凄凉。思往事之如烟,叹人生之如梦。愿将此情此景,永记于心间;愿将此美此丽,长留于世间。
诗曰:寒露迎枫秋意红,丹枫翩舞伴幽通。
红黄橙赤层林染,锦绣松山几曲风。
韵若霜林游目隐,声如天籁悦心聪。
枫枝枫叶人生喻,愿与人君共品同。
赏析
一、解读
这篇《寒露赏枫赋》以寒露时节的赏枫活动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秋天枫叶的美丽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自然、人生和时间的深刻感悟。赋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枫叶的形态、色彩、声音等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绚烂的枫林之中。
二、点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赋文开篇即点明时间和主题,接着通过描绘枫叶的美丽景象,逐步深入到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最后以诗的形式总结全文,结构紧凑,层次分明。
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赋中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如“丹枫舞兮映长空”、“红叶千叠兮,如云霞漫卷”等,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令人陶醉。
情感真挚,感悟深刻:作者在赏枫的过程中,不仅被枫叶的美丽所打动,更由此引发了对自然、人生和时间的深刻感悟。这种感悟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也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珍惜当下的思考。
三、赏析色彩之美:赋中通过对枫叶色彩的细腻描绘,如“丹黄橙赤,交相辉映”、“深红如酒,浅红似霞”等,展现了枫叶色彩的丰富和变化,使读者仿佛看到了那片五彩斑斓的枫林。
声音之美:除了色彩之外,赋中还通过对枫叶声音的描绘,如“叶声萧萧,如歌如泣”、“枫叶沙沙作响,宛如细雨绵绵”等,使读者仿佛听到了枫叶在风中摇曳的声音,增加了文章的立体感和生动性。
哲理之美:赋中不仅描绘了枫叶的美丽景象,更通过“枫叶之韵兮,犹如琴声悠扬”等句子,将枫叶与音乐、人生等联系起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这种感悟不仅提升了文章的思想深度,也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寒露赏枫赋》是一篇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感悟深刻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秋天枫叶的美丽景象,更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自然之美、人生之韵和时间的流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