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意识形态”的时代,过分强调某些意识形态,是特殊的时代,似乎非如此不可…
由于时代以及时代的局限性,唯意识形态,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错误的过分强调某些识形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打倒“走资派”,反修防修(学苏联受苏联影响 并错误的联想…)。所谓党内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党内出现了修正主义,实质都是党的好同志好干部。导致大量冤假错案,后拨乱反正,平反昭雪。二是错误思想路线方针指导下的阶级斗争为纲,十年动乱甚至是浩劫的“文革”。
提出所谓“走资派”的时代背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简称,这是在“文革”中对某些领导干部的普遍称呼。这个术语最早也是首次出现在1965年1月的中共中央文件《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即《二十三条》中。在1966年,国民经济调整基本完成,国家开始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后,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逐渐发展成矛头指向党的领导层的政治运动,从而导致了“文革”的爆发。“走资派”这一术语的出现,反映了当时中国共产党内部在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严重分歧和斗争。在毛泽东时代,这个词常常被用来批判主张包产到户,分田单干,发展市场经济等改革措施的领导干部。当时主要是针对刘还有邓等的“三自一包”“四大自由”,这是中国历史上在特定历史时期提出的经济政策,主要涉及到农村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实施。三自一包:三自:自留地、自由市场、自负盈亏。这些措施旨在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一包:包产到户,即将生产责任下放到家庭,以激发个体经济的活力。四大自由:土地租佃和买卖自由:允许农民自由处置土地,增加土地市场的灵活性。借贷自由:放宽对农民借贷的限制,帮助解决生产资金问题。贸易自由:促进农村市场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改革开放40多年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这些政策是在1960年至1962年期间,为了应对国民经济困难和恢复农业生产而提出的。虽然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实施,并在某些地区取得了成效,但也引起了较大的争议,尤其是在与当时毛泽东主张的人民公社制度之间的分歧。这些政策最终没有成为长期稳定的制度,但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许多被打成“走资派”的领导人,他们的改革探索恰恰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勇气和智慧。“文革”期间,“走资派”成为了批斗的重点对象。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口号下,大批领导干部被错划为“走资派”而遭到残酷迫害。这种简单化的政治标签和斗争手段,不仅造成了大量冤假错案,而且严重破坏了党的团结和国家的稳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彻底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历史也最终证明,坚持改革开放才是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从历史的视角审视“走资派”这个概念,我们不难发现其背后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局限和偏执。在阶级斗争的幽灵下,任何改革探索都可能被视为资本主义或者修正主义。这种非黑即白的思维定势,无疑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实践已经证明,继续革命的理论,阶级斗争为纲是错误的,尤其是错误的发动“文革”打倒了一大批党和国家领导人,他们都是党的好同志,人民的好领导。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才能富强,中华民族才能走向复兴。让我们告别“走资派”帽子满天飞的时代,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改革的勇气面对挑战。在以习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特殊时代的错误意识形态,远远超越了正确的社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是经济基础的发展。反修防修、阶级斗争为纲,是那个时代中心任务,成为那个时代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正确。
为长期掌握政权和巩固政权,学习当时的苏联老大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有过之而无不及,完全脱离中国国情的实际,照抄照搬,越大越公越好…大锅饭大食堂……新中国建国10年不到就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了……当苏联出了鲁晓夫就想入非非…什么党内出现了修正主义,矛头直指刘…主要分歧就始于生产方式,包产到户(参考 要在中央文件“落户”大难了,用了20年啊……虚无实有23-09-15-12:59)后来通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为了打倒刘……错误的提出继续革命理论,以阶级斗争为纲。打倒了一大批党和国家及军队高级干部,党和国家及军队领导班子近似瘫痪……错误的发动,两个反革命集团充分利用史无前例的文革运动(浩劫)……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完全忽视了国家发展和强大,关键在于发展经济……几十年的血的教训和实践经验证明,阶级斗争,斗不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民族复兴。
时代在刷新,不断进步,社会在前进,早已发展。中国已进入2024年代,现在还有人,妄议和企图否定中国共产党1981年6月,2021年11月,彻底否定文革“两个《历史决议》”,说什么对毛不公…炮制各种谣言,就是要为文革翻案,念兹在兹,抱残守缺,满脑子都是那个年代的意识形态。动机和目的令人质疑,居心何在,除此之外,脑子是否正常……
虚无实有2024.1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