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为菊月,九九重阳①。清清流水,爽爽秋光。观夫柳岸微风之轻剪,田间稻子之泛黄。金菊开花,有似寒梅而欣放;梧桐落叶,犹如黄蝶飞扬。大雁一字以排行,归声于蓬岛;芙蓉经寒之花老,秋色于荷塘。寒染红枫,越是经霜而妩媚;风吹桂树,愈加浓郁而飘香。
其然物法依然,时光游走。月日相重,是为九九。登高望远,风轻云淡而天蓝;对景追欢,露冷山明而水秀。菊茶时晒之斟杯,桂酒新赔之香袖。茱萸佩戴,驱虫去湿而治寒;朋友邀来,雅聚临风而把酒。明月清风,河汉星宿。遵规律之自然,愿山河之依旧。
重阳节,三国称名②,汉代流行③。孝亲奉爱,敬老传承。 古有黄香之温席④,誉满天下;今有大新之孝母⑤,情溢银屏。嗟呼家有老,是个宝。⑥百善孝为先,此理人人晓。①九九重阳节,“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便有了九九重阳这一传统节日。②重阳节”名称记载于三国时代。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③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流行了。④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是江夏(今湖北境内)人。年纪才九岁的时候,就已经懂得孝顺长辈的道理。每当炎炎的夏日到来时,(黄香)就用扇子对着父母的帐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爽快,并使蚊虫远远地避开(黄香双亲的帐子),让父母可以更舒服的睡觉。到了寒冷的冬天,(黄香)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好让父母睡起来时觉得暖和。因此,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⑤刘新孝母,这是视频号《大新去哪了》,五十多岁的大新离别妻子,离别大城市,辞掉高管高薪工作,带着痴呆母亲,冬天去海南,夏天去云南,每天陪伴母亲,教她说话,带她看风景,比带两三岁小孩还要难。母亲在他的细心照料下,病情慢慢好转,身体逐渐恢复,能跟大新简短交流。但离不开大新,嘴里不停说“大新哪里去了”?网友们评论说大新是天底下最孝顺的儿子。作者简介
凌思桃,昵称:思桃,江西省萍乡市。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萍乡市诗词学会会员,黄河诗词学会会员。有若干作品发表于省内外各地各刊。
(图文供稿:凌思桃)
《新京都文艺》
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投稿请加微信:874376261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