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河》
村子后边有一道土岭,村上人都叫后岭,岭的后边有一条河,村里人都叫它后河。
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下河去玩,就知道是一条河,后河发源于哪里,又流向哪里。没人知道,也不去问,也没听人说起过,只知道这条后河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无数的欢乐,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后河从上游拐了几道弯,到村后河面变得又宽又平缓,水也不太深。河岸边有几棵歪脖子老柳树,那老柳树像一个弯腰驼背的老人,将腰弯的像一副弓,张满了力,崩紧了弦。树根深深的紧紧的扎在岸边的泥土中,生怕一不小心就会被河水冲走。伸出的柳条,低眉垂首,轻轻的拂过河面,很慈祥。南岸是一片浅滩,长满了丰茂的水草,鱼肥虾美。小伙伴们经常在这片浅草滩中,割草放牛,捉鱼摸虾逮螃蟹打水仗,玩的开心极了。
春天的后河,水是温柔的。冰雪消融,流水潺潺。微风起处,河水泛起层层涟漪,像一片片浮动着的银鳞,闪闪发光。岸边的柳树发芽了,吐着青丝,小草也从水里地里钻了出来,远远望去,满眼绿色。岸边开满了叫不上名的野花,姹紫嫣红。河水清澈见底,蓝天白云倒映,一副唯美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画卷,徐徐展开……
由于没有桥,河道里一溜摆放着一块块不规则的大石头,我们的土语叫搭石,那石头凹凸不平,极易打滑,石头的间距刚好是一步间距,供两岸村民过河劳作和我们上学来往。总会有人不小心掉到水里,弄湿了鞋子和裤腿,就干脆脱了鞋子挽起裤腿,坐在石头上洗脚的,也有的干脆就光着脚掂着鞋趟水过河的,还有的坐在石头上歇歇脚洗洗脸的,冰凉的河水使人精神不觉一振,神清气爽。
下午,家家都会把自家的牛羊骡马赶到河滩里放着,看着牲畜安静的啃着青草,小伙伴们开始追逐打闹,下水摸鱼。大人们则会卷上一支烟,美滋滋的深吸一口,再缓缓吐出,那烟圈在微风中飘向河面,形成一团轻轻的薄薄的烟雾。夕阳西下,牛羊吃饱了,悠闲的甩着尾巴, 哞哞的叫两声,顺着乡间小道,和着那串串牛铃声,淹没在那飘着香味的炊烟中。
河水并不是总是温柔的,
每年夏天,一遇大雨天气,虽然没有山洪爆发,河水也急流汹涌,裹挟着泥沙,奔腾而下,河南河北两岸村民便不能来往,怕出事。有时有急事也是干着急,过不了河去。看着肆虐的河水,只能望水叹气。河水猛烈的冲刷着岸边的良田,看着大片脱落而被河水冲走的岸堤,真担心哪天会把河北的房屋公路也给冲毁了。
河水平静了,流速也缓了,但河水还很深。我和哥哥不顾危险,下到河里,用脚在河底趟着,碰着了大石头,就扎个猛子,潜入水底,将石头捞起。洪水过后,河底都会留下被上游冲下的石头。一个夏天,也能捞上好几车石头哩。
洪水退去,河道里满是乱石树枝杂草,在河道的拐弯处,相对平缓的河滩上,会沉淀下厚厚的一层河沙,正是盖房子所需要的。经过一个夏天,竟然也给后来盖房子积攒了不少沙石。
小时候村里没有电,磨面都要去河北岸宦庄。要磨面了,邻居两家结合,用架子车拉上两袋麦子,在河水相对平缓的且是河底有路的地方过河。到了磨坊,大人磨面,小孩们便趁机到河里洗澡,打水仗。每到夏天,没有一天不去后河的,大人们怕我们在河里玩多了会出危险,就管的严,每次回家。都要用指甲在皮肤上轻轻的划一下,如果有一道白印,说明刚刚从河里洗澡回来,便会受到一顿训斥,后来再洗澡回来,都要先晒晒太阳,出出汗,这样家长再划一下,没有白印便不再怀疑去过河里洗澡了。
有一年夏天,我们前后院五六个小兄弟,又偷偷的结伴到后河洗澡,比赛谁在水下憋气时间长,游的远,猛子扎的深,结果水太浅。小杰一个猛子扎下去,头碰在一个石头上,顿时血流如注,小杰吓的哇哇哭喊。一个小兄弟便一路小跑回家报信,我们便用裤头捂住小杰头上的伤口,抚着他往家跑。从此以后,小杰的头上便落下了一个伤疤,那块疤痕上再也没有长出头发来。
七十年代,公社要在后河修水库,水库的远景规划很美好,既能防洪,又能灌溉,还能养殖,给全公社的人民描绘了一副未来生活的美景好愿景。报请上级,动员了全公社的人力物力,在宦庄成立了建设指挥部。每天指挥部的大喇叭喊的震天响,都是些鼓励社员大干快上,评比工程进度,鼓舞士气的口号,十几里外都能听到。歇工的时候,还放着经典的革命歌曲。每个村都出人出力出物,搭工棚,建伙房,或到就近的村子里借宿。工地上干的热火朝天,各个大队之间你追我赶比进度。拖拉机轰鸣着,架子车穿梭着,铁锹挥舞着,水泥浇注的大坝在长高着,河堤在一天天的延长着,溢洪道,涵洞,闸口也都修了一半,渐渐的水库有了初步的规模,后河也改变了它曾经有过样子,我们热切的盼望着水库早日建成,憧憬未着来生活的改变。
经过了两年轰轰烈烈的大建设,后来竟然偃旗息鼓,下马了,留下了满目疮痍的河道,那时我还小。不知道为什么…
因为建水库,宦庄有人搬到临近村里,又分了地,落了户,也不算背井离乡,也免受了每年河水泛滥带来的生活困扰。
生活还得继续,后河也在岁月中自然的修复着,慢慢的水又流了起来,两岸的生态也也慢慢恢复了,水鸟又回来了,后河恢复了昔日原生态的样子。
水库没有修成,留下了一座拦水坝,成了一座小水库,每到夏天,小伙伴们照常在这里游泳戏水。水坝下,村妇村姑们将洗好的衣服被单,晾晒在河滩上,五颜六色,在阳光下被河道的风吹的心乱如麻。棒锥捶打着岁月,河风凌乱了村姑的心事,欢声笑语顺着河水流向远方。
拦水坝提高了小水库的水面,村民在河道的南岸沿河挖出了一条小河沟,一直向下游流去。离河坝一里多地形成了高度落差,一条羊肠小道边,一架水车,两间茅屋,里边支起了弹花轧花的机器,记得小时候经常去,一是随大人去帮忙弹花,二是看水车轮转。才摘的带籽棉花在轧花机里将棉花籽轧出,再将棉花弹的蓬蓬松松的。如今回忆起来,真为劳动人民的创造智慧感叹。没人弹花轧花的时候,这条小河沟还能灌溉沿岸的农田,那一条涓涓细流,终年不断,流动着岁月更迭,时光漫长。
这条后河,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欢乐,河边也发生了很多故事,有美好的,也有伤心的,伤心的事就不说了。
二零零零年后,上级拨款,对小流域进行生态治理,河道两岸砌起了护坡,沿河两岸修了水泥路柏油路,栽种了风景树,河道两岸鲜花盛开,美景如画。又在河道上修建了三座七孔桥,能通车,能蓄水,能在桥上赏风景,把一个曾经泛滥成灾,又温顺如羊的后河建成了可供村民休息娱乐垂钓游玩的小公园。
现在,一条高速大桥凌空飞架,给后河又增添了一道风景。高速路上,南来北往的车辆呼啸而过,桥下阴凉处,行人驻足歇脚,互相问候,感叹着岁月变迁。
后来,参加了县作协,据作协的老师考证,我们后河原来叫小泥河,发源于大营镇的蛮子营村,向东流入县城净肠河,再汇入淮水。
后河,快乐了我童年美好的时光,用它敦厚的温情和坚强的韧劲,养育了上下游十几个村庄,几万人的生活。她就像是一条血脉,流过我的心灵,融入到了我的灵魂深处,使我对这家乡着的母亲河从心底油然而生了一种深深的眷恋,衷心的深深的祝福后河再也安澜无恙。
【主播简介】晓锋,原名陈晓锋,中共党员,宝丰县文峰路小学教师,市级优秀班主任,热爱阅读,热爱生活,喜欢挑战自我。在工作中遵循“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在生活中愿做一缕柔和的光,用声音传递真善美。
【作者简介】:徐占领,男,六零后,宝丰作家协会会员,宝丰县诗词楹联协会理事,现在宝丰交警大队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