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录》新媒体 雷雨 武汉报道

2024年10月15日,纪念“唐明邦先生百年诞辰追思会”在武汉盛大举行。追思会的上半场由高燕女士和弟子毛善生主持。

当天上午,全体人员乘坐三台中巴车来到了石门峰唐明邦先生的墓地进行了追思活动。




担任本次追思会的组长是唐明邦的儿子唐建华(武汉警官学院教授、湖北炎黄儒学研究会理事、湖北道教研究会理事)。

下午两点半,在丰颐大酒店举行纪念唐明邦先生百年诞辰追思会。

担任本次主持的是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传统文化与生态哲学分会秘书长、唐明邦弟子高燕女士和弟子练力华。

高燕女士致辞

练力华弟子发言
高燕女士在发言中说:“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老师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们集聚在一起,以崇敬追忆的心情,追思我国著名哲学家、易学家、原武汉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唐明邦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唐明邦的易学实践告诉我们:易经永远不会过时,无论何时何地,易经体现的思想规律仍旧在宇宙中循环往复作用着。
易经对现代社会的作用是无限宽广的。唐明邦一辈子投入易学发展事业,精于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是真正的易学泰斗。
1984 年在武汉东湖之滨主持召开当代中国第一次周易研讨会,从此掀起周易热。1989年,在济南举行中国周易研究会成立大会,大会公推唐明邦任会长,刘大钧为副会长兼秘书长,聘请张岱年、任继愈、朱伯崑等先生为专家顾问,会址定在山东大学,创刊《周易研究》期刊。从此,搭起易学复兴与发展的第一个平台。他东奔西走呼吁重视易学应用,为之争取一席发展之地。他生前深入研究和推广易学,并且著述颇丰。
唐明邦先师一贯坚持“弘扬易学旨在富国强民,学习易学首重崇德广业,运用易学诚心服务人民,普及易学教人爱国敬业,光大祖国优秀文化,贯通今古,融会中西,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群策群力实现中国梦,这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易学同仁持之以恒的坚强信念,必将继续发扬光大。
唐明邦是一位博通儒道、知行合一的大家,是一位淡泊名利、冲虚平和的智者,更是一位提携后进、广结善缘的师长,一位可爱可敬的有真情的长者。我们要学习老师的:治学严谨,苦于钻研,正直无私,为人师表,智慧善良,开明炼达,诚挚为人和克己奉公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发扬光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梵文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双一流学科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孙晶在追思会上作了发言。
李书有因身体原因,由韩毅主任宣读他的致信。李教授在信中说,得知唐先生的亲友弟子在武汉举行唐明邦先生百年诞辰追思会,我感到心情十分激动。欲前往参会,以表达我对唐先生的哀思、怀念和敬佩之情。但苦于本人年事已高,身体不好,知识难以承行,只能明月清风当使君,聊表片语寄哀思……
唐先生于95岁的高龄驾鹤西游,他的高尚品德、宽广胸怀、精湛学术、人梯精神永放光辉、永启后昆!这是我这个学弟的骄傲,是整个易学界的骄傲!作为后人,我们对唐先生无比缅怀,唯有学习其品质、传承其精神、发展其事业以告慰先生。值此之际,谨以一首挽联以抒情怀:
缅怀先生江上头,不尽哀思似江流。
长江后浪承前浪,后继有人鼓号扬。

参加追思会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重庆市周易研究会会长李顺祥;武汉市上生企业策划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毛善生;唐明邦先生弟子以及来自四面八方的易友,唐明邦先生的学生、好友和亲属等。
特别感谢曾建龙顾问、苏华仁道长的支持、沈阳市周易研究会创会会长、学术带头人王炳中先生的肯定。
