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和阎克敏甲辰重阳寄兴
佳节空存嘉会兴,偏枯之后怯登山。
甲辰重阳节有思二首
张玉荣(内蒙古包头)
一
塞外风高云巘黛,金秋霜落谷丰登。
近闻菊岭香浓淡,远眺草原霞郁蒸。
岁岁重阳醇味厚,年年霁月露华凝。
蓬山又隔乡关渺,寄意寒星未足凭。
二
正酣华诞仰红旌,今度重阳踏岭行。
黄菊凌霜妍更秀,紫藤出岫韵还生。
浮沉兴废皆因道,聚合分离总启情。
会友嘉时诚可乐,畅怀忘己再倾觥。
步韵唐王昌龄九日登高
常 有
飒爽金风起北州,家人助杖凤凰楼。
两行鸿雁衡阳旅,几朵白云塞上秋。
换季游人随物候,傲霜黄菊动乡愁。
登高望远诗情发,喟叹时光逐水流。
附王昌龄原玉:九日登高
唐·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见得此风流。
重阳感吟
牛素梅
雁过云端影一行,时逢重九野呈黄。
经寒晚菊偏争色,破晓红枫依傲霜。
两岸柳残催节序,三秋岭秀好风光。
登高尽览抒情志,又惹诗心意气昂。
重阳秋景
颖加
劲草苍林叠翠流,登高望远意无休。
风凋碧树新黄灿,目送归鸿旧梦浮。
斗转星移常更替,寒来暑往几停留。
莫言前路多萧瑟,一览金波万里秋。
重阳思怀
寒风(内蒙古)
霜侵丹桂翠痕收,叶落庭前惹客愁。
独倚阑干思故土,遥瞻云际盼归舟。
黄花绽处重阳至,白发添时岁月流。
几载离分情未断,心牵旧梦意难休。
韵和闫克敏并邓荣两位老师
寒风(内蒙古)
舟行墨海闯诗关,游子天涯迟未还。
霜落方惊林影丽,霞飞尤爱暮云斓。
蹉跎岁月随风逝,冷暖尘缘任笔删。
心态放平人不老,邀朋载酒共游山。
韵和阎克敏甲辰重阳寄兴
邓嵘
重阳日里浩天宽,高处望乡客未还。
雨歇遥知秋景丽,风来更赏浦江斓。
浮沉往事尽除却,冷暖人情宜节删。
白发黄鸡何服老,偕朋具酒去观山。
附原玉:甲辰重阳节寄兴
阎克敏
秋高始悟地天宽,雁正兼程南向还。
映日寒花形委顿,经霜杂树色斑斓。
白衣送酒人安在?红叶题诗事未删。
佳节空存嘉会兴,偏枯之后怯登山。
答老邓《客居江南重阳感吟并寄》
孟建华
光阴荏苒又重阳,思绪飘飞忆故乡。
雁影横空归路远,菊香满径伴人旁。
相逢虽少情依旧,遥会犹多诗亦芳。
不必悲秋生悒怅,枫红似火照心房。
附邓嵘原玉:客居江南重阳感吟并寄
邓嵘
重阳节里未重逢,雁翅排云报旅踪。
墨迹留香犹七载,时光转瞬近三冬。
诗吟百态人情寡,鸟入秋林肃气浓。
岁月何须愁对镜,芦花似雪也从容。
重阳节有寄(新韵)
石圣茂(河北新河)
年年敬老又重阳,菊绽西风格外香。
玉月馋吾萦广水,寿星品食戏深塘。
哈哈一笑多春少,默默三更溢语长。
白发欢歌时运好,红旗劲舞遍山岗。
重阳节之吟
石圣茂(河北新河)
遍插茱萸到北丘,扬眉远望欲添愁。
南征犬子淘金喜,牵挂心情逐日忧。
梦忆斯时陪父母,脑思今节侍工头。
谁知枫叶林燃火,悲恸鸿声盼永留。
重 九
石圣茂(河北新河)
潇洒扁舟晚水游,猿声偶起自山丘。
一蒿点破江中月,九曲涟漪细影留。
隐约青光皆未见,清明碧色尽盈眸。
晶莹白露唤红火,灿烂黄花绽紫稠。
深 秋
石圣茂
西风拂面爽心头,雁阵徘徊痛别愁。
遥望枫林红似火,近闻菊苑彩如球。
千川稻浪欢歌舞,满岭桃颜笑靥羞。
美景丰收图已绘,农夫饮醉乐悠悠。
重阳登高
薛跃成(内蒙古)
登高极目赏秋光,塞上边城着彩妆。
菊绽东篱添雅韵,鸿归南国舞斜阳。
感时每念家山远,怀旧还思岁月长。
醉卧枫林观落日,诗心一片赋华章。
步韵邓嵘师《客居江南重阳感吟并寄》
牧野闲人(内蒙古)
弦月澄江梦里逢,几多吟事记行踪。
浦头灯火应侵夜,坝上霜丛已近冬。
雁去凌云秋气爽,节临念客酒香浓。
登高赏菊感时易,缘赋倾怀共逞容。
韵和邓嵘师《客居江南重阳感吟并寄》
王忠
重阳九九意相逢,塞北江南觅旅踪。
节日他乡思旧友,遥杯举酒待初冬。
登高极目征鸿远,雁去凌云暮色浓。
岁月如流穿梭过,苍颜白发也从容。
附原玉:《客居江南重阳感吟并寄》
邓嵘
重阳节里未重逢,雁翅排云报旅踪。
墨迹留香犹七载,时光转瞬近三冬。
诗吟百态人情寡,鸟过千山肃气浓。
岁月何须愁对镜,芦花似雪也从容。
重阳节
王忠
登高极目赏秋光,雁阵天边向远方。
爱老传承彩云渡,尊贤厚德水流长。
南山耸立松涛静,北岭弯延野菊黄。
岁月如梭随影过,枫红九月染重阳。
重阳节独步公园
日 月(何开明)
公园漫步照如常,依旧黄花独自香。
退隐十年无杂事,人生七秩享余光。
沿湖只羡水流远,对影空悲鬓染霜。
老节而今终属我,一杯菊酒共斜阳。
龙年秋雨吟(新韵)
邢太平
秋虎无缘藏始终,岁值凭势自称雄。
翻云覆雨欺庄地,隐月遮阳污穹空。
不顾生民殃稼稔,欲将乐土变晶宫。
首轮花甲竟脱手,同脉何如背传人。
青山区双拥主题公园观后感(新韵)
邢太平
红柱台廊曲径长,牌图镂像缀其旁。
久闻模范双拥域,今晓国器首烈光。
核艇两弹燃料地,高炮坦克制研场。
六八岁月积沉厚,备利边陲保炽昌。
重阳拾句
张保明
登高阔野入瞳眸,忽觉重阳我自游。
季晚唯瞻枫壮美,悬车愿赞菊风流。
未来余热随年少,忆往峥嵘岁月稠。
学画研书无结果,黉门咏律却兼收。
游光雾山5A级彩林景区寻找重阳节登高感觉
田巨武
色彩斑斓光雾山,川东北氧富西南。
迷绯血叶织红毯,敛翠青冈嵌绿岚。
四季风烟呈异景,一年野趣现奇观。
苍茫林海游朝圣,坐地十八览月潭!
游清平中国银杏沟赏国树银杏(公孙树)表达敬孝椿萱
田巨武
誉登国耀粹玄门,银杏矜名掌上珍。
白果垂珠悬碧落,黄蝶焕灿坠仙尘。
千年宝树延清古,万世夭乔续迄今。
入砚翰林活化石,投医兔药献公孙。
国庆抒怀
李珍
红旗招展耀神州,探宇航船星际游。
政策扶贫描画卷,兴农科技立潮头。
苍桑岁月换新貌,铁血军魂志未休。
华夏腾飞惊四海,图强盛世卸民愁。
重阳节感吟
安美玲(内蒙古)
登高远望泪弹腮,总恋村头那棵槐。
醉饮黄花三盏酒,依稀明月照吾回。
重阳节感怀
淡然
一
重九登高望故园,阳光和煦暖心田。
快悦心情酣畅事,乐康天下万家安。
二
春华秋实美重阳,枫红菊颜丹桂香。
爱满人间孝天下,登高遥祝亲朋康。
重阳节相聚横立山学校有感
陈金荣
今日重阳故里归,相逢已是暮年催。
举杯祝福真情意,满面春风笑脸开。
重阳登高
李生财
暮秋连日雨蒙蒙,幸得重阳日暖融。
老朽登高闲信步,满山金菊斗西风。
重阳思迁(新韵) 邢太平
金秋雨后喜重阳,雁叫霜天迫远翔。
朔客避寒从候鸟,海南附旅乐安康。
重阳敬老节
李珍
金风寒露约重阳,万里山川着彩妆。
九九誉为尊老节,神州盛世寿星乡。
叹 秋
李珍
斜风细雨送金黄,枫叶情浓菊蕊芳。
岁月如梭春梦后,苍颜鬓角染银霜。
悯 农(新韵)
刘宝元
重九登高望故乡,自觉萧瑟冷风狂。
田夫阡陌还忙碌,是否衣单四体僵?
游 湖(新韵)
张金
舟游湖面浪花翻,舵手迎风敢领先。
犹记白云逐碧水,渔歌满载挂征帆。
重阳节
刘永国
兴步登高旷景迷,重阳挚爱致儿妻。
秋光似酒何堪醉,暮映桑榆欣韵题。
重阳乡愁
张焕
东坡新谷穗金黄,奉若珍珠粒粒香。
往事悠悠随雁去,人间最忆是重阳。
重阳节吟
康志亮
九九登高望远方,金秋十月好风光。
农家男女同心干,赢得丰收笑脸扬。
秋色连波
刘永国
闲来游野陌,兴意赏秋光。
露染层林赤,风敷百草黄。
蓝天云淡白,紫菊瓣银霜。
美韵甚春景,多留集影张。
甲辰重阳
赵秉礼
九九谓重阳,重阳吟寿康。
三餐乘快乐,一笑绘寻常。
兄弟茱萸执,文思翰墨匡。
醉秋尝尔我,菊桔遗沧浪。
——2024.10.11
【按】重阳节——“重阳”之名称由来,得名于古籍《易经》中的“阳爻为九”。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谓“两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谓之“重阳”。明代张岱著《夜航船》云:“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曰‘重阳’。”
秋 声
李珍
寒露雁迁离,阳春大漠期。
云头情侣韵,诵别恋乡诗。
采桑子·重九
牧野闲人(内蒙古)
西风窣飒秋红缀,漠草苍黄。丹桂馨香。雁字横霄唤晓霜。
邀朋携菊登高处,风采流觞。同庆宁康。情祭先贤敬爹娘。
采桑子·重阳偶得
白杨树
邀朋小酌黄花畔,相约重阳,醉卧斜阳,结伴鸿声到远方。
乘云望尽天涯路,处处他乡,处处家乡,古道再无人断肠。
望海潮•重阳望固阳
薛跃成(内蒙古)
时逢重九,登高北望,固阳秋日风光。霜染桦林,光浮石涧。高天阵雁成行。原野撒牛羊。看田畴丰稔,瓜果飘香。五谷流金,丰收佳景醉心房。
古城岁月沧桑,忆秦砖汉瓦,烽火边墙。胡虏叩关,英雄逐鹿,当年鏖战沙场。今日换新妆。有高楼林立,百业荣昌。且把金樽对月,谱古镇华章。
行香子·重阳
卜兰如
雁字浮云,寒意推窗,一程山水又重阳。问秋拾菊,折桂经霜。落叶红雨。情何怨,雁何忙。
西风瘦骨,浮尘乱絮,说轮回莫语炎凉。东篱登眺,谁解衷肠。叹也凋零。秋声远,蛰声藏。
沁园春·甲辰重阳节之思念
牛素梅
正值金秋,满目斑斓,喜逢重阳。在顶峰遥眺,枫红水秀,楼台寄意,菊艳风香。兄妹相牵,插萸挂艾,揽胜登高唯缺娘。虽欢聚,欲邀杯斟饮,亲在何方?
悠悠思念添伤。共跪拜,潸然清泪狂。感恍如昨日,悠悠往事,忆从今夜,寸寸柔肠。雁过云端,群山环绕,教诲声声萦耳旁。千般韵,但抒怀吟晚,敬老书章。
浣溪沙·察右中旗胡萝卜
李珍
美誉人参鸿运翔。水灵清脆味醇香。丰盈食补是良方。
牛肉邀君陪客醉,荣居超市着新装。妇男老幼笑眉扬。
捣练子·重阳(李石体)
志强随笔
今九九,又重阳。登高望远意飞扬。桂花红,篱菊黄。茱萸插,避凶祥。晴波略荡映晨光。舞歌欢,贺安康。
〔黄钟·节节高〕重阳节登高
王莲秀
艳阳高照,晚秋神韵。山高路远,坡多选近。落瓣飞,红枫灿,步紧跟。望远登高看人。
陈弘雨书画作品
张爱民书画作品
图片:来自网站及国文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