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今中国,处在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时代,处在改革创新英才辈出的潮流中,聚焦弘扬正能量,讴歌时代英才,是我中心二零二四年后半年的报道宣传宗旨目标和任务。故从上期开始,我们将利用【时代风采】栏目在《都市头条》选登中华大地之光征文推荐文章和历届获奖文章。同时欢迎时代风采全体新闻工作者积极推荐和撰写本地先进单位、模范人物的优秀事迹材料,让更多取得优秀业绩的单位和个人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戓国家会务中心,出席一年一度的『中华大地之光全国征文颁奖大会』,接受国家领导人的亲自接见、颁奖和合影留念。让大家坚定信念,高举爱国旗帜,宣传党的主张, 抒发民族精怀,彰显思想力量,共唱文明赞歌,谱写辉煌篇章。若有推荐人或需要帮忙撰写先进事迹材料的直接和本中心编辑部联系!本期刋发本中心记者孔绪牢和赵建平同志撰写的长篇通讯《叱咤商海竞风流》,供大家浏览!
中华大地之光获奖优秀文章选登六:
叱咤商海竞风流
-----记陕西宝鸡科达特种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侯宗科
采访手记:一种善于学习和敢闯敢拼的意识,一种为民谋福和实干的品德,一种严于律已和开拓的理念,一种敢于奉献和牺牲的精神,这种意识、品德、理念、精神,早己融化在富于创造的领导者的一言一行,并成为一个部门的集体意志和践行的坐标。
本网陕西讯(孔绪牢 赵建平)重阳节期间经朋友介绍,我和《中法新闻法制网》渭南调研中心赵建平主任及西安张总-行六人专程前往宝鸡岐山县蔡家坡,对陕西宝鸡科达特种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侯宗科在他办公室进行了专访。
一进入办公室大门,首先感觉到与其说是他的办公室,还倒不如说是“荣誉室”,一幅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厚德载物”显得特别醒目,办公桌右侧墙壁上悬挂着数幅陪同温家宝总理国外访问考察和参加国家级企业研讨会的的合影,周围桌上堆满了【中国政协代表风采录】【各类政协提交的议案】【出彩人生】【陕西老年】等各种报刋杂志以及全国各地的往来信函。书柜內摆放的各类奖牌奖章和一摞摞荣誉证书。坐在大家面前的他,身材伟岸、脸庞方正,在庄重而洒脱的神态里,显示出农家子弟朴素的本质。侯宗科,从-个普通的生产队长,到陕西省十大责任企业家、陕西省创业先锋模范人物、宝鸡市劳模和政协委员,这样低的一个起点,这样光辉的一段历程,他究竟是怎样-步步地走过来的呢?让我们回顾一下他几二十多年的拼搏历程,一起感受-下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
形似晓日腾云起
位于陕西省西部,宝鸡市境东北部的岐山县。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发祥地,是民族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古代哲学宏著《周易》诞生之地。素有“周礼之乡”“青铜器之乡”、“陕菜之乡”、“转鼓之乡”的美誉。周原遗址、毛公鼎等576处古文化遗址和国家级文物承载着悠远的历史文化;令人神往的周公庙、五丈原诸葛亮庙,几千年来传承和诉说着光照日月的历史文化;岐山,是一个文化积淀深厚,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的福土灵地。在改革开放,人才荟萃,英雄辈出的蔡家坡还有一位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成绩卓著的企业家,他就是宝鸡科达特种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候宗科。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 。一个没有开拓精神的人,难创伟业;一个不敢冒险的人,难寻商机。侯宗科,一个有开拓意识、创业精神、无私奉献的企业家,他敢想敢干有头脑,有超前的精神,真乃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1953年12月侯宗科生于岐山县故郡乡一个寻常农户家中。候宗科心灵深处自幼就打下了贫穷烙印,父亲有病,家中生活困迫,初中只上了一学期就辍学务农,然而候宗科的拼博精神和卓越的创业天才幼时就展现出来了。他14岁还是童年时就当上生产队副队长,起早贪黑地忙于生产队的事务,干的很出色。为了生计随后又去宝鸡当副业工,几年后回到村上当上生产队队长。在当时的农村干一天活只挣7分钱。在谁穷谁光荣、稍有挣钱想法就是资本主义的年月,极左思潮的紧箍咒箍得家家缺油少盐又不知咋办。候宗科不敢吃螃蠏,他认为吃饱饭是硬道理,口号喊的再响不顶饿,改变穷困不会错,他放开胆子搞多种经营,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种西瓜、辣子、烤烟。他当队长后,第一年就把一个劳动日由0.07元升至0.87元,第二年升至1元,第三年升至1.5元。增长了群众收入,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在当时可把邻队、周边村的人羡慕得不得了,人们见了他直伸大拇指。小小生产队却显露出候宗科远见、卓越的经济头脑,显露出市场经济和经营上的杰出才能。
历经风雨见彩虹
生命之中有了突破,春笋破土则生,茁壮成长;生活有了突破,才会新生战胜腐杇,生活充满了欢乐;企业家有了突破,才会有奔头,事业才会更有生机。1982年,生产队解散后,候宗科去内蒙给山西某单位做采购工作。是金子在什么地方都闪光,他工作成绩显著很快便成为该单位不可缺少的业务骨干,他本人的待遇也相对优厚。1987年岐山县故郡乡要筹建社会福利厂,政府领导心目中第一个人选就是候宗科,这是一项白手起家的创业任务,领导认为非候宗科莫属,只有他才让领导们放心。接到政府通知后候宗科毅然决然地放弃优越工作环境、优厚待遇回到家乡创建福利厂。白手起家的事难干,一张白纸无笔无墨的画难画;然而候宗科就是不寻常的候宗科,经过六年的艰苦拼博,历经无数的艰辛磨难硬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成了拥有800多万元固定资产的乡福利厂。
1991年候宗科授命创建岐山县福利造纸厂,走马上任他没有盲目地烧那新官三把火,而是冷静地考虑起步切入口,认真分析纸业市场。纵观当时的纸厂都是用发纸秆作原料,污染相对严重,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各纸厂的产品差异性不大,都在低层次上竞争。当时人们的环保意识还很淡薄,有远见的候宗科意识到这种高污染行业不会持久。他心中想的是大前景大事业,寻求生产一种无污染附加值高,能长期发展的纸品。他面向全国、用国际走向的眼光考查造纸行业,向杭州新华造纸研究所讨教求援,该所丁所长听了他的创业思路后很受感动,没想到西北落后地区一个乡土味极浓的农民竞有如此远见卓识,他慧眼识英,看准候宗科是位非凡人物,是干大事业的将帅之才。丁所长欣然将本所最新最好的研究成果项目:“引线纱纸”,就是俗话说的炮眼子纸生产项目交给这个一见如故的西北汉子。这种纸用商品木浆生产,没有污染,且在西北地区尚属首家,二人对发展前景英雄所见相同,立即付诸实施。要投产要建厂资金是一大难题,正当他为资金犯愁时吉人天相,国家民政部鼓励福利企业技术、产品创新。候宗科及时抓紧机遇立即将该项目上报陕西省民政厅。1992年国家民政部在郑州举行的全国福利企业技术创新项目鉴定会上,侯宗科的引线纱纸项目一次性通过专家组的评审,争取到民政部技改专项资金65万元。征地12亩于1993年8月建成第一台引线纱纸生产线,11月试产成功。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又吸纳宝鸡市工商银行为股东,生产线正常运转后年生产能力500吨,年产值500多万元。2004年,公司改制为股份制企业,更名为宝鸡科达特种纸业有限责任公司。从此、侯宗科走上了做大、做强,大手笔、大设想,建现代化高科技企业的创业之路。
直挂云帆济沧海
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必然,创新是企业进步的关键。保守者,抱残守缺,因循照旧,墨守成规;创新者则开拓进取,勇于破旧,善于改革,所以他们的企业也会气象万千,日新月异。
特种纸是具有特殊用途的纸。是将不同的纤维利用抄纸机抄制成具有特殊机能的纸张。它单独使用合成纤维,合成纸浆或混合木浆等原料,配合不同材料进行修饰或加工,赋予低张不同的机能及用途。例如生活用的宣纸、隔层纸、隔油纸、防尘纸、防锈纸、钞票纸、喷墨纸等。电气产品用的靜电防止纸、导电纸、半导电纸、电池分离纸、电磁遮蔽纸、电气绝缘纸、耐热纸;工业过滤器用的汽车用滤纸、空调滤纸等。广泛用于机械工业、农业、信息、光学、文化艺术、生化尖端技术等领域,特种纸的种类繁多。人特种纸行业是个技术要求很高的行业,需要高水平高技能人才,候宗科以德办厂,用诚信、用德品人格栽植一棵高大的招凤梧桐,甪人格魅力让四方贵鸟落枝建巢,吸引了一批有识之士的参与合作,吸引了一大批技术拔尖人物的加盟,候宗科也在实践中不断加深自身修养,获得经济师职称。2009年,公司以陕西省轻工业研究设计院、陕西科技大学为依托,外聘高级造纸技术人员10多名,成立科达公司特种纸技术研发中心。现拥有特种卷筒引线纸、纺织用纸线原纸、高透纸、热压垫板纸、湿强覆铜箔板纸、银行专用扎钞纸、拷贝纸、胶带原纸、半透明纸、套袋纸、卷筒色纸、包装纸等系列产品达30多个品种。产品销往20省市和海外;固定资产1.3亿,年产值3亿多元,成为岐山县龙头企业,科达公司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了跨越发展,走出了-条具有特色的高科技企业发展之路,先后被授予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宝鸡市创新型试点企业荣誉。
乐善好施献爱心
事业有成的侯宗科忘昔日的贫穷,情牵贫困人群,热心于扶危济困和公益慈善事业,用爱心回报社会。盲人李明周身残志不残,勇敢面对现实,向命运挑战,候宗科为他的精神所动,捐资10万元帮助李明周办起宝鸡市盲人按摩康复中心,为残疾人树立了自强不息的楷模。他先后为蔡家坡中学、郑家桥小学、故郡中学、渭南笃祜村学校、贫困大学生、困难职工、慈善协会等单位和个人捐助善款,累计金额160多万元。
2003年,为了支持岐山县民政福利事业快速发展,尽早建成县福利中心,候宗科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起早贪黑的奔波,为福利中心征地30多亩,垫资400多万元,并拿出90多万元支持福利中心的建设,如期建成面积7000平方米的福利中心,为全县鳏寡孤独老人营造了一个贻养天年的居所。候宗科创业于民政福利行业,有民政情结,特别关注残疾人的生存、生活,他们公司安置了36名残疾人。残疾职工每遇困难他都会亲自过问落实解决,公司对残疾职工同工同酬在福利待遇方面尽可能照顾倾斜。公司每年都为家庭生活困难职工发放救济金和救济物品,确定帮扶对象和监护人。职工牟忠虎晚上上厕所时摔倒,下肢骨折,公司派人到医院护理100多天,他家中父母有病,经济困难公司承担了数万元的医疗费,并给他安排了合适的工作岗位,有固定的月收入,鼓励他面对现实,重新扬起生活风帆。
侯宗科同志还常鼓励残疾职工自强不息,敢于向命运挑战,提高自身技能。对参加自考和全国各职业考试成绩合格的,公司均每科门每人奖励150元,从而大大激发了残疾职工的学习高潮。肢残职工魏晓刚在他的鼓励下,坚持自学电子技术,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一个门卫值班员变为公司的技术能手,并考取了技术资格证书,成为残疾职工学习的榜样。 候宗科认为企业发展靠人,员工是上帝、是企业的主人,企业效益好了就得回报员工,为了让职工安居乐业,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公司出资征地12亩,拿出5000多万元资金补贴,为职工修建经济适用房20000多平方米,以市场半价售给职工,对个别家庭困难无钱购买的职工特别照顾,先安排住房随后每月从工资扣交房款,从根本上解决了职工的住房困难。
直登山顶攀高峰
在不断扩大企业生产规模的同时,他不惜投入资金再计划完成两大宏伟目标;一是投资3000多万元,把环境保护和企业污染治理始终放在与发展生产同等重要位置,真正做到项日建设与环评“三同时” ,目前,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投资3000万元,分两期建成日处理20000吨的污水处理设施,不断扩大污水处理能力,使之与生产规模相配套,切实提高企业发展的社会效益,企业生产规模也己达到国家产业政策标准要求;二是征地100亩投资30亿,排除一切阻力,克服重重困难,依自已企业为依托,吸引社会力量,振兴和弘扬中国文化,建造成具有历史、观赏、文化、艺术、文物、经济六大价值和含旅游、创意、艺术、文化、园林、商业、特色和名村的西岐古镇。用行动和事实给世人交一幅圆满而满意的答巻,给大地点厾一笔更加绚丽的色彩,给后人留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20年来,公司固定资产由建厂初期的200多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13亿元,工业总产值由建厂初期的200多万元逐步达到5亿元。吸纳闲散劳动力500多人,残疾职工100多人。先后聘用技术人员和技术人才30人,培养出管理人才和销售人才230多人。生产线由建厂时的1条增加到现在的近36条。污水处理设施占地20亩,处理能力为每日20000立方米。20年来,由于他为社会做出了杰出贡献,先后获得中国公益事业特别贡献奖,陕西省优秀福利企业家和宝鸡市劳模等荣誉称号。好人候宗科的创业生涯就是这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深深的脚窝,人民群众赞扬他,党和政府对他的成功和贡献给予高度信任和评价;先后荣获陕西省创业先锋模范人物称号;国家级诚信经营企业家;宝鸡市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家;残疾人之友数十项荣誉称号。
公司产品也获多项国家奖项;2008年应国家造纸协会邀请,候宗科代表中国纸业前往瑞典、德国、法国等地交流、参观。2011年6月,代表国家优秀企业家陪同温家宝总理参加匈牙利国际经贸洽谈会、参加塞尔维亚、波黑国际洽谈会议。候宗科一路汗水一路歌,走出了宝鸡,走出了陕西,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拼搏的人生最幸福,奉献的人生最精彩。侯宗科的激情付出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嬴得了无数的鲜花和掌声,党和人民给予他崇高的荣誉。但他深知,荣誉属于过去,未来任道重远。风劲帆满海天阔,俯指波涛更从容。他会更加激情满怀,锐意进取,带领科达人与时俱进,走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终审:孔绪牢
责编:雷世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